第三章 享受孤獨

喧囂的塵世,熙攘的人群,留給我們獨處的空間和時間屈指可數,而我們中又有多少人能品味到那種獨處時審視自己靈魂深處的安詳與寧靜呢?

學會獨處,是一個人從繁雜的外部環境,從紛擾的人事中抽身而出,回歸自我的情態;是一個人凝視自己的內心,聆聽自己的聲音,尋求自己的心思、意念,**自己心跡的狀態;是一個人正視自我,不逃避、不急躁,平和地體驗與理解自我的心態。學會了獨處,我們會發現生活竟然如此美好。

自我調整需要獨處

在這紛擾喧囂的世界上,我們需要自己獨處的空間。

獨處是一種處世的態度,是一種身心的自我調整,更是一種獨立人格的體現。

你可以漫步到水邊,佇立在無垠的曠野中,感受一份清靜。讓心靈遠離塵囂紛亂的世界,默默地體味花香,聆聽鳥鳴。欣賞自然帶給你的樂趣,靜靜地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不要誰來做伴,隻有自己,而在這時你是最真實的。抬頭仰望天邊雲卷雲舒,讓心兒隨著自己無邊的思緒飄飛。此時,這個世界屬於你,你也擁有了整個世界。

你可以捧一品香茗,在氤氳的繚繞中慵懶地翻閱一本好書。讓自己在這份難得的寧靜中,去書中解讀關於生活,關於情感的文字。此刻,獨處成為一個空靈的竹簫,悄悄地流淌著輕柔的曲調。你也許會被書中的人物打動,靜靜地流淚,此時的你卸掉了生活的麵具,返璞歸真,不帶任何偽飾的成分;抑或是微笑,這笑也是甜甜的,是你久蓄於心的一份無法表達

18XIJIEJUEDINGNIDEXINGFU

的秘密。

你可以播放舒緩的小夜曲,靜靜地躺在**,什麽都不想,隻讓自己沉浸在難得的溫柔氛圍裏,身心此刻回歸本真,默默地享受音樂帶給你的心靈棲息,音樂會詮釋你對浪漫的渴求。

你可以背上簡單的行囊,到向往已久的地方去。不要與誰為伴,就自己一個人的旅程,可以天馬行空,自在逍遙。也許你會如孩童般滾過一片青青的草地,找回兒時的天真與頑皮。也許你會大喊一聲,打破這寧靜的時刻,讓孤獨的內心得到釋放的快樂。成長本身就是一種疼痛,無拘無束地成為一次自己真不容易,就讓這獨處的時光做回真正的自己,在陌生的地方,沒人認識你,讓這陽光完完全全地照亮你那些想喊沒有喊出的日子吧。

總之,無論生活多麽繁重,我們都應在塵世的喧囂中,找到那份不可多得的靜謐,在疲憊中讓自己的心靈小憩,讓自己屬於自己,讓自己解剖自己,讓自己鼓勵自己,讓自己做回自己……

下麵這是一位都市白領的日記:

我曾經偏愛熱鬧,害怕獨處。因為身處人來車往的熱鬧之中總讓我有一種莫名的充實,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環境的改變,我發現那種熱鬧越來越難以讓我興奮,反而讓我懷念起了童年獨處的時光。於是,在假日中,我騰出了一個下午來重溫獨處的自由。

在喧鬧、忙碌的人群中走了很久,一個下午所換來的寂靜,讓我得到了久違的舒適。在某種意義上,這可能是在浪費時間,可當我度過這個下午時,我發現心情好像被淨化了。已經持續了許久的麻木也被掃清。這個獨處的下午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孤寂、漫長,反而給了我一種安心的幸福。

當你感到疲倦時,當你的心態過於浮躁時,當你在茫茫人海中迷路時,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間吧,它會幫你淨化心靈……當你走出疲倦,走出浮躁,找到歸路,你會發現獨處真好。

獨處的好處有很多,第一,長期處於人與人之間複雜的交往溝通、協調、磨合、疏導等關係中,獨處是一種有益的調劑。它可以使自己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可以讓自己暫時進入一種安靜清新的生存空間。就像交響樂經過熱烈激昂的**後一下轉入悠揚抒情的曲調一樣,頓時讓人產生一種夏天吃冰激淩的感覺:涼爽,甜美。

第二,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所以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係統。當一個人靜下心來的時候,他可以從容地梳理自己近日之所為,總結工作中的成敗、生活中的得失,品嚐成功的愉悅,化解失敗的苦痛,考慮今後的打算。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第三,獨處是一種超脫。獨處是一種養心而不勞神,有趣而不費錢,隨心所欲而不得罪人的極易實施的生活方式。它使人超脫,從而能站在更高的立足點上看待這個世界。

獨處是不可缺少的能力

也許你喜歡和一些朋友聚在一起,也許你喜歡在電話中聊上半天,或偶爾探問人家的私事,或在別人忙的時候堅持要去看他,或在團體裏太注意自己,好像怕別人會看不見你或忘記你似的。你可能會要求別人幫你做一點小事,以確定別人真的喜歡你。很多人都這麽做,結果卻讓人越來越不喜歡自己,別人也覺得你不成熟。無法自處,往往使你顯得有點幼稚。

