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說話的藝術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種本事、一種功夫,但更是一門學問。但凡學問都有基本原理,說話這門學問也不例外。

大家都知道,王熙鳳見什麽人說什麽話的本事是非比尋常的。身為榮國府的總管,王熙鳳在與寧國府內外各色人等打交道時,無論對上還是對下,她都能應對自如,分寸拿捏得非常準確,不卑不亢。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中有這樣一段:

賈母說:“襲人為什麽沒有和寶玉一起來?”

王夫人忙起身笑著回答道:“她媽媽前幾天去世了,襲人要去守孝,出席這種場合有些不合適。”

賈母聽了點點頭,不太高興地說道:“既然跟了主子,個人的自由就要受到限製,一切行為都要以主子的想法為轉移,倘若她還跟著我,就可以不在這裏了嗎?現在我們這裏的人手充足,還有別的人可以支配,就不追究這些了,但決不能因此而壞了規矩。”

王熙鳳見狀忙笑著說:“即使襲人不用守孝,園子裏缺了她也不行啊,那燈花爆竹的很是危險。這裏一唱戲,園子裏的人大都會偷偷地跑過來瞧瞧。襲人心細,讓她在外麵照看著,咱們也放心。更何況等到這戲場一散,其他下人又不經心,待寶玉兄弟回去後,鋪蓋是冷的,茶水也不齊備,到處都不便宜,所以我叫她不用來了,隻照看屋子,給寶玉兄弟把茶水、鋪蓋準備齊全就是了。如此一來,我們這裏也不必擔心,又可以滿足她守孝的願望,豈不一舉三得嗎?老祖宗如果現在叫她,我馬上差人喚她來就是了。”

賈母聽了這話,忙說:“鳳哥兒說得很在理,比我想得要周到,快別叫她了。她媽媽是什麽時候沒的,我怎麽不知道?”

王熙鳳笑道:“前兩天襲人還親自向老太太您稟報呢!您怎麽給忘了。”賈母略想了一下,笑說:“想起來了。我的記性不比以前了。”

眾人都笑說:“老太太怎麽能記得這些瑣事啊!”

一場風波就這樣被王熙鳳的一張巧嘴給平息了。

賈母本有責怪的意思,顯然有些不高興。經王熙鳳那麽一說,自然也就心通氣順了。

王熙鳳素有見什麽人說什麽話的本事,她一舉三得的說法,討得賈母滿心歡喜。

下麵也同樣是紅樓夢裏的經典片斷,記載了王熙鳳與劉姥姥之間的談話:

劉姥姥來拜見王熙鳳,並給王熙鳳跪地請安。

王熙鳳說:“周姐姐,快把她攙起來吧,別拜了,快請坐。我年紀輕,不太認得,也不知道您的輩分,所以不敢妄加稱呼。”

周瑞家的忙回道:“她就是我上回提到的那個姥姥。”王熙鳳點點頭。這時候,劉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下了。

王熙鳳笑道:“這親戚們不經常走動,都顯得生分了。知道的呢,說你們嫌棄我們,不肯常來坐坐;可那些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位高權重,看不起那些窮親戚了,當我們眼裏沒人似的呢。”

劉姥姥忙說道:“我們家條件不好,走不起啊,來了這裏也沒能給姑奶奶帶點禮物,就是管家爺們看了也不像個樣子。”

王熙鳳笑道:“這話說得叫人惡心。不過祖父虛名,做了個窮官兒,誰家也沒什麽了不起的,隻不過是個空架子罷了。俗話說得好,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呢,更何況是你我。”

劉姥姥說:“其實也沒什麽,隻不過是過來看看姑太太,姑奶奶們,也是親戚們的情分。”

