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身體會表達

肢體語言具有表現力

手勢是人們演講態勢的主要形式。借助手勢說話的關鍵在於“助”,它既不同於烘托語,可代替講話,又不同於演節目,可以用手勢演出情節。

手勢有兩大作用,一能表示形象,二能表達感情。許多演講家的手勢語獨顯其妙。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常習慣於用左手大拇指橫插於坎肩,右手有力地揮動的手勢:以右手堅定地探向前方,身體微傾向聽眾,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姿態。

兩千多年前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遠征途中,因為斷水,全軍麵臨崩潰的危急形勢。國王在戰馬上做鼓動演說:“勇敢的將士們,我們隻要前進,就一定會找到水的。”隻見他右臂向正上方高高舉起,張開五指,而後迅速有力地揮下,使人有無可置疑之感。講到“壯士們,勇敢前進吧”,他右手平肩往後收回,然後迅速有力地將五指分開的手掌猛地推向前方,給人一種銳不可當、所向無敵的堅定氣勢。

可見,恰當的手勢不僅有助於表達情感,而且有很大的包容性,往往是“無聲勝有聲”。

論辯,尤其是賽場論辯與法庭論辯時,手勢運用能構成論辯者豐富多彩的主體形象,使表達富有感染力量。自然而安穩的手勢,可以幫助表達者平靜地說明問題;急劇而有力的手勢,可以幫助表達者升華感情;穩妥而含蓄的手勢,可以幫助表達者表明心跡。

林肯做律師時的老朋友赫恩登回憶林肯在進行法庭論辯時說,他對聽眾懇切地發表講話時,那瘦長的右手指自然地充滿著動人的力量,一切思想情緒完全貫注在那裏。為了表現歡樂的情緒,他把兩手臂舉成五十度的角,手掌向上,好像已抓住了他渴望的喜悅。他講到痛心處,如痛斥奴隸製時,他更緊握雙拳,在空中用力揮動。

手勢語“詞匯”豐富,千變萬化,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作為一個出色的談話者,平時要認真觀察生活,刻苦訓練,積極付諸實踐。下麵介紹一些常用的手勢:

1.拇指式

豎起大拇指,其餘四指自然彎曲,表示強大、肯定、讚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

豎起小指,其餘四指彎曲合攏,表示精細、微小或蔑視對方。

3.食指式

食指伸出,其餘四指彎曲並攏。用來指稱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觀點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指向空中則表示強調,也可以表示數字“一”“十”“百”“千”“萬”……食指彎曲或鉤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齊肩畫線表示直線,在空中劃弧線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並用式

食指、中指伸直分開,其餘三指彎曲,這一手勢一般表示二、二十、二百……在一些歐美國家與非洲國家表示勝利的含義。

5.拇指、食指並用式

拇指、食指分開伸出,其餘三指彎曲,表示八、八十、八百……如果並攏表示肯定、讚賞之意;如果二者彎曲靠攏但未接觸,則表示“微小”“精細”之意。

6.拇指、食指、中指並用式

三指相捏向前表示“這”“這些”,用力一點表示強調。

7.仰手式

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張開,其餘彎曲,這一手勢包容量很大。區域不同,意義有別:手部抬高表示“讚美”“歡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請施舍”之意;手部放低表示無可奈何,很坦誠。

8.俯手式

掌心向下,其餘狀態同仰手式,這是審慎的提醒手勢,同時表示反對、否定之意;有時表示安慰、許可之意。

9.手切式

手切式的一種變式。五指並攏、手掌挺直,像一把斧子用力劈下,表示果斷、堅決、排除之意。

10.手啄式

五指並攏呈簸箕形,指尖向前,表示提醒注意之意,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向性,並帶有一定的挑釁性。

