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心理障礙

降服內心的恐懼

恐懼是阻礙說話達到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

“我聽過許多報告,多數報告都有答疑的時間。即使我坐在聽眾中間,大多數人甚至不知我是誰,但每當我考慮提出一個問題時,我的心就怦怦地跳個不停,整個胳膊感覺像木棍一樣,連舉手都很困難。”

“我的老師在每堂課上都喜歡提問。無論何時被點名回答,我都會口幹舌燥。如果是一對一閑談,我能感覺好一點,但仍然緊張,我不願說蠢話或去表達一個與眾不同的見解。”

“沒有比求職更糟的了。我花了6個月來找工作,真是令人痛苦。在等待會見時,我總是冒冷汗,額頭布滿汗珠,腋窩也濕了,襯衫貼在後背上。還沒進辦公室就這副樣子。”

什麽使所有這些恐懼落在我們的身上?為什麽要擔心呢?簡單來說,我們大家都想獲得尊重,希望招人喜愛。可信和令人喜愛是進行說話的兩個重要因素,幾乎每個人都想從這兩點中獲益。不管我們已有多少,永遠也不會夠。

具體來講,造成這種緊張、恐懼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不想獻醜。這些人的想法是,隻要我不在他人麵前暴露自己的短處,別人也就不會知道我的缺點。一旦在眾人麵前說話,自己的粗淺根底、拙劣看法都會暴露出來,那麽從此以後,哪還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說話更穩妥。

不過,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想一想,一個人盡量不暴露自己的短處,那麽其長處就能充分發揮嗎?如果自己的長處發揮受到影響,無疑也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別人有時會以較低的水平來評價你。其實,隻要你認真地發揮全力,誠誠懇懇地把話說出來,不必踮高足尖來充內行,相信必會有不錯的表現。

同時,現代社會的個體人具有高度的社會化,一個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絕對免不了要與社會接觸、與他人接觸,而說話則是人與社會接觸、與他人交流的最重要手段。所以,可想而知,一個不想說話的人肯定會為現代社會所不容,被現代社會所淘汰。事實證明,就連聾啞人也需要用一種特殊的語言——手語來進行交際。

第二種,不知道該如何組織說話的內容,就像被硬拉到一個陌生的世界一樣,所以會感到驚惶。

有的人是因為先天原因。有些人生來性格內向,氣質屬於黏液質、抑鬱質類型,他們說話低聲細語,見到生人就臉紅,甚至常懷有一種膽怯的心理,舉手投足、尋路問津也思前想後。

還有一些教育不當的因素。有些家長對兒童的膽小不加引導,孩子見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習慣性地害羞、躲避,沒有自信心。兒童進入青春期後,自我意識逐漸加強,敏感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自己有一個“光輝形象”留在別人的心目中,為此,他們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視,唯恐有差錯。這種心理狀態導致了他們在交往中生怕被人恥笑,因此表現得不自然、心跳、靦腆。久而久之,便羞於與人接觸,羞於在公開場合講話。對此,應給予正確指導,鼓勵青少年大膽、真實、自然地表現自己。

恐懼或憂慮會阻礙我們說話的能力。有時保持安靜較容易,退縮在“殼”裏可以掩飾自己的軟弱。但是,那意味著我們將錯過無數次張口說話的機會,我們的觀點將不被注意,我們的力量將得不到認可。

做下麵這個自我測驗,來找出恐懼在何處阻礙了你的說話。用“是”或“不是”回答下麵5個問題:

(1)單獨出席聚會你會感到局促不安嗎?

(2)你願意表達一個與別人不同的觀點嗎?

(3)你在拒絕你的朋友要求你做某事時感到困難嗎?

(4)你對洽談購買價格或合同感到不情願嗎?

(5)你在給別人打電話時總是避免要求什麽嗎?

