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 章欲望是痛苦的源頭

人生之苦,主要是苦在心靈。想得到的得不到,痛苦;得到了發現不過如此,痛苦;得到後失去了,痛苦。人啊,得不到時痛苦,得到了也痛苦,得到後失去了還是痛苦。

欲望如同一把燃燒的火,我們在受其召喚前行時,一不小心也會被它灼傷。一個人不要貪婪、不要太累了,要懂得有失才會有得的道理,適當調節自己的心態,少些欲望、少些貪念,人生才能奏出悠揚美麗的曲調。

貪婪隻會自食苦果

飯不宜吃得過多,最好是吃七分飽。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遵循七分飽的尺度。十分、十二分會撐,一分、二分餓著了,七分飽正好。北宋哲學家邵雍就曾說:“知行知止唯賢哲,能屈能伸是丈夫。”行於其所當行,止於其所當止;屈於其所當屈,伸於其所當伸。對自己不放縱、不任意,對別人不挑剔、不苛求,對外物不貪戀、不沉淪。該享受則享受,當勞累便勞累,依理而行,循序而動。如果必須,做得天下,若非合理,毫末不取。

然而,在我們的身邊,真正能做到七分飽的人實在不多。在當今社會的各個角落,被“撐死”或被“撐壞”的人處處可見。破產的企業家,入獄的官員,這些所謂的“精英”在名、利、色的**之下,貪婪地索取著,直到“撐死”。精英尚且如此,平常人又豈會高明到哪裏去?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欲不可縱,縱欲成災。酒飲微醉處,花看半開時。貪婪者往往被物所役而利令智昏,而深味八分飽者卻能役物。一個人隻有役物,才能在物欲橫流的滄海中冷靜進取、保持一種高蹈輕揚的人生態度。

天使看到一個貧窮的農夫居無片瓦、食不果腹、衣不遮風的樣子,動了惻隱之心,決定幫幫這個可憐的人兒。於是,在一個清晨,天使對農夫說,隻要他跑一圈,並在日落前跑回來,那麽他所跑過的土地就全部歸其所有。

農夫聽了天使的話,高興得趕緊朝前跑去。他跑啊跑啊,累了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時,想到家裏的妻子兒女們都需要更多的土地來保障優越的生活,又打起精神拚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訴他,你到了該往回跑的時候了,不然,你就無法在天黑之前回到起點。農夫根本聽不進去,他隻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錢,更多的享受。直到太陽快要下山,他才拚命地往回跑。然而,那麽遠的距離,要怎樣的速度才能趕在太陽下山前跑回去呢?最後,又累又急又渴又餓的農夫,終因心衰力竭,倒在太陽的餘暉下。生命沒有了,土地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過分的貪婪使他失去了一切。

不可否認,人的欲望有很多,口腹之欲隻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除此以外,還有對金錢的占有欲,對權力的獲得欲,對美色的擁有欲……欲望沒有止境,而我們的心中應該有一個度。多少人因為放縱了自己的欲望,十分,甚至十二分地去滿足自己,結果或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或是身陷囹圄空餘恨。

欲望如同一把燃燒的火,我們在受其召喚前行時,一不小心就會被它灼傷。明末清初有一本書叫《解人頤》,其中的有一首詩把貪婪者的心態刻畫得入木三分:“終日奔波隻不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供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拴了騾和馬,歎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做了皇帝求仙術,更想升天把鶴騎;若要世人心裏足,除非南柯一夢兮。”當然,這是誇張的寫法,卻形象地反映了一些人的貪婪心態。

兩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經》裏說“知足者富”,但就這麽四個字的道理,至今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參透。貪婪者往往被物所役,而知足者卻能役物。一個人隻有知足,才能保持一種高蹈輕揚的人生態度。因此,在我們辛苦工作、奔波勞累的空當,不妨靜下心來問自己我是否吃得太飽,是否要得太多?