11.揮手式

手舉過頭揮動,表示興奮、致意;雙手同時揮動表示熱情致意。

12.掌分式

雙手自然撐掌,用力分開。掌心向上表示“開展”“行動起來”等意;掌心向下表示“排除”“取締”等義;平行伸手則表示“麵積”“平麵”等意。

13.拳舉式

單手或雙手握拳,平舉胸前,表示示威、報複;高舉過肩或揮動或直錘或斜擊,表示憤怒、呐喊等義。

14.拳擊式

雙手握拳在胸前作撞擊動作,表示事物間的矛盾衝突。

15.拍肩式

用手指拍肩擊膀,表示擔負工作、責任和使命的意思。

16.顫手式

單手或雙手顫動,必須與其他手勢配合才表示一個明確的含義。

手勢語言是人類在漫長進化曆程中最早使用的一種交際工具。在原始社會裏,先民們主要是依靠手勢語言進行交際的。爾後,人類社會出現了有聲語言和文字,手勢語言才降為對有聲語言輔助、補充和修飾的從屬地位。

在各種交際場合,遇到了相識的人,如距離較遠,一般可舉手招呼,也可點頭致意,還可脫帽致意;遇到不熟悉的朋友,可點頭或微笑致意;送別客人或朋友時,可舉手致意,或揮手致意,也可揮手帕致意,或揮動帽子致意。手的揮動幅度越大,表現的感情也就越強烈。此外,一般場合都需要握手,這也是平日運用得最多的一種手勢語言,它承載著豐富、深邃而微妙的信息。一般說來,上級與下級、長輩與晚輩、女性與男性、主人與賓客之間,應由上級、長輩、女性、主人先伸出右手,下級、晚輩、男性、賓客才能伸出右手與之相握。握手力度要均勻適中,這是禮貌、熱情、友善和誠懇的表示;而握手用力太輕,被認為是冷淡、不夠熱情;用力太重,又會顯得粗魯無禮。

手勢語言運用得是否恰當自然,這直接關係到口才表達主體的形象。在日常交際中,既要避免像石頭人一般的站立著,兩手無力地下垂或在後背相交,自始至終隻用一個手勢動作,也不更換一個姿勢;也要防止手勢動作泛濫,出現輕佻作態,前鬆後緊,前緊後鬆,前後脫節等現象;更要糾正用手玩弄扣子或不斷地用手撫摸茶杯,或老是重複同一動作,或用手指對方鼻子等不良習慣。應在口才實踐中不斷地加強自身的修養,努力做到手勢動作優雅、適當貼切、準確幹練、舒展自如、因人而異、因地製宜、協調一致、恰到好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手勢語言傳情達意的功用,增強口才表達的效果。

端正身體姿勢

良好的身體姿態,在當今社會,不僅是“修身養性”的基本要求,還是用來表示儀表、傳遞信息的重要體態語言。

在社會交際中,雅俗的表現與顯露,姿勢是一個衡量的重要標誌。姿勢在禮節上是一種文明修養的表現,也是一個人良好素質的反映。優美的姿勢聯係著一個人的心靈,可以說是心靈舞姿的外化。形體動作的詞匯是非常豐富的,它不僅可以傳情達意,更可透露一個人的心態。不同的姿勢可以反映一個人特定條件下的心態,通過姿勢可以準確地窺測其心靈的俗與雅。

姿勢是雅俗表現與顯露的必要標尺,人的身體的每一個姿勢變化通常都反映了交際者的文明程度。比如,社會交往中,步伐矯健,輕鬆敏捷,能讓人感到年輕、健康和精神煥發;步伐穩健,端正有力,給人以莊重、沉著和自信的印象;步履蹣跚,彎腰弓背,垂首無神,搖頭晃膀,往往給人以醜陋庸俗、無知淺薄或是精神壓抑的印象。又比如,交談時高蹺二郎腿,隨心所欲地搔癢,習慣性地抖腿;或是將兩手夾在大腿中間和墊在大腿下,或是撒開兩腿呈現“大”字形;或有女性在場時,半躺半坐、歪歪斜斜地癱在座椅上,都是失禮而不雅觀的,會給人留下缺乏教養、低俗輕浮、散漫不羈的不良印象。

