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觀環境的媒介作用

中觀環境介於宏觀環境與微觀環境之間,它是聯係宏觀環境與微觀環境的媒介。中觀環境包括兩個方麵:企業的行業環境;企業的地理環境。

(一)企業的行業環境

行業就是指按企業生產的產品或服務的性質、特點以及它們在國民經濟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而劃分形成的工業類別。行業的劃分通常根據產品的經濟用途來分類,如汽車工業、食品工業等部門;或按使用的原材料或工藝過程來分類,如橡膠工業、金屬加工工業、冶金工業、紡織工業等。

1.行業的競爭結構

任何生存於某一行業的企業,都要麵臨或承受來自於五個方麵的競爭壓力,這五種基本的競爭壓力是:新進入者的威脅、行業中現有企業間的競爭、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供應者討價還價的能力、用戶討價還價的能力。這五種力量的現狀、消長趨勢及其綜合強度,決定了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和行業的獲利能力,進而決定了企業所在行業環境的性質。行業中麵臨的競爭來自以下五個方麵:

(1)可能的新進入者的威脅。所謂新進入者,可以是一個新辦企業,或者是一個采用多角化經營的原來從事其他行業的企業,這個新進入者給這個行業帶來了新的生產能力,並要求取得一定市場份額。該新進入者對本行業威脅的大小,取決於該企業為進入新行業所付出的代價及其進入新行業後原有企業反應的強烈程度。

中小企業所在的行業不可避免會遭受新進入者的威脅,即使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會遭遇模仿者的威脅。要有效地抵禦和消除這種威脅,中小企業應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生產出獨具特色的產品,同時產品應有相對穩定的顧客群;二是要不斷開發創新,尋找市場盲點,針對消費新趨勢做出決策;三是要密切注視大企業的發展方向,為大企業生產提供零部件。

(2)替代品的威脅。替代品是指那些與本行業現有產品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產品,如熱水器可以部分代替保溫瓶,人造革可以部分代替皮革。如果替代品的盈利能力很強。它對現有產品的壓力(成本壓力、價格壓力)就大,就會使本行業的企業在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如果替代品生產者采取迅速增長的策略,也會構成對本行業發展的威脅。如果用戶對改用替代品在經濟上和心理上沒有什麽障礙,則替代品對本行業壓力較大。中小企業麵臨替代品或近似替代品的威脅,主要要加強自身產品的質量、外觀、功能的改進,同時盡可能采取新材料、新工藝節約成本,增強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來自用戶的壓力。用戶要求本行業的產品價格更低廉,質量更好,提供更多的售後服務,這對本行業也會構成壓力。產品競爭程度的差別給企業的壓力不同,中小企業大多數處於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之中,在實現供過於求的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麵臨著來自用戶和市場更大的壓力。

(4)同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競爭。在研究同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競爭時,要研究行業中企業競爭的態勢,辨別競爭的性質,這對於中小企業製定好自己的企業戰略是至關重要的。同行業中現有企業競爭的目的是希望提高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取得主動地位。但中小企業要明確同業競爭者的競爭手段,如果是通過“破壞性的價格戰”來扼殺對手,中小企業可以訴諸法律;如果是通過改進產品質量、售後服務、技術含量等增強競爭力。則應給予鼓勵支持。中小企業麵對競爭,關鍵是要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優勢。

(5)供應者的壓力。指供應者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提高原材料或其他供應品價格或降低供應品質量或二者雙管齊下,以謀取更多的利潤。中小企業在此情景下,一是多渠道尋找原材料供應廠商;二是改進生產工藝,使用新材料;三是與材料供應商進行協商,解決材料供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現時我國中小企業存在不規範的市場競爭秩序。各地中小企業之間在相當大的範圍內存在著低水平過度競爭問題。同類產品的企業之間為了爭奪市場,競相壓價;而企業在為低價位時維持一定的利潤水平,不得不偷工減料,降低產品質量。由於這種競爭不是在公平的基礎上展開的,而是使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進行的,其競爭的結果不是優勝劣汰,而是以資源的巨大浪費為代價的優劣並存,甚至是優敗劣勝。此外,一些大企業利用自身的經濟優勢或假借政府的權勢,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其產品,來達到排擠中小競爭對手的目的。