隻要我們看清自己緊張、恐懼心理的原因,科學地分析它,就會意外地發現根本沒有什麽好怕的。隨著你自信程度的增加,你的說話能力也會得到增強。

怯場是新人的必然經曆

害怕當眾講話,沒有誰會是特例。在卡耐基的成人演講訓練班裏,經調查得出80%至90%的學員在上課之初會感到上台的恐懼。許多職業演講者都向卡耐基坦白過,他們從來沒有完全消除對登台的緊張情緒。在他們發言之前,總是會害怕,而且這種害怕在演講開始階段一直持續著。

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所謂“要臉”,就是特別關注自我形象在別人心目中是個什麽樣。每個人都有一種理想的自我形象,總是希望別人都以讚許的目光看待自己;每個人還都有一種社會的自我形象,總是希望在群眾中和社交中大家都能喜歡自己;每個人都有一種性別上、年齡上、職業上、家庭上,以及經濟上的自我形象,總是希望自己在各個方麵都能融入社會,對經驗很少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十分自然而強烈的。年輕人總有一些從未體驗過的欲望和不便公之於眾的弱點和心願。於是,自信與自卑、開朗與煩惱、大膽與怯懦、立誌和消沉等互相矛盾的心理在他們身上往往混合存在,交替出現,因而他們也就特別關心自我形象在別人心目中會是什麽樣子,對周圍的一切也就特別敏感。

由於害怕丟麵子,被人議論,所以膽怯、靦腆、驚慌和恐懼便湧上心頭。這種膽怯心理,不是少數人的問題,而是大多數人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其比例數字還相當高:在青少年中大約占80%以上,而在已經工作多年有一定閱曆的人當中差不多也占50%以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社會性的普遍難題。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人都可能在說話前後或說話過程中出現緊張、恐懼心理:性格內向、沉默寡言者如此;天性活潑、思想活躍者如此;即便演說專家、能言善辯者也不例外。每當我們打開電視機時,往往會被一些瀟灑大方、表達自如的節目主持人所折服;每當我們擰開收音機時,也往往會被一些口若懸河、音色優美的播音員所傾倒。其實,他們也並非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在說話時無憂無慮,應付自如。他們也一樣常常怯場。據聞,日本某演員臨近自己拍片的時候就想上廁所,甚至一去就是5分鍾。美國某播音員,起初每臨播音,都要先到浴池去洗一次澡,不這樣,播音時就不能鎮定自若。如果碰到外出進行現場直播,他便不得不提前到達目的地,並在直播現場尋找浴室。

縱覽古今中外,很多政治家、演說家最初都有過怯場的經曆。就拿丘吉爾來說,他當年在演講台上窘迫不已,恐懼得甚至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直到被轟下台去。但他並未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勇敢地麵對現實,勤講多練,絕不放過每一次講話機會,演講水平日益提高。後來他的就職演講被譽為最精彩的首相就職演講之一。

又如美國著名的總統演講家林肯,在最初走上演講台時,盡管經過周密細致的思索,做了充分的準備,但仍然遭到了失敗。極度的恐懼讓他語無倫次,別人不知他在說什麽。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文明的日益衍演,人類的語言也漸趨複雜化、技巧化。同時,由於有些人天生性格內向、性情孤僻,這樣便有人產生了對說話的膽怯心理。

“我總是不敢在人麵前講話、發言,那會使我心跳加快,腦中一片空白……”有人坦然地承認自己說話的膽怯,而且對此頗為苦惱。

然而,往往每一個說話膽怯的人都會誤以為自己是個例,他們總是會想:“為什麽自己會這樣呢?要是能像別人一樣談吐流暢該多好啊!”其實,人人都會出現說話膽怯的情況,怯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日本有位專家認為,人類用以視覺為首的五官來感知外界的動態,隨即采取相應的行動。所謂“怯場”一事,乃人體器官正常動作的一種先兆,這種動作是當見到大庭廣眾,或見到意想不到的陌生麵孔等之後,五官感受到了,並對之做出反應,明顯症狀是臉紅、心撲通撲通地跳、語無倫次、詞不達意,等等。如果此刻說話者內心出現“怯場啦!怎麽辦呀”的想法,他就會因慌張而說不出話來。但是,如果他當時想到的是“換了任何一個人遇此情景,都有可能怯場”,那他心裏就會踏實多了,並隨之而鎮靜下來,很快恢複正常。所以,正確地對待怯場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把平時生活中關於怯場之類的事反複地思量一下,認真清醒一下自己的頭腦,正確對待怯場這件事。