體姿對一個人整體形象的塑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人的體姿與人的相貌有同等的重要性,共同顯示出一個人的氣質和風度。如果“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即使相貌再漂亮也會大打折扣。外表相貌是天生的,而體姿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向理想姿態轉變。

體姿語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指說話雙方的空間距離,二是指各種不同的身體姿勢。體姿語運用的總體要求是準確、適度、自然、得體、和諧、統一。

第一,準確、適度。所謂的準確、適度,就是要根據說話內容、說話環境、說話對象、說話目的的需要,準確恰當地運用。

第二,自然、得體。就是要求體姿語的運用不故作姿態,要適合自己的身份和交際場合。無論是從審美的角度,還是從表達功能的角度,體姿語的運用都要自然、得體,做到既符合審美的原則,給人以美感,又符合特定的情況。

第三,和諧、統一。包括兩個方麵:一是體姿語言和有聲語言配合統一,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願望,否則,就不能收到既定的效果。二是各種體姿語言要一致而協調。

“坐如鍾,站如鬆,行如風”,這是古人提出的姿勢範式。在社會交際中,對姿勢的基本要求是:秀雅合適,端莊穩重,自然得體,優美大方。具體地說,對各種姿勢有以下要求。

1.穩重的坐姿

在各種場合,都要力求做到“坐如鍾”,即坐得端正、穩重、溫文爾雅。這是坐姿的最基本要求。

入座時,應輕、緩、穩,動作協調柔和,神態從容自如。人應走到椅子前,轉身背對椅子平穩坐下,若離椅子較遠,可用右腳向後移半步落座。女子入座尤要嫻雅、文靜、柔美,若穿裙子則應注意收好裙腳。一般應從椅子左邊入座,起身時也應從椅子左邊站立,這是一種禮貌。如要挪動椅子的位置,應當先把椅子移到欲就座處,然後坐下去。坐在椅子上移動位置,是有違社交禮儀的。

落座後,應雙目平視,嘴唇微閉,麵帶微笑,挺胸收腹,腰部挺起,重心垂直向下,雙肩平正放鬆,上身微向前傾,手自然放在雙膝上,雙膝要並攏。亦可雙腳一腳稍前,一腳稍後。兩臂曲放在桌子上或沙發兩側的扶手上,掌心向下。坐椅子時,一般隻坐滿2/3,脊背輕靠椅背。端坐時間過長,可以將身體略為傾斜,頭麵向主人,雙腿交叉,足部重疊,腳尖朝下,斜放一側,雙手互疊或互握,放在膝上。若是著西裝裙的女子,最好不要交叉兩腳,而是並靠兩腳,向左或向右一方稍傾斜放置。起立時,右腳先向後收半步,然後站起。

2.端正的立姿

在各種場合,都要力求做到“站如鬆”,即站得端正、挺拔、優美、典雅。這是立姿的最基本要求。

站立時,應頭正頸直,雙眼平視,嘴唇微閉,下頜微收,挺胸直腰,上體自然挺拔,雙肩保持水平,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自然微屈,雙手中指壓褲縫,腿膝伸直,腳跟並攏,兩腳尖張開夾角45°,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之間。男女的立姿略有不同。男子站立時身體重心放在兩腳中間,不要偏左或偏右;雙腳與肩同寬而立;手可自然下垂,向體前交叉或背後交叉也可以。女子站立時身體重心在兩足中間腳弓前端位置,雙腳呈倒“八”字站立;手自然下垂或向前向後交叉放置。

站立後,豎看要有直立感,即以鼻子為中線的人體應大體成直線;橫看要有開闊感,即肢體及身段應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側看要有垂直感,即從耳與頸相接處至腳的踝骨前側亦應大體成直線,給人一種挺、直、高的美感。男女的立姿亦應形成不同側重的形象,男子應站得剛毅灑脫,挺拔向上,舒展俊美,精力充沛;女子應站得莊重大方,親切有禮,秀雅優美,亭亭玉立。