2.行業生命周期

行業生命周期是指從行業產生、發展、直到完全退出社會經濟活動所經曆的時期,主要包括五個發展階段:策劃期、創建期、成長期、成熟期、蛻變期。行業生命周期不同於產品生命周期,即使一個產品壽命終結,但它所屬行業的生命還可能延續。

中小企業在製定戰略時要識別企業所在行業處於其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行業處於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企業戰略也會產生很大的不同,這是值得注意的。必須指出的是,有些中小企業往往難以識別行業的生命周期及其變化趨勢。一個行業在策劃期至成長期時,企業往往看不到它的前景,或因技術製約抓不住該行業的早期發展機會,待技術已經公開、行業一片興旺繁榮之時,企業才緩緩進入,而這時的市場已被其他企業占領了,這時應引起中小企業決策者的高度重視。

3.行業的社會經濟地位

一般說來,行業的產值、利稅、吸納勞動力數量在國民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行業現狀與未來對國民經濟整體的影響越大,市場綜合競爭能力越強,行業地位也越重要。一般說來,行業產品的收入彈性係數比較綜合地說明行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如果這個比值大於1,說明該行業在產業結構中能占有更大份額,有發展餘地,地位重要。若比值小於1,說明人們的收入雖在增加,但對該行業的產品需求反而減少,說明這個行業地位下降,前景不妙。

4.行業特性

可以從行業分工、行業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的位置、行業所用資源和技術結構、行業的技術前景等方麵分析行業特性。比如,從行業分工看,行業處於哪個層次;從行業所用資源和技術看,行業是屬於資本密集、技術密集或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等等。通過這種分析,有助於企業把握行業在社會產業體係中的層次、位置與特點,據以采取不同對策。

5.行業中企業規模結構、數量結構、組織結構

行業內的企業規模結構通常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懸殊型,大企業很大,在行業占絕對領導地位,相比之下小企業很小,根本無力與大企業競爭,這種行業中競爭比較緩和;另一類是均衡型,在行業中大企業規模不夠大,小企業規模也不是很小,行業內所有企業的規模與實力相當,行業內競爭激烈。

一般地說,行業內企業數量較多,說明市場規模大,進入該行業的障礙相對較小,行業內的大企業相對也少;反之,行業內企業數量較少,說明市場規模小,進入該行業的障礙大,行業內的大企業相對較多。

行業內企業組織結構主要分析行業內企業的聯合狀況,對聯合與競爭的形勢進行估計與預測。

6.行業內市場結構分析

主要分析行業的市場供求狀況,有供過於求、供求平衡、供不應求三種情況。一般地說,對供不應求的市場,進入者大量湧入,企業應注重如何形成優勢;對供求平衡市場,企業應注重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鞏固優勢;對供大於求的市場,企業應考慮如何先人一步,尋機取得相對競爭優勢或退出該行業。

7.社會環境對行業發展的限製

一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某些環境因素的限製(如化工、製藥、造紙、水泥等行業),應當防止由於企業的生產經營而對空氣、森林、水源、地貌等自然環境的汙染。

(二)企業的地理環境

製定企業經營戰略,必須分析企業所在地的地理環境。對某些行業來講,企業坐落的地區是至關重要的,坐落在農村還是城市,坐落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還是坐落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對企業的經營關係極大。企業的地理環境影響到企業原材料及產品的運輸、銷售、勞動力素質及企業的社會負責、生產的組織、信息的收集、科技開發能力等一係列問題。

企業所處的地理環境對不同類型企業的影響不一樣。勞動密集型企業要綜合考慮勞動力維護成本、原材料運輸和產成品銷售運輸成本,才能做出合理的決策;材料或原料加工型企業要考慮的是運輸成本,尤其是供應大中城市的鮮活產品或保質期很短的食品,其地理選位更為重要。對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的研究、試製和生產加工位置要根據需要和成本原則進行選擇。研究試製中心需要大量的信息、科技人才,因此,這些中心應設置在高智能密集區,而生產加工區則應擇地而設,因為高智能區的地價昂貴。總之,企業選位的原則是依據可行和成本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