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他人要直擊要害

與人交談,說話的內容是首要的。同樣,針對不同的說服對象,說話的內容也應不同。擒賊先擒王,說服他人時,應一箭中的、直擊要害。因為不同的人渴求不同的“好處”,所以,在說服別人的時候,一定要反複從多側麵強調彼此所能提供的“好處”,唯有如此,才有可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公明儀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著名琴家,琴藝高超。《弘明集·理惑論》載有關於他的一則故事:

陽光明媚的一天,公明儀在草地上彈琴。看見一頭黃牛在吃草,就突發奇想:琴聲能通宇宙萬物之靈氣,那麽給動物彈琴,它們也能聽懂嗎?於是,就麵對著黃牛,彈起一曲《清角操》來。雖然公明儀彈琴彈得津津有味,黃牛卻沒有任何反應,依然在低頭吃草。公明儀沒有放棄,繼續嚐試。他調整琴弦,彈奏出蚊虻的嗡嗡聲,黃牛以為蚊虻來攻擊叮咬,就甩起尾巴來驅趕;公明儀又彈出孤獨小牛的哞哞聲,黃牛就豎起耳朵,四下張望尋找小牛。公明儀看見黃牛聽到琴聲有了反應,十分高興。

所謂“對牛彈琴”,說的就是“說話不看對象”之人。琴彈得再好,對牛也沒有任何意義。說服他人也一樣,不看情況就開始說教,沒有任何作用,有時還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說服他人一定要顧及對方——形形色色的人。要了解對方的身份、年齡、職業、愛好、文化修養等諸多方麵的情況,隻有這樣,說服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有一次,孔子帶著他的幾名得意弟子出外講學、遊覽,一路上非常的艱辛。這一天,孔子一行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們在一片樹蔭下休息,正準備吃點幹糧、喝點水,沒想到,孔子的馬掙脫了韁繩,跑到莊稼地裏去吃了人家的麥苗。一個農夫上前把馬嚼子抓住了,將馬扣了下來。

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平常能說會道。他憑著不凡的口才,自告奮勇地上前去企圖說服那個農夫,爭取和解。然而,他說話文縐縐,滿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將大道理講了一通又一通,雖然費盡口舌,可農夫就是聽不進去。

有一位跟隨孔子不久的新學生,論學識、才幹都遠不如子貢。當他看到子貢與農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時,便對孔子說:“老師,請讓我去試試看。”

於是他走到那個農夫身旁,笑著對農夫說:“你並不是在遙遠的東海種田,我們也不是在遙遠的西海耕地,我們相互之間靠得很近,相隔不遠,我的馬怎麽可能不吃你的莊稼呢?再說了,指不定哪天我的莊稼也會被你的牛吃掉,你說是不是?我們該彼此諒解才是。”

聽完這一番話,農夫覺得很在理,就不再責怪他們了,於是將馬還給了孔子。旁邊幾個農夫也互相議論說:“像這樣說話才算有口才,哪像剛才那個人,說話不中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說服對方,就一定要看對象、看場合,要不然,你再能言善辯,別人也不會買你的賬。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是一個口才高手,他說服對方時,常常能夠擊中要害,從而取得預期效果。在赤壁之戰前夕,為了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他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羞辱孫權,說東吳與曹比之差遠了。孫權不聽他的羞辱,但其實孫權有點怕曹操,有降曹之意,他就試探著問諸葛亮:劉備為何不降?而諸葛亮答道:劉豫州蓋世英才,怎能屈於他人?孫權則聽出了話外音,然後就說:“我孫權降了,豈不成了亡國奴?好你個孔明,敢罵我!”

孔明心裏清楚,說服了孫權還要說服周公瑾,然後他假裝不知小喬是周瑜之妻,用言激之,說:隻需把大小喬送給曹操就可免戰,邊說邊吟誦了《銅雀台賦》。這周公瑾肚量本來就小,聽著《銅雀台賦》,無名之火油然而生,畢竟錚錚男兒是咽不下“奪妻恨,殺父仇”的。最後,周瑜也決定出兵。

由此可見,在說服對方的時候,技巧需要發揮得淋漓盡致,分寸也要把握準,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擊中對方要害。

每個人的年齡、性別、個性、愛好、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環境等都存在著差異,所以,說服對方要善抓重點,有的放矢,從而快速地擊中對方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