3.優雅的走路姿勢

在各種場合,都要力求做到“行如風”,即行得正確、優雅、輕盈,有節奏感。這是走姿的最基本要求。

行走時,應昂首挺胸,收腹直腰,兩眼平視,肩平不搖,雙臂自然前後擺動,腳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行走時腳跟成一條直線。起步時身體微向前傾,身體重量落於前腳掌,行走中身體的重心要隨著移動的腳步不斷向前過渡,不要讓重心停留在後腳,並注意在前腳著地和後腳離地時伸直膝部;邁出每一步都應從胸膛開始向前移動,而不是腿獨自伸向前。男女的走姿及步態風格亦有所區別。男子的步履應雄健、有力、瀟灑、豪邁,步伐稍大,展示出剛健、英武的陽剛之美;女子的步履應輕捷、蘊蓄、嫻雅、飄逸,步伐略小,展示出溫柔、嬌巧的陰柔之美。還應看到,現代女性穿高跟鞋,主要目的不僅在於增加身高,而且在於能收腹挺胸,顯示自身走路的動人的身姿和曲線美;而步態高度藝術化的時裝模特兒,與其說是展示千姿百態的時裝,不如說是在顯露高雅美妙的走姿。

人的形體在運動中構成種種姿勢,良好的姿勢形成優美的儀態。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相貌的美高於色澤的美,而秀雅合適的動作的美,又高於相貌的美,這是美的精華。秀雅合適的姿勢在社會交際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當注意體姿的端正培養。

用眼睛表達你的心思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可獲得的信息總量中,眼睛要占80%以上。人內心的隱秘,胸中的衝突,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在不斷變幻的眼神中流露出來,它猶如一麵聚焦鏡,凝聚著一個人的神韻氣質。泰戈爾說:“一旦學會了眼睛的語言,表情的變化將是無窮無盡的。”

高爾基在回憶列寧的演講時寫道:“在他那蒙古型的臉上,一雙銳利的眼睛在閃閃發光,表現出一個不屈不撓的戰士對謊言的反對以及對生活的忠實,他那雙眯縫著的眼睛在燃燒著,使著眼色,諷刺地微笑著,閃爍著憤怒。這雙眼睛的光澤使得他的演講更加熱烈、更加清晰,有時仿佛是他精神上有一種不可戰勝的力量,從他的眼睛裏噴射出來,那內容豐富的話語在空中閃光。”當代演講家彭清一演講時,總是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現身說法,把飽滿的熱情淋漓盡致地“寫”在眼裏,其眼窩、眼瞼、虹膜和瞳孔組成一台完整的戲。

劉鶚在他的小說《老殘遊記》中有一段關於藝人王小玉上台說唱的描寫:“……她將鼓槌子輕輕地點了兩下,方抬起頭來,向台下一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白水銀裏頭裹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連那坐在遠遠牆角裏的人都覺得她看見自己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她的眼神的意思是:我已經注意到各位了。”

這眼神奇妙絕倫,就像無聲的問候和命令,比高叫一聲“請大家安靜”更起作用。

眼神是運用眼的神態和神采來表達感情、傳遞信息的無聲語言。在麵部表情中,是最生動、最複雜、最微妙,也最富有表現力的。如果說臉麵是“心靈的鏡子”,那麽,眼睛就是“心靈的窗戶”了。眼睛最能傾訴感情,溝通心靈。眼神千變萬化,表露著人們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正如蘇聯作家費定的小說《初歡》中所描寫的那樣:“……眼睛會發光,會發火花,會變得像霧一樣暗淡,會變成模糊的乳狀,會展開無底的深淵,會像火花和槍彈一樣投射,會質問、會拒絕、會取、會予、會表示戀戀之意……”眼睛的表情,遠比人類的語言來得豐富。