周瑞家的道:“沒什麽想說的就算了,若是有,盡管跟二奶奶說,這和跟太太說是一樣的。”一麵說,一麵遞了個眼色給劉姥姥。

劉姥姥會意後,還沒說話臉就先紅了起來,欲言又止,可是,今天來,確實有事相求,隻得硬著頭皮說道:“論理,今天頭一回見姑奶奶,本不應該說,可是我從大老遠的地方趕來,也隻能實話實說了。”

又說道:“今日我帶著你侄兒一起來,不為別的,隻因為他老子娘在家連吃的都沒有了。如今天又冷了起來,越想越沒個盼頭兒,隻好帶著你侄兒奔了姑奶奶來了。”

其實,王熙鳳早就知道了劉姥姥這次的來意,聽她不會說話,笑著道:“姥姥不必說了,我知道了。”

王熙鳳笑道:“您老先請坐下,聽我跟您老說。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其實,親戚之間原本應該不等上門來就有所照應才對。但如今家事繁雜,太太漸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的地方也是有的。況且近來我接管一些事情,壓根兒不知道還有這些親戚們。別看外頭看著轟轟烈烈、風風光光的,可殊不知大有大的難處啊!說了別人也未必信。今兒您老大老遠地投奔來了,又是第一次向我開口,怎好叫您空手回去呢。也巧了,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幾件衣裳和二十兩銀子,我還沒動呢,如果您不嫌少,就先拿去吧。”

劉姥姥見給她二十兩銀子,渾身發癢起來,說道:“噯,我也知道艱難的。但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您老拔根汗毛也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周瑞家的見劉姥姥說的話很粗,便向她使了個眼色讓她住口。王熙鳳笑而不睬,命平兒把昨兒那包銀子拿來,再拿一吊錢,送到劉姥姥的跟前,說:“這是二十兩銀子,暫且拿去,先給這孩子做件冬衣吧。若不收,就是我的不是了。這天還冷著,雇輛車回去吧。趕明兒有時間隻管來逛逛,大家本就是親戚嘛。天也不早了,我就不留你們了,到家裏該問好的問個好兒。”說著,就站了起來。

王熙鳳與劉姥姥的對話,顯然與賈母的不大相同,她對賈母說話可謂是投其所好,以下對上。而她與劉姥姥說話,卻是以上對下,即便如此,但也說得非常有水平。她知道自己是晚輩,但自己的身份、地位都比較高,可她仍然謙辭有禮,還頗講人情地大談親戚關係。這些言語,這樣的接待,顯然是請示過王夫人的,因此,她的言語屬於那種既不過分熱情,又不過於冷淡,既保全了麵子,又不辱沒身份、過分炫耀。由此看來,王熙鳳做得非常得體。不過王熙鳳在與劉姥姥談話過程中,骨子裏的那種高高在上和矜持,還是不經意地流露出來了。

王熙鳳對賈母說話的態度、措辭,與對劉姥姥說話時的態度、言語比較,有明顯的差別,雖然她說得很委婉,但對下說話時,仍把她高高在上的氣勢展示出來了。這就是見什麽人說什麽話的絕佳例子。

人們之所以說話,其目的是在於溝通。講話之前要掂量聽眾的文化水平、身份、地位,如果說不好便會鬧笑話、惹麻煩;答話之前要考慮一下問話者的人品,否則,也可能會出問題。

會說話的人,從來不會用高調講話,他們說話會深入淺出、言簡意賅。聰明的人,說話不直接挑明;可有的人,話說了和沒說一個樣,反之有的人,話沒說卻比說了還厲害。有的人,說的話聽起來是壞話,可壞話裏邊卻能顯示出他的菩薩心腸;反之還有的人,說的話聽起來是好話,寫出來一看全是褒義詞,可是,字裏行間隱藏的卻是叵測心機。同樣的話,從會說話的人與不會說話的人說嘴裏說出來,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見什麽人說什麽話,看上去有虛偽之嫌,但實際上,卻是與人交往的一種技巧,隻有做到見什麽人說什麽話,才能在交際場上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