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一詞的來源

有學者把非政府組織(也稱為非官方組織,即NGO)稱作草根性人民組織;另一種含義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階層相對應的弱勢階層。比如一些不太受到重視的民間、小市民的文化、習俗或活動等等。

從各種文章來看,實際應用中的“草根文化”的含義遠比以上的解釋來得豐富。至少“無權”還是草根的特征之一。

網絡也應該是一種草根文化(grass-rootedculture),它所能表述的是一種非主流、非正統、非專業或曰愛好者,甚至純然出自民間草澤的人所構成的群體,他們使之區別於正統的主流的聲音,有其獨立存在的理由和獨特優勢。

還有另一種解釋為出自民眾的人:草根英雄,草根明星。“草根”的說法產生於19世紀美國尋金熱流行期間,盛傳有些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的地方就蘊藏黃金,即英文grassroots。

“草根”在網絡和現實中的解釋可以說很全麵。每一篇都談到了“草根”及其來源,英語、漢語的解釋,也都承認最早是流行於美國,而後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又被賦予了更深的含義,在各領域都有其對應的詞語。正如“DoNews”(IT新媒體資訊平台)的創建者劉韌在其博客《草根的感激》中說的一樣:“草根是相對的。”

有一種說法叫“合群之草,才有力量”。這句話有兩種解釋:

第一就是不要孤芳自賞,要主動合作。

第二是人多力量大,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棵草是永遠也長不成參天大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