在與人交談中,正視對方,表明對對方的尊重;斜視對方,表明對對方的蔑視;看的次數多,表明對對方的好感和重視;看的次數很少或不屑一顧,表明對對方的反感和輕視;眼睛眨動的次數多,表示喜悅和歡快,也可表示疑問或生氣;眼睛眨動的次數少甚至凝視不動,表示驚奇、恐懼和憂傷;如果不敢直視對方,也可能是因為害羞,可能有什麽事不願讓對方知道;如果懷有敵意的雙方互相緊盯著,其中一方突然把眼光移向別處,則意味著退縮和膽怯;如果談判時有一方不停地轉動著眼球,就要提防他打什麽新主意或壞主意;如果是頻繁而急促地眨眼,也許是表示羞愧、內疚,但也可能表明他在撒謊……

配合著眉毛的變化,眉目傳情意義更廣泛。歡樂時眉開眼笑,眉飛色舞;憂愁時雙眉緊鎖;憤怒時橫眉怒目;順從時低眉順眼;戲謔時擠眉弄眼;暢快時揚眉吐氣等。

演講目光語最主要的是強調眼神的運用。一般來說,不同的眼神表達著不同的情感。目光明澈表示胸懷坦**;目光狡黠表示心術不正;目光炯炯表示精神煥發;目光如豆表示心胸狹窄;目光執著表示誌向高遠;目光浮動表示輕薄淺陋;目光睿智表示聰明機敏;目光呆滯表示心事重重;目光堅毅表示自強自信;目光頹廢表示自暴自棄。除此之外,故弄玄虛的眼神乃是高傲自大的反映;神秘莫測的眼神則是老奸巨猾的反映;似寶劍出鞘咄咄逼人的目光是正派敏銳的寫照;如蛇蠍蟄伏灰冷陰暗的目光是邪惡刁鑽的寫照。坦誠者目光像一泓清泉,悠然見底;英武者目光如電掣雷奔,波瀾壯闊;典雅者目光似雲霧初開,林鳥相逐;俊秀者目光如玉,珠胎含月;妖媚者目光似春花始香,夏梅初笑;豪放者目光如風雲波浪,海天蒼茫……

眼神的表達豐富多彩。詩人公木說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會隱藏更不會說謊。”得體地運用目光語會令你的演講增添光彩。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神的奇妙變化傾訴著一個人微妙的心曲,它是會“說話”的。在演講中,讓眼睛說話,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以明亮有神、熱情友善、充滿智慧的眼神,向聽眾表明你的坦誠、靈活、自信和修養,獲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2.用眼神的變化表達自己內在的豐富感情。比如,講到興奮的時候,睜大眼睛,讓它散發出興奮的光芒;講到哀傷處,眼皮下垂,或讓眼睛呆滯一會兒,以渲染哀傷的情緒;講到憤怒時,瞪大眼睛,怒視前方,讓其充滿著逼人的神色……總之,什麽樣的思想感情,就應當配以什麽樣的眼神。

3.三種視線交替使用。三種視線指環顧的、專注的、模糊的。環顧的視線,可以照顧全場,關心每一位聽眾,增強聽眾的“參與感”,表明演講者是同所有聽眾交談;專注的視線,就如同進行“典型調查”,把準聽眾的心理,可以用來啟發引導聽眾,或者讚揚、鼓勵聽眾,或者製止個別聽眾的**,調整、控製會場;模糊不清的視線,可以向聽眾表現演講者在認真思考,加強話語的價值,也可以借此為視線變化的過渡,穩定自己激動的情緒,同時向聽眾表明自己有較好的經驗與修養。

穿著要得體大方

身體語言是一種重要的無聲語言,也是口才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身體語言是靠形象和動作說話的,它作用於人的視覺並給人以印象。初見麵時的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人們在一見之下,首先引起他注意的往往是服裝和儀表。所以要有一個好的形象,就必須從最基本的做起,注意自己的服裝穿著。