問問自己為什麽怕人笑呢?自己說的話真的值得被人取笑嗎?怎樣才能避免被人笑話呢?是不是自己說話缺乏自信而致使別人笑話呢?究竟怎樣才能克服自己的弊端,提高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呢?如果說話者能夠真正地把這些問題分析清楚了,查出了問題的症結,一切也就容易解決了。

說話怕羞的人甚至可以這樣想想:如果某一個人取笑了你說話,不等於每一個人都取笑過你;如果你的話可笑,那並不是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讓人取笑;如果你的話可笑,那別人笑的隻是那句話,而不是你本人;而且,誰都知道,誰都被他人笑過,這是很平常的事。還有,如果那個笑你的人是一個以取笑別人為樂的人,那麽大部分錯則不在你身上,而在喜歡取笑人的那個人身上。況且,古今中外那麽多名人大家都有過怯場的經曆,你隻是一個普通人,緊張是在所難免的。

當你真正認識到說話怯場的真實狀況,就不再那麽擔心會“丟臉”,心情放鬆下來,你的談吐自然會隨之舒暢起來。

心病還要心藥醫

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心理的毛病用心理的方法去矯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心理卑怯現象是心理誇張性感受所致,必須讓心理感受重新歸位。要達到這一要求,需要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對對方有客觀、正確的認識,對自己做準確、公正的評估,這樣就能保持清醒,樹立信心。如當別人說話顯示出我們沒有的優勢時,我們可做這樣的暗示:這是他的優勢所在,我同樣也有優勢,一樣是他比不上的。

對於一個要當眾講話的人來說,首先要對自己講話的內容和講話的效果充滿自信,要在精神上鼓勵自己去爭取成功。你可以用如下幾句話反複暗示、刺激自己:“我的講話對別人具有極大的價值,他們一定會喜歡。”“我非常熟悉這類題材,我一定會成功。”“我準備得非常充分了。”講話者不應在講話前過多考慮可能導致演講失敗的因素,如:“我忘了詞怎麽辦?”“別人嘲笑我怎麽辦?”這種負麵的自我暗示往往會產生暗示的結局。

關於克服當眾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經驗,而在他的眾多經驗中最基本的經驗就是:“你要假設聽眾都欠你的錢,正要求你多寬限幾天;你是神氣的債主,根本不用怕他們。”

現代實驗心理學表明,由自我啟發、自我暗示而產生的學習、行為動機,即使這動機是佯裝的,也是導致學習、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手段。

樹立自信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記住自己是被邀請來做講話的。有人相信你的能力,相信你對這一論題十分精通。提醒自己,如果在座的觀眾中有人比你更權威,他們早就該被邀請來做演講了。

我們應該想到恐懼是後天的反應。兩歲大的孩子在過馬路時不會懂得害怕,直到有人猛地把他拽回來,警告他過馬路有多麽危險。同樣,當我們第一次看見同學站起來背誦詩歌,發現他突然哽住了,變得慌張窘迫,以致全班發出陣陣的竊笑時,我們懂得了當眾講話時害怕。既然緊張害怕是後天學會的,那麽它也是可以被忘卻的,或者至少是可以被控製的。

膽子越練越大

膽量不會與生俱來,也不會從天而降,就像莊稼需要施肥、道路需要整修,它也需要不斷磨煉。有人曾對丘吉爾的口才進行各種分析,他的兒子卻一語中的:“我的父親把自己一生中最寶貴的年華都用在寫演講稿和背誦演講稿上了。”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演說家!毫無疑問,丘吉爾被譽為“世紀的演說家”是當之無愧的,但人們可能忘了,他原先講話結巴,口齒不清,根本就不是當演說家的材料。他本人身高五英尺半左右(約165米),沒有堂堂的儀表及過人的風度,他那難聽的叫喊聲又不像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或是馬丁·路德·金那樣洪亮。丘吉爾沒有受過大學教育,他曾經在下院最初的一次演講中,講了一半便垮下來了……然而,他並不為此而自卑,從此一蹶不振、猥猥瑣瑣,認為自己就不是這塊料。經過多次的主動練習,經驗和膽量都大大增加的他終於成了舉世皆知的雄辯的演說家。

