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人情味是什麽?抽象地說:人情味是人類情感互動的一種表現,引起他人的情感上共鳴,或使他人感到溫暖。人情味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是一種意味深長,耐人尋味的情感。

俗話說:“人非草木,焉能無情?”人情味是一種複雜的混合味道,是以真誠為基礎的,不僅僅是博愛更是關懷,不僅僅是表麵的禮貌更是內心的尊重。人情味是一種克己諒人,是一種淡淡的味道,聞了沁人心脾。一個沒有人情味的人,如同草木般獨自枯榮一世。

很多時候,人們通過請客聯絡感情,感受彼此的人情味。那麽,請客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第一,請客就像交朋友,在請客前一定要選擇人,不合適的人就不要去請。

據《資治通鑒》記載,唐朝武則天時期,曾一度下旨禁止宰殺牲畜。太後長壽元年(692年),“右拾遺張德,生兒子三天,私自殺羊宴請同事。補缺杜肅懷揣宴席上的一些肉食,上表告發。第二天,太後臨朝聽政,對張德說:‘聽說你生兒子很高興。’張德拜謝。太後說:‘從哪裏弄來的肉?’張德叩頭認罪。太後又說:‘朕禁止屠宰牲畜,有吉凶事不幹涉。但你今後請客,也需要選擇人。’說完拿出杜肅的奏表給他看。杜肅十分慚愧,舉朝文武官員都想啐他的臉。”

讀這個故事時,我們且不說杜肅如何告密充當小人,且不說武則天如何弄權術耍陰謀,單就張德其人來說,說明請客要選擇人,不能不分好歹。

第二,請客要靈活把握,不能教條。請客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

某地有一村民娶媳婦,按照風俗,“請大”不請小。所謂“大”,是指娶了妻子的人,而不是指18歲以上的成人,如果沒有娶妻,就是60歲也不算是大人。村裏恰好有一位五六十歲還沒有娶妻的人,於是就沒有請他。

娶親之日,張燈結彩,左鄰右舍,村裏村外,親朋好友都來了,賓客如雲,喜氣洋洋,好不熱鬧。而這五六十歲的鄰人卻是有苦難言,有話說不出,心裏很鬱悶,他看到喜宴就要開始了,便打了一桶水走到祠堂的天井裏脫衣洗澡,眾人看了有的驚愕,有的掩麵,有的指責,說他那麽大年紀還不懂事,沒有禮貌,等等。他說:“我是小孩,在哪裏洗澡都行,有什麽不禮貌呢?”眾人聽罷,才知道事出有因。明白人都知道,這是有意出主人的洋相。

可見,我們在請客時也應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不能照搬教條。

第三,不分貴賤,不能大小眼看人。

俗話說得好:“人無貴賤”。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莫過於平等,請客也一樣,你平等待人,別人也會尊重你。但有些人往往是大小眼看人。

某地有一戶人家喬遷新居,兒子理事,左鄰右舍,村裏村外,親朋好友都請了,但就沒有請村裏的一位窮村鄰。喬遷之日,張燈結彩,喜氣盈門,好不氣派。然而,他聽說左鄰右舍,村裏村外,該請的都請了,唯獨沒有請他,認為這是小看他,有意出他的洋相,於是“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早上挑了一擔糞水(大便水)往主人的門前一潑,弄得到處臭氣熏天,好不晦氣!兒子看了,十分惱怒,說要報官。而做父親的畢竟是個見多識廣,生活經驗豐富的人,他聽了兒子的話,便訓斥道:“笨蛋!我的好事都給你弄糟了,還說報官,哪朝哪代的法官不是希望平民百姓打官司的呀?”

薑還是老的辣,父親比兒子就要懂事得多。常言:遠親不如近鄰。既然請客,就要有點胸懷,不能跟村鄰一般見識,爭一雙筷子。否則,不是“木棍吹火——不通氣”,就是“麥稈吹火——小氣!”

第四,請客要堅持“客無大小,以客為主”的原則。

客不論老幼,都要以客為主,以禮相待,不能驕傲自大。再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態度不誠懇,自高自大,誰又願意來為你捧場?

第五,請客要事先通知人,不能臨時湊數。

所謂臨時湊數,是指原來請了他人,他人因故缺席而臨時叫人頂替。這就容易得罪人。一般來說,重大喜事,應提前5~7天發出請柬,以示鄭重,對有關長者、恩人還要專門寫明“免禮”。一般請客,也要提前一兩天通知人,以示尊重,讓人有思想準備,使該來的都能來,“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若是上午超過11點,下午超過5點才請人,那麽,就可能是湊數。除非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否則,這飯再好也不能吃!

請客是一門學問,涉及麵很廣,禮節很多,一言難盡。然而,請客既要選擇人,又要移風易俗,靈活把握,講禮節、講文明、講法紀,既要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又要讓客人吃飽吃好,使客人滿意。否則,就容易得罪人,或被人得罪,甚至受到查處,把好事辦成壞事。

在社交中,人情味常以其產生的巨大征服力和凝聚力而備受青睞,給咖啡加點糖,給我們的談話加點人情味,這樣的語言將深得人心,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