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熱情讓你遠離冷落
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熱情、周到、彬彬有禮;當工作、生活在一個集體中時,同樣希望這個集體對自己熱情、友愛、充滿溫暖。一個豐富多彩的人際關係世界是每一個人正常生活、成就事業的需要。可是,很多人的這個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他們總是感歎世界上缺少真情、缺少幫助、缺少愛,因為在他們身上時而有被冷落的情況發生,他們於是愈加抱怨別人對自己冷淡。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缺少朋友,僅僅是因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是采取消極的、被動的退縮方式,隻做交往的響應者,不做交往的主動者,總是期待別人主動熱情,友誼和愛情從天而降。這種做法對人際交往危害巨大,很可能會讓我們越來越孤單。因為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對我們感興趣的。
麵對被人冷落的局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會拂袖而去,有的人會給予回擊,有的人因此而灰心喪氣,失去了前進的信心。這些消極的做法往往會因小失大,影響交際效果。由此可見,正確認識和對待這種被冷落的現象有著十分現實的意義。簡言之,如果想贏得別人的青睞,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擺脫孤獨的折磨,就必須主動交往。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有兩點原因影響人們不能主動交往而采取被動退縮的交往方式。
第一,生怕自己的主動交往不能引起別人的響應,從而使自己陷入窘迫、尷尬的境地,進而傷及自己脆弱的自尊心。而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因此,我們主動而別人不采取響應的情況是極其少見的。換個角度想,如果別人主動對你打招呼,你會采取拒絕的態度嗎?
人際關係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火車上,坐在一個“隔間”裏麵有六個人,如果這六個人裏麵至少有一個是主動交往的人,那麽他們總是談得熱火朝天,一路上充滿歡聲笑語;如果這六個人裏麵沒有一個人主動和別人交往,那麽,他們就會始終處在無聊的氣氛中,看書也沒勁,對視又很尷尬,所以幹脆閉上眼睛養神。這個實驗的結果提示我們,當你嚐試著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攀談時,你會發現人際交往是如此容易。
第二,人們心裏對主動交往有很多誤解。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先同別人打招呼,顯得自己低賤”,“我這樣麻煩別人,人家肯定會煩的”,“他又不認識我,怎麽會幫我的忙呢”等等。其實,這些想法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能證明其正確性,卻又實實在在地阻礙著人們的主動交往,從而失去了很多結交別人、發展友誼的機會。也許,你仍然信服曾經那些不去主動交往的理由,那麽,你總該相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去嚐試,永遠不會真正有心得。實踐一下,你就會發現你的擔心是多餘的。
當你能改變上述兩種對主動交往的錯誤認識,並積極主動去與人溝通時,你的受歡迎程度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那麽,我們常常所謂的“被冷落”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其實,被冷落是一種主觀的感受,至於是否真的被別人冷落,並不一定。一種可能是別人並沒有有意地冷落你,隻是你的“期望值”過高,而對方的熱情沒有達到你期望的程度,於是,你感到被冷落了。其實,這是一種誤會。
另一種是,由於某種原因,你的確被對方冷落了。這時,你就該拿出“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氣度,自覺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計較別人的態度,也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依然故我,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切不可抱怨別人不重視自己,否則就會大大地束縛你交際行為的主動性。
那麽,我們應該怎麽辦才是正確的呢?
如果是一個全都是陌生人的聚會,你可以先和周圍的人打個招呼,同時簡練熱情地講幾句恭維的話,問問對方有沒有需要自己幫忙的事情。
如果同去的老朋友比較多,那就盡可能和他們在一起,大家聚一聚,談一談,玩一玩,相互交流一下一段時間內的經曆。
你還可以主動參與一些娛樂項目。跳跳舞,唱唱卡拉OK,打打撲克,都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還可以做一個忠實的觀眾,為別人鼓鼓掌、喝喝彩,讓自己快樂起來就好。如果周圍的人也閑著無聊,你可以自己組織一些娛樂項目,大膽地向你周圍的人提出建議。
各種慶典一般都有宴會,吃飯時是交際的好機會。餐桌上的人相互認識認識,大家談一談,笑一笑,少喝一點酒,相互禮貌性地敬幾杯,都是很有必要的。千萬別一聲不吭地坐在那兒自艾自怨。你還可以主動為別人幫幫忙,比如傳遞一下飲料等,別人會因此認為你是個“勤勞”的人,能幫忙的人,以後樂於與你共事,願意邀請你。
總之,當你被人冷落的時候,一定要主動熱情地表現自己。無論是達到什麽樣的效果,你都會從中感到過剩能量得到釋放的一種輕鬆和歡愉。通過自我表現,你不僅可以更多地去發現生活中的歡歌笑語,而且完全可以主動地排“冷”取“熱”,甚至化“冷”為“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