有欲望並不是一件壞事。每一個正常人都有欲望,有欲望乃是人之常情。就是一心向佛的人,也有“了生死,出輪回”或“度眾生”的欲望。問題是,麵對欲望,我們應有一個度的把握,裝填過少則行動力不足,裝填過多又會造成翻車等嚴重後果。

總之,一個人不要貪婪、不要太累了,要懂得有失才會有得的道理,適當調節自己的心態,隻有這樣,才有可能保持平衡,以待走得更遠。

知足是幸福的源泉

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滿足,甚至為了“了卻君王天下事”,對生前身後的功名也期待頗多。對於前世,我們會埋怨父母沒有把我們生養在富貴之家,對於後世,總是抱怨子孫們不能個個如龍似鳳。對於我們所有的這些不滿足,其實還是來自於我們自身。

有人認為現代社會不應當提倡知足常樂。這是因為知足就是對現狀滿足,而滿足又往往導致思想不進取,提倡知足常樂會給現代社會帶來種種弊端,不利於現代社會的健康發展。乍一看沒錯,其實不然,他們錯誤地理解了“知足”的真正含義。所謂“知足”者,是知道“足”與“不足”矣。他們簡單地把“知足”理解成“滿足”,然後順理成章地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

當一個人不知足時,他在實現了一個願望後,必定還要有第二個願望,而且將來還會接著有更多、更大的願望。沒有一個人認為他自己的生活中已經不再缺少什麽,假如一個人退居一個惡劣的生活環境中時,他總會向往或懷念曾經美好的生活,但在他自己置身於值得滿意或甚至值得豔羨的生活中時,他總還是覺得貧乏和不如意。

不知足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摧毀有形的東西,而且還會攪亂你的內心世界。而你的自尊、你的原則都可能在不知足麵前垮掉。欲壑難填,人的欲望一旦爆發,那真是不可收拾!和珅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大貪官,據說他的家產富可敵國,他要那麽多錢幹什麽?他想當皇帝?他個人、老婆、孩子能用多少錢?可他就是不知足,就是要不斷地貪,以致後來被嘉慶皇帝賜三尺白練自裁。

在生活中,我們要知足常樂。

在1908年英國倫敦的奧運會上在馬拉鬆的比賽中,瘦小的意大利運動員第一個跑進了賽場。途中他多次摔倒,在最後離終點還有15米時撲倒在地,兩名醫護人員將他攙扶著衝過了衝刺線,他獲得了第一名。但最後,這名運動員的獎牌被取消了,因為裁判認為他不是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到達終點的。英國的彼得大主教在頒獎典禮上說:“參賽比金牌重要。”而這名運動員也很釋然,雖然沒有得到金牌,卻讓所有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努力。這就是知足。

時間流逝,轉眼定格在了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劉翔成為世界的焦點。“我的運動生涯才剛剛開始,以後還有無數輝煌要等待著我去創造。”這句話,讓世界人民記住了這個中國田徑史乃至亞洲田徑史上的奇跡。四年後的北京奧運會上,無數觀眾看著劉翔痛苦地撕下2號號碼牌轉身離開的時候,不禁落淚。他說,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退賽的。可見當時的他的跟腱是多麽疼痛。這,也許就是一種知足吧!不會為了一次的比賽而犧牲自己的健康、犧牲自己的運動生涯,這不是懦弱、不是膽怯,而是以一種知足的方式去麵對生活、看待生命。知足常樂,劉翔的放棄是一種超越,他是失敗的英雄。

知足能使人不為物質所役,從而常樂。愛因斯坦對錢財很知足,也不太在意。他曾用一張大麵值的支票做書簽,結果不小心弄丟了那本書。對此,他一笑了之。而如果換成了葛朗台先生,他肯定是捶胸頓腳後悔得要

死要活了。一把躺椅,一杯清茶,一本好書,某人就常樂;住上別墅,開上跑車,摟著美人,某人卻不樂。此皆因知足否。雷鋒同誌說:“工作要向水平最高的同誌看齊,生活要向水平最低的同誌看齊。”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詮釋了知足的含義。在物質享受上,我們要懂得知足,一味攀比,這山望著那山高,這種不知足隻能讓自己不快樂。