也許你已經習慣了喧鬧的生活,所以一旦周圍安靜下來,不再有別人的時候,你會覺得不自然。很多人認定自己絕對不能孤單。他們每一次盡量讓自己避免孤單的時候,都讓自己再度感受到恐懼的侵襲。恐懼什麽呢?就像有人說的:“我單獨一個人的時候,簡直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可是,如果你有享受獨處的能力,那麽,無論什麽時候,你找朋友的意圖將完全出之於真心而非軟弱。比如,你打電話給朋友約他吃晚飯,隻因為你想看他,而不是因為你無法忍受一個人單獨吃飯。這時,你的朋友會覺得你真心地喜歡他、看重他,而不是隻想依賴他。你將變得更可愛——對那些想找個真心朋友,而不是找個比他更脆弱的朋友的人而言。

假如你已經習慣和別人待在一起的話,剛開始練習一個人獨處可能會使你覺得不舒服。如果你覺得不愉快的話,就回想一下自己的感覺。你為什麽一直盼望電話鈴響呢?你是否擔心自己和某人的關係?你是不是厭煩自己?如果這樣的話,你可以找點事做做——和你關心的朋友聊聊天,或開始實行一項有創造性的計劃——以克服獨處時的恐懼。但不要覺得獨處的時候,一定得做點有“建設性”的事情,才能掩飾單獨一人的怪異行為。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點機會,譬如一個月裏找一兩個下午獨處,你將更能享受獨處的樂趣。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卻害怕寂寞,而借著喧鬧來躲避它,甚至有的人一生躲避寂寞,臨死了還想不開,不僅喪禮辦得熱鬧,還要“活人”陪葬,這不能不說明他們害怕寂寞已經到了極點。

其實,寂寞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它是你內心的一種心靈感受。當你想要躲避它時,表示你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它的存在。而越是躲避,感受就越深,越是躲避也就越是寂寞。再往深了說,寂寞無時不在你的身邊,喧鬧並不能夠幫你趕走寂寞,而隻能使你一時忘記寂寞的存在而已。而要真正長久地“戰勝”寂寞,就不要采取抗拒的態度,而要把寂寞當成自己的朋友。要善於享受獨處的時刻,寂寞並不可怕,它就像一個沉默寡言的朋友,雖然不會對你諄諄誘導,但會引領你認清生活的本質及生命的原貌。

在獨處的時候,你會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自己、關愛自己,就請多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刻吧!

享受孤獨,才能享受人生

在人的一生中,誰都會有孤獨的時候,總會滋生孤獨和無奈。童年的夢幻早已失去,年少的癡迷也隻能依稀在夢裏,青春的浪漫流逝在一天天遠去的歲月裏……孤獨不是孤單,孤單是一顆渴望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又不能得到所造成的,使人在需要支持和溝通時獨立無援。而孤獨,真正的孤獨是一種至高至美的境界,是人生無比充實的一種情感,是精神世界裏的一塊淨土。

孤獨是一種狀態,是一種圓融的狀態,真正的孤獨是高貴的,孤獨者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麵對的是真正的自己。孤獨者,不管處於什麽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安靜、自得其樂。

孤獨有時候也是一種財富,人隻有在孤獨時,才會變得理智。當然,真正的孤獨不是溫飽後的無病呻吟,孤獨是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沒有聲音卻有思想,是一種深刻的詮釋,是一種不能替代的美麗。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曆,融入喧囂,就難逃紛擾,經常身心疲憊、憔悴不堪。為功名利祿明爭暗鬥,為愛恨情仇惡性角逐……殊不知,讓自己獨處方能善待自己。在一個群落掩埋得越深,就越難找回真實的自我,隻有在一個人的世界裏,才能真正**自我。

一個人在獨處時才有時間思考,靜思時才有機會感悟。能專心,方能深入。耐住寂寞、忍受孤獨,才會有奇跡的誕生。那些超前的理論學說往往都在長久煎熬後,方被後人體悟和理解。很多科學發明也經曆了痛苦掙紮,才被人們認可和推廣,那之前近乎黑暗的埋沒,該是怎樣的一種孤獨?

作家趙鑫珊說:“不會享受孤獨,就不會享受人生。”是的,學會忙裏偷閑、鬧中取靜,才能享受孤獨的時光,默默感悟失去和得到,回味遺憾和美好。擠一點時間,品一杯香茗,做一次思考,那是何等的愜意?能從忙碌中解脫勞頓,能在靜夜裏獨對心靈,能在晨曦時思考未來,那是一種無法表達的玄妙。暗夜裏,獨守一盞心燈,凝望蒼涼無垠的夜色,便沒了痛苦,沒了壓抑,能夠靜靜地品味著那份空曠開闊和寂靜清遠的孤獨。漫步於自我的心靈旅途,就把平日裏那顆焦躁的心融入了如水的寧靜,在追憶和反思裏淡品人生,在夜的最深處,觸摸飛舞的靈魂,讓虛無變成富有,這又是怎樣的一種享受呀!

