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時機也是一種聽話技巧

有位小提琴教授,他的教學方法獨樹一幟,對初學琴的學生不發給樂器,而要求他們默默地“聽”人練習拉琴,直到學生的學習意願達到頂點時,才讓他們接觸樂器練習,結果大部分學生都能在短期內表現優異。

像這種情形也可運用於語言溝通方麵。有些人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卻因表達不完整而焦躁。這時,聽者與其不停地催促,不如靜靜地等候,如此反而能幫助說話者表達清楚。

為什麽這種方法能奏效?我們都知道,聽同樣一個人說話,聽者的反應常因說者當時的狀況及談話內容而改變。同理,說者的反應也會隨著聽者而起伏不同。如果聽者反應太強烈,完全不考慮說者的立場,往往隻能聽到索然無味的內容。

好比魚類和蔬菜有盛產期一般,說話也講究時機。等待時機也是聽話的技巧之一。齊女士為某雜誌社撰寫專欄,她教育子女很有一套,值得我們借鑒。關於孩子的服裝或禮貌她從不幹涉。比方說,上幼兒園的兒子毛衣前後穿反時,其他孩子媽媽一定加以糾正:“趕快穿好,不然其他小朋友會笑你的。”但她卻置之不理,就讓孩子去上學。結果孩子放學後,毛衣已穿好,與早上出門時不同。這是因為孩子從其他小孩身上發現錯誤而自動改正。有一次,孩子的褲子又前後穿反,由於沒辦法上廁所,第二天自然就穿對了。

的確,由自己發現錯誤並糾正,便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說話與穿著或禮貌相同,都需耐心等候時機到來,這點是不容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