當前,許多人的幸福感有所下降,生活水平提高了,工作的環境也好了,但是幸福感卻減少了。原因是什麽呢?主觀上是因為人們的心理不平衡,許多人受市場經濟負麵的影響,受“金錢萬能”“有錢就有一切”思想的影響,攀比心理、虛榮心理增強。生活上比豪華舒適,工作上比職級待遇,導致心理失衡。而在客觀上又缺少正確的心理引導。

要增強幸福感,就必須依靠自我不斷地調適。那怎麽去調適呢?具體來說,就是要有知足常樂的人生態度。用“知足常樂”平衡自己、平衡心態。要對自己所處的生活和工作有知足感,要對自己的生活與工作被人們和社會的肯定有知足感。

知足常樂,知足就是幸福的源泉,常樂就是幸福的繼續。隻要我們時刻保持著一種知足常樂的心態,幸福就會隨之而來。

不要在意名利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去,百舸爭流,不禁興致大發,隨口問一個老和尚:“你在這裏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說:“我隻看到兩隻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

真是一語道破天機!

有個人整天煩惱纏身,患得患失,什麽事情也不想幹,於是就去尋求能夠解脫煩惱的秘訣。

一天,他走到一座山腳下,看見生長著綠草的牧場有個牧羊人騎著馬,嘴裏吹著笛子,發出悠揚的韻調,非常逍遙自在。於是他問這個牧羊人:

“你怎麽過得這麽快樂?能教會我怎麽才能像你一樣快樂,沒有苦惱嗎?”

牧羊人說:“沒什麽,騎騎馬,吹吹笛,什麽煩惱都忘記了。”

他試了試,但卻沒有什麽效果,於是,他放棄了這個方法,又去繼續尋求。不久,他來到一座廟宇,看見一個老和尚在洞裏修行,麵帶微笑,看起來是個智慧的人。

他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向老和尚說明來意。

老和尚說:“你想尋求解脫嗎?”

他說:“是。”

老和尚說:“有人把你捆住了嗎?”

他說:“不是。”

老和尚又說:“既然沒人捆你,談什麽解脫呢?”

人往往是自己不能醒悟,凡事執迷不悟,豈不知做人要幾分淡泊,名和利都是羈絆,你若太執著,哪能有解脫呢?

古人說,“世人熙熙,都為名來;世人攘攘,都為利往”。人活在世上,無論貧富貴賤,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然而,煩惱和羈絆都是因為自己的不能舍棄或是看得過重引起的。尤其是名利二字,人人都離不開,誰能撇開這兩個字去為人處世呢?人生在世,君子聖賢雅士也好,小人俗人凡人也罷,誰也不會做無所謂的舍棄。俗人愛財,君子就不愛麽?聖賢若是沒了一日三餐,也要去賺錢的。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太過執著,要懂得放棄,這樣才能做到淡泊俗世。

人世間最難得的就是擁有一顆淡泊名利的平常心,不為虛榮所誘、不為權勢所惑、不為金錢所動、不為美色所迷、不為一切的浮華沉淪。所以在一些人看來,能將功名利祿看穿,將勝負輸贏看透,將榮辱得失看破,就能自我解脫,從而達到時時無礙、處處自在的境界。

淡泊名利其實是一種人生境界。名利本身並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終目的,追求名利主要還是為了滿足欲望。因此,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必須從根本人手,控製住自己的物欲。俗話說,“世上莫如人欲險”。如果抵禦不了這種**,總想高消費,過上等人的生活,而靠現有條件又滿足不了,那就必然會去爭,甚至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一個人的物欲越強,他的名利思想也就越強。如果物欲淡一些,做到寡欲,也就比較容易淡泊功名,達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常態。

當我們認識到名利不過是人生的一種常態,就該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平常心對待名與利。我們應大大方方地麵對名利,真實地付出努力去贏得名利。即使得不到,也無須尋死覓活。因為我們心裏知道,名利隻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人生還有比名利更為重要的東西,比如愛情、家庭和健康,這些同樣會帶給我們無比的幸福與快樂。

淡泊絕不是消極的人生態度,淡泊往往是一個人經過冬之寒冷、春之招搖、夏之熱烈之後,擁有的一種秋的沉靜。古人雲:“不妄沒於勢力,不**於事態,隻要心有長城,能擋狂瀾萬丈。”多少人固守清儉,威武不屈,富貴不**,貧賤不移,留得清氣滿乾坤;多少人在寧靜淡泊中展開理想的翅膀,如大雁飛過長空,經曆順境和逆境,不留任何痕跡於藍天。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能懷一顆平常善良之心,淡泊名利,對他人寬容,對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寒不改綠葉,暖不爭花紅,富不行無義,貧不起貪心,這何嚐不是一種練達的智慧呢?