英國的現代主義戲劇家蕭伯納才華傑出,並且以幽默的演講才能著稱於世,顯示了淵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但是,在他年輕時,卻膽子很小,羞於見人。初到倫敦,上朋友家做客,總是先在人家門前忐忑不安地徘徊良久,卻不敢直接去按門鈴。有一次,一位朋友邀請他參加一個學會的辯論會,他在會上懷著一顆非常緊張的心站了起來,做出了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公開演講。當他講完時,迎接他的不是掌聲,而是喝倒彩和譏笑。這次下來,蕭伯納感到蒙受了莫大的恥辱。但是,蕭伯納並沒有從此不在公開場合演講,而是化自卑為動力,化弱點為長處,鼓足勇氣,麵對挑戰。他越挫越勇,拿出超人的毅力,參加了許多社團辯論,並且在社團辯論中總是參與發言,據理力爭。他每星期都找機會當眾公開演講,在市場、在教堂、在公園、在碼頭,無論是麵對成千上萬的聽眾還是寥寥無幾的聽眾,都慷慨陳詞。終於,蕭伯納成了一名世界級的演說家。

麵對陌生的事物或人,我們總是很容易退縮、害怕,想要讓自己大膽表達,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習慣開口說話,怎麽樣讓自己習慣開口說話呢?在任何場合,你都應該積極把握或創造與人交談的機會,試著與他人閑聊、寒暄、攀談,說話的次數多了,自然也就成了習慣,膽怯就會逐漸消失。

成功的推銷員、演說家並非一開始就對說話習以為常,無所畏懼。一名成功的推銷員很可能在曆經多次失敗之後才建立起說話的勇氣,著名的演說家也是從無數次演說經驗中才掌握演講的技巧,才能贏得滿堂彩。第一次的嚐試總是比較艱難,但是一回生、二回熟,熟悉之後就能泰然處之,遊刃有餘。

如果一個人能抓住機會努力練習口才,那他的說話膽量一定會得到很好的訓練。練習的機會很多,而且方便省事,我們每天都要見人,都要說話,機會隨處可見。

家庭是練習口才的第一個場所。家庭不免會有些經濟收支問題、子女教育問題、衛生保健問題、飲食起居問題,你能平時就這些問題與你的妻子好好談一談嗎?如果你能時常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見或幫助她解決一些或大或小的困難,那說明你的口才練習有了明顯進步。社會是由男性和女性組成的,男女間的相互交往、夫妻間的相處,都是練習口才的極好途徑。同時,從和自己最熟悉的人開始練習,也不會有太大的難度,這樣很方便訓練說話的膽量。

廣結良友,與朋友頻繁往來,是練習口才的又一途徑。我們的朋友可能來自不同的地方,處於不同的年齡,屬於不同的階層,從事不同的工作,因而與他們相處時會遇到一些各種不同的問題。比如:小張近日要結婚;老李的兒子考取了大學;阿王的小商店近幾個月沒什麽起色;趙某最近被查出有經濟問題;某某家中昨晚被盜……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快樂和苦惱、失敗與成功。如果想練習好自己的口才,訓練自己的說話膽量,就最好去了解他們的各種情況,好好找他們談談,盡量想出如何幫助、開導、啟發他們的談話內容來。這樣,無形之中,你擁有的朋友,你了解的談話內容,都會漸漸地增多起來,你說話的膽量也會漸漸大起來。