對服裝和儀表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幹淨、端莊、整齊,給人以清爽、精神的感覺,使人看了比較舒服。服裝和儀表,並不僅僅是一個外在形象的問題,也是一個人內在涵養的表現和反映,良好的形象是外表得體和內涵豐富的統一。

如果你穿著整潔、大方,對方一眼看去就會覺得:“這人看上去挺舒服的,肯定可靠可信。”別人就容易接受你、喜歡你。

所謂“人靠衣服馬靠鞍”就是這個道理。著裝藝術會直接反映出人的修養、氣質和情操,它往往能趕在別人認識你或你的才華之前,向別人透露出你是何種人,給人第一印象。在這方麵下一定工夫,定會事半功倍。

荻原正樹曾經在一間俱樂部打過工,和他共事的一位同事總是隨時隨地一身筆挺西裝,而且儀表堂堂、幽默風趣,讓人一眼就覺得他是個老實正派的人,也因為如此,他一直能左右逢源。某日正樹看報紙時,赫然發現那人的照片出現在社會版,相關的報道內容談及他曾因欺詐及其他罪名而被捕入獄。“不會吧,他看起來是如此的正派……”正樹當時簡直不敢置信,甚至懷疑起自己的眼睛來。然而,等他重新對照他的照片和名字無誤後不免愕然,大家竟然都被他的外表給蒙騙了。

這個例子從一個側麵反映出衣著形象的作用力竟如此之大。像詐騙犯這類的人往往深諳如何包裝自己,如何表現自己,特別是相當重視外表的服裝衣著。這是為什麽呢?因為人們多半習慣從外表去判斷一個人。一般社會大眾都普遍存在外表整潔,人格就值得信賴的想法。詐騙犯非常清楚人們這一種心理,因此,不管口袋裏再怎麽拮據,他都會毫不吝惜地在置裝上投入一筆金錢。所以說,得體的穿著是每一個人在社會上萬萬不可輕視的一環。

當你意識到著裝打扮的重要性時,還完全不夠,如果你不會挑選、搭配,恐怕你的形象意識也是起不了作用的。那麽,如何來使自己的穿著得體呢?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體型來選擇服飾款式。

矮胖型的著裝原則是低領、寬鬆、深色、輕軟。

注意上下身衣服顏色連同鞋襪要同色,要避免上身與下身的顏色反差太大。穿斯文的高跟鞋與略帶深色的絲襪可以使兩腿修長。上衣或外套短一些,不宜太長,質地要柔軟輕盈;以V型領為佳,袖口宜小。男士適合穿西褲,給人以優雅、幹練之感。

高長瘦削型。宜穿帶有襯肩的大技領寬鬆上衣,這種類型的男士穿夾克很合適。要選擇有膨脹感的色調。可穿帶有細格條紋和大方格的上衣,褲子不宜過於肥大。女士不要穿窄腰或領口很深的連衣裙,麵料圖案不宜選直線條的。胸部瘦小者,不要穿緊身服裝。

這裏要特別強調的是西裝,西裝是男士最常用服裝,女士也用得很普遍。

穿西裝一定要選擇優質的,粗劣西裝會損害你的風度。

其次,是服裝顏色的選擇。色調是構成服裝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們不同的聯想,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現實生活中,服飾色彩的選擇一般是由人自身的性格、生活經曆、經濟基礎、性格氣質、愛好興趣決定的。沒必要做刻意的要求與規定。但在某些特定環境中,談話者就要考慮到演講的內容、環境、時空諸因素來進行衣著、飾物方麵的顏色搭配。

一般來說,紅色熱烈,橙色興奮,黃色光明,綠色清新,黑色沉靜,藍色莊重,紫色神秘,白色純潔。不同的色彩搭配法,所產生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所以,你應該根據不同的場合需要,來選擇適當的色彩與搭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