“越是孤獨越清醒。”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很苦,也很痛,那是一種如何的超凡脫俗、安然從容?不掙脫紅塵紛雜,卻要淡泊欲念叢生,血管裏永遠流動著不屈不卑的鮮紅,而靈魂中依舊神往悠然自得的雲淡風輕。

總之,不要盲目地去紮人堆、不假思索地隨大流、湊熱鬧,要學會在角落裏審視一切、思考一切,然後再前行。孤獨會讓你從一個獨立的空間發現契機和弊端。因此,當孤獨光顧你的時候,不要沮喪,它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心靜能讓我們有所發現

有一位富有的地主,他在巡視穀倉時,不慎將一隻名貴的手表遺失在穀倉裏,他因遍尋不獲,便定下賞金,讓農場上的小孩幫忙尋找,誰能找到手表,獎金50美元。眾小孩在重賞之下,無不賣力搜尋,奈何穀倉裏都是散置成堆的穀粒及稻草,大家忙到太陽下山仍一無所獲,結果一個接著一個地放棄了。隻有一個貧窮小孩,為了那筆巨額賞金,仍不死心地尋找。當天色漸黑,眾人離開,靜下來之後,他突然聽到一個奇特的聲音。那聲音“嘀嗒、嘀嗒”地不停響著,小孩立刻停下所有動作,穀倉內更安靜了,嘀嗒聲也響得更為清晰。小孩順著嘀嗒聲,找到了那隻名貴手表,如願以償地得到了50美元。

平靜能夠讓我們有所發現,平靜像鏡子一樣反照萬物,靜觀自得,倘若波濤洶湧,又豈能把美景映在水麵?煩惱從何而生?原因就在於我們的心太不平靜了,當煩惱叢生、思緒飄忽不定的時候,怎麽會感到內心的快樂?

湖水平靜的時候,能夠映照萬物,山峰、人物、花鳥走獸,無不晶瑩剔透。隻要有一點風,湖水便會波動渾濁,什麽都照不見了。湖水如此,人的精神就更是如此了。古人說,心安則靜,心亂則躁。人的心靜了,才能神情安寧,思想明澈;反之,則心神不寧,心思雜亂,就會使人失去平靜,從而煩躁、易怒和傷神。心靜如水,才能性格開朗,情緒穩定。靜心安神,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也是預防疾病的關鍵。心神不寧,精神抑鬱,

悲喜過度,都會導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憊,使人處於病態,未老先衰。

國王提供了一份獎金,希望有畫家能畫出最平靜的畫。許多畫家都來嚐試,國王看完所有畫,隻有兩幅最為他所喜愛,他決定從中做出選擇。

一幅畫是一個平靜的湖,湖麵如鏡,倒映出周圍的群山,上麵點綴著如絮的白雲。大多看到此畫的人都同意這是描繪平靜的最佳圖畫。

另一幅畫也有山,但都是崎嶇和光禿的山,上麵是憤怒的天空,下著大雨,雷電交加。山邊翻騰著一道湧起泡沫的瀑布,看起來一點兒都不平靜。

但當國王靠近時,他看見瀑布後麵有一處細小的樹叢,其中有一母鳥築成的巢。在怒奔的水流中間,母鳥坐在它的巢裏,十分平靜。

哪幅畫最後獲得獎賞呢?國王選擇了後者,你知道為什麽嗎?

“因為,”國王解釋道,“平靜並不等於一個完全沒有困難和辛勞的地方,而是在那一切的紛亂中間,心中仍然平靜,這才是平靜的真正意義。”

你如果擁有一顆寧靜的心靈,就可以比較超脫地看待一切,就能夠平心靜氣地享受生活。當你感覺到心緒很亂的時候,你有沒有試過安靜地坐著,讓自己心如止水般寧靜?這時,才能聽見內心真正的聲音。你會清楚地觀察到所有的情緒,分辨出對你有害、讓你痛苦和給你困擾的問題;當你沉靜下來,就能看出所有幹擾清晰思考、蒙蔽真實情感、阻礙找到答案的問題所在。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清理雜念,想法總是一個接一個,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如果你想要清理這些雜念,就一定要想辦法保持平靜。具有這種想法的人,成功的時候能夠很快進入安然狀態,失敗的時候能夠很快進入超然狀態。當大家對某一種現象熱熱鬧鬧地群起仿效的時候,超然物外的一顆寧靜的心靈已發出了勝利的微笑。就是在那個時候,趕熱鬧者已注定了他的失敗,寧靜者已奠定了他的成功。

寧靜也是一種人生享受,特別是獨自坐下來的時候。“靜坐無所為,春來草自青。”很多事情隻要順其自然,保持心靜,就能看到你真實的內心世界。你所得到的,必是對這個世界和對你自己的無盡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