在陌生人聚會的場合也可以訓練說話的膽量。每個人都免不了會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如果我們參加的社交活動是陌生者的聚會,隻要我們盡量去尋找與人說話的機會,那可以說是訓練說話膽量的很好的機會。在這種陌生者聚會的場合,我們想與人說話的機會和方法很多。大家相聚時,不外乎出現兩種情形:一是有的人在交談,而有的人卻孤零零地待在一邊;二是大家都三五成群地在一起交談。如果我們仔細一觀察,發現有人也像自己一樣,孤孤單單地坐在某個角落,那麽就大膽地走上前去,向對方介紹自己。打完招呼可由天氣等無關緊要的話題說起,逐漸加深話題力度。這時候,除了某些特殊原因之外,對方多半是歡迎我們的。如果在這種陌生人聚會的場所多鍛煉幾次,下次再碰到陌生人,也就不至於生疏和膽怯了。隻要自己願意主動開口,並掌握好說話的有效時機和方法,就一定不會被拒絕,這也無疑是對你下一次主動出擊的最大鼓勵。

總之,膽子是練出來的,要想擁有好的口才,就要抓住一切機會,鍛煉自己的膽子。隻有不懈地鍛煉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會營造減壓的氣氛

有時候,有的人在單位裏見到以前在一起玩過的同事,竟然低頭不語,裝作沒看見,自顧自地走過去。乍看起來,似乎覺得這種人很沒有禮貌。其實不然,他們並不是高傲不理人,而是害羞、膽小,連很普通的招呼都不知道該怎麽打,也不喜歡有事沒事都露出一臉微笑,所以,見人隻好假裝沒看見。像這種沒有表情的人,除了可以和三四個密友談天說笑之外,麵對其他的人,就不知道該說些什麽,無法像閑聊那樣,與不熟悉的人自如暢談。

其實,一個人說話膽量的大小,說話水平發揮得如何,與說話時的氣氛很有關係。說話時的氣氛好,人的興致便高,情緒便較高昂,談興也會較濃,這樣便會使人放下包袱,傾心暢談。反之,說話時的氣氛不好,人的情趣就很難調動起來,人一覺得乏味,也就不會有什麽好的興致說話了。比如,當我們在與自己的家人或親友交談時,一般氣氛都較好,這樣幾乎不需要思考,就能根據報上看的、廣播裏說的、街上聽的關於昨天、今天或明天的重要的或一般的事情,聊個沒完,越聊越起勁。但是,當我們在遇到初次見麵的人、地位顯赫的大人物、神秘的談話對象時,往往大家都很拘束,很難一下子就形成良好的輕鬆氣氛,這樣談話就沒有那麽順利了,而且因為氣氛不好,還有可能使自己腦中一片空白,完全想不出該說什麽話。

所以,為了使我們的說話膽量得到提高,為了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較好口才的人,我們在與他人說話時,要設法創造一種輕鬆和諧的說話氣氛。

熱情是這種氣氛所必不可少的元素。你最好鑽出自己的殼,熱情主動地與人交往,不要使冰霜結在你的臉上。要把冰霜融化掉,方法是說些有趣的事。如果這時正是度假時節,你可以說:“你可聽見路邊新聞?聽說在IBM公司的聖誕晚會上,有一部電腦喝醉酒,想去扯一部打字機的蝴蝶結。”或者也可以說:“在我們公司的宴會上,老板的秘書小姐對會計部門新來的職員說,他的心好像鐵做的捕機。這人以為他縛住小姐的心了,受寵若驚,但是她接著說:‘別再扯我的腿了!’”

不論是何季節,在何種社交場合,熱情的力量都會幫助你營造一種愉快氣氛,並且使它有人情味兒。

你也可以適當開開玩笑,在笑聲中解開緊張的情緒,這種方式很容易使氣氛達到**。你也許在電影或在日常生活中看過男女雙方第一次見麵時手足無措的情節。男女相親,雙方默默無語,好不容易一方正要開口說話時,另一方也正好想說些什麽,於是兩人同時張開嘴巴,又尷尬地同時閉了口。過了一會兒,同樣的事情又重演了。不過這都是出現在別人身上,如果真發生在自己身上,其慌張失措的窘態是可想而知的。有這樣一個相親場合,富有幽默感的男方為了解除兩人同時開口的尷尬場麵,對女方說:“我們真是默契啊!”一語逗笑了女方,就連女方家長也忍俊不禁,氣氛隨即輕鬆融洽起來。