放下是一種智慧

小和尚跟著老和尚下山去化緣,走到河邊時看見一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就對姑娘說:“我背你過去吧!”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小和尚驚得目瞪口呆,但又不敢問。走了大約二十裏地後,小和尚實在忍不住問到:“師父,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麽背那個姑娘過河了呢?”老和尚淡淡地說道:“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麽走了二十裏地還沒放下呢?”

拿得起就要放得下,這是生活教給我們的智慧。可是,在生活中,我們中的很多人卻像小和尚一樣,時常被沉重的包袱壓得無所適從,但仍然舍不得放下。得到的越多,還想得到更多。

金丹元先生在《禪意與化境》中有一則關於佛陀的傳說:梵誌雙手持花獻佛,佛雲:“放下。”

梵誌放下左手之花。佛又道:“放下。”

梵誌放下右手之花。佛還是說:“放下。”

梵誌說:“我手中的花都已經放下了,還有什麽可再放下的呢?”

佛說:“放下你的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會去,舍至無可舍處,是汝放生命處。”

當你在生命的旅途中感到疲倦的時候,你有沒有想到放下?當你陷入在煩惱中無法自拔的時候,你有沒有想到過放下?

放下,其實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當我們放下壓力,小心翼翼地擦去心靈上的灰塵,讓心靈像白雲一樣飄浮在藍天之上時,坎坷的道路就不會再成為羈絆,我們的腳步就會輕盈。

當我們放下煩惱,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坦然地麵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時,陽光就會溜進心來,驅走黑暗,驅走所有的陰霾。

當我們放下抱怨,開始上路,我們就會看到所有偏見和不順就會走開,所有的幸福都會向你走來。

當我們放下狹隘,我們就會看到眼前的世界是多麽的寬廣——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隻有在寬容的世界裏,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

有時候如果我們不懂得放下,麵臨的有可能是死路一條。

祖父用紙給孫子做過一條玩具長龍,長龍腹腔的空隙僅僅隻能容納幾隻半大不小的蝗蟲慢慢地爬行過去。但祖父捉過幾隻蝗蟲,投放進去,它們都在裏麵死去了,無一幸免。祖父說:蝗蟲性子太急,除了掙紮,它們沒想過用嘴巴去咬破長龍,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從另一端爬出來。因此,盡管它有鐵鉗般的嘴殼和鋸齒一般的大腿,也無濟於事。

當祖父把幾隻同樣大小的青蟲從龍頭放進去,然後再關上龍頭,奇跡出現了,僅僅幾分鍾時間,小青蟲們就一一地從龍尾默默地爬了出來。

命運一直藏匿在我們的思想裏。許多人走不出人生各個不同階段裏或大或小的陰影,並非因為他們天生的個人條件比別人要差多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想過要將陰影的紙龍咬破,也沒有耐心慢慢地找準一個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現新的洞天。

一位登山愛好者,在一次攀登雪峰的過程中,突然遇到了十級大風,雪花漫天飛舞,能見度僅一米左右。此時登山愛好者不慎失去重心,摔落懸崖,幸好他頗有經驗一把抓住了安全繩子,僅存一線生機的他死死抓住繩索,暗自哭喊著:“上帝,你救救我吧!”

“可以,不過你應相信我所說的一切。”上帝憐憫道。

“好,你說吧。”他驚喜萬分。

上帝頓了頓說:“你放下繩索,就可得救。”

好不容易抓到這根救命繩索的登山者,哪肯放下呢?

第二天早晨,暴風雪停了。營救隊發現了離地麵僅兩米的凍僵的屍體。

放下並不意味著失去,相反,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