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感興趣也別用嗬欠來打發

人是理性的動物,同時也是感性的動物。在人的行為中,理性與感性哪一方麵所占的比例大?關於這點,我們來聽聽美國某行為學專家的看法:

“人有時是理性的動物。但大部分行為都是被衝動或偏見所支配,甚至是由胃痛或貧血等身體症狀來決定的。”

根據這種看法,人的行為大致是由感情所支配。這點從日常生活中就能證實。例如,一般人與人交談時,多以當時當事人的態度判斷談話內容的好壞,而不以談話內容本身衡量。同樣的談話內容,如果談話者態度良好,就認為“嗯,這個人說話很有道理”,但如果態度惡劣,便會產生類似這樣的批判性反應“這個人光說不做……”。

從這種心態看來,贏取歡心是使對方肯定自己談話的必備條件。即使對方的談話再無聊,也須裝出很用心聽的樣子,因為人都對肯聽話的人有好感。

某位名噪一時的相聲大師曾接受雜誌訪問,記者問:“大師,你說相聲已久,聽眾們對你拿手的段子也都耳熟能詳。如果你在說相聲時,聽眾席傳來噓聲‘怎麽又是這出……’,那麽你做何感想?”這位相聲大師莞爾一笑,不慌不忙地答道:“這對我來說根本無關痛癢,因為這表示聽眾對我的相聲仍有興趣。”

原來,大師最擔憂的是,聽眾不肯聽他說相聲而打嗬欠。假如在表演中看到聽眾張大嘴巴打嗬欠,一定令他當場愣住,再也說不出一個字。難怪有人說:“殺死相聲大師不需刀,隻需打三個嗬欠即可。”

不僅是相聲演員,一般人說話也同樣會介意聽者的態度。當對方眼神專注時,必然以為“他一定覺得我的話很有意思”。相反的,當對方轉開臉,自然會想“他可能感到十分枯燥吧”。說者往往會以聽者的態度衡量他對自己的感情。

因此,縱然說者言語無味,也絕不煩躁、發出噓聲或打斷,而應耐心地聽完。如此必能打動說者的心,自然而然對你產生好感。起初,你或許會感到很沒趣,但仔細聽後,反而會接受對方,進而了解對方。一旦雙方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方也能明了你的話。

而這種人際關係同樣適用於家人之間。

大部分家長都會問子女:“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據了解,以“我喜歡媽媽”這個答案居多。這是由於母親時常聽孩子說話的緣故。反觀父親,孩子想自由自在地發表意見,但父親可能會禁止:“吃飯時不要講話!”漸漸地,孩子自會疏遠父親。

最後再提醒一次,要是想博取別人的好感,不妨嚐試多聽對方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