1935年3月27日,高爾基在蘇聯作家協會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做了一次簡短的講話。下麵所引的是他在批評某些詩作缺乏生活時所說的一段話:

“同誌們,詩人多得很,但是具有巨大詩才的在我看來卻太少。他們寫的詩長達幾公裏。(笑聲)

我不想談偉大的詩歌和大詩人。我在這方麵是外行。我失掉了這方麵的鑒賞力,我念詩也很費力(笑聲)……不久以前,我在一個作者的作品裏找到了這樣的句子:‘他舉起手,想摸摸她的肩膀,正在這時候,無畏的死神追上了他。’(笑聲)說得多別扭。”

看了這段關於當時講話的記錄,盡管我們未看到當時會場的情景,但仍能感受到熱烈的氣氛,聽到歡騰場麵中的開懷朗笑。那不絕的笑聲不但吸引了當時在場的聽眾,也吸引了幾十年後的我們。可見,通過調笑創造說話的氣氛,是如此的重要。

初入社會或剛參加工作的人,在偶然的機會裏與著名人士相見,常會覺得緊張、害怕,不知道該說些什麽話。特別是那些經驗較少的人,會一直低著頭,如果被對方問到一些事情,也隻是作簡單而呆板的回答。

另外,我們也有可能被事先安排要見某些重要人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事先收集並研究有關對方的資料,那麽,不管對方問到什麽,都不容易出錯,或者茫然不知所措。但是,這種類似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的方法,在麵對知名人物時,還是會緊張,當被人家問到一些問題時,也隻會回答“是”或“不是”。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具有高度民主的社會,再怎麽有名的大人物,也跟我們一樣是人。我們應該對他們表示敬意,但卻不必畏縮、恐慌。隻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戚或師長,很自然地與之進行對話,就可以了。我們說話的時候,不必害怕或緊張,應該泰然自若,以尊敬而明朗愉快的語調,和知名人士交談。這樣就可以營造出一種輕鬆和諧的氣氛了。

總之,我們無論在什麽情況下與什麽人說話,營造輕鬆和諧的說話氣氛都是非常重要的。

珍惜每一個練習的機會

口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絕不會從天而降,就像莊稼需要施肥、道路需要整修,口才也需要培養。先天不足後天補,是完全做得到的。發明大王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汗水的結晶。天賦固然重要,但後天刻苦的鍛煉更為關鍵。在實踐中磨煉口才,以堅強的意誌作為通向成功的基石,用汗水澆灌成功的花朵,勤奮的苦練加上技巧,一定會成功。哈佛大學的著名教授威廉·詹姆士說過:“我們隻是半醒著。我們僅僅在使用我們體力和智力的一小部分。說得明白一點,人類就是一直這樣畫地為牢,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裏。人具有各種力量,但往往未加發揮。”這些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有,隻是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卻對這些力量置若罔聞,真是太可惜了!

有的人想練習口才,但苦於找不到機會,我們可以清楚地告訴你:路就在腳下。練習口才的機會處處都有,不僅很多,而且方便省事。我們每天都要見人,都要說話,所以到處都是練習的機會,千萬不要以為日常的說話不需要什麽口才。其實,練習口才的人應該把每一句話都說好,口才好的人一開口就能說上一句好話、一句動聽的話。這恰如練習書法的人一樣,必須首先練好每一個字。一個書法好的人,一動筆就能把一個字寫好。所以,我們絕不能輕視那些日常生活對話。就是這些極簡單抽象的日常對話,口才好的人和口才不好的人,說起來都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哼”一聲也迥然有異。

麵對陌生的事物,我們很容易害怕退縮。想讓自己能夠流利地表達意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習慣開口。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練習才會進步,說話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無法自在地與陌生人交談,假如你能鼓起勇氣和超市店員或不太熟識的鄰居說聲“你好”,你就會發覺自己越來越習慣麵對陌生人發言了。

所以在任何場合,你都要積極把握和別人交談的機會,試著與他人閑聊、寒暄,從中學習說話技巧,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