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會分享

日本作家森村誠一說過:“幸福越是與人分享,它的價值便越會增加。”所以說,“分”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實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享”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感受到了真愛和友誼。

曾經有個男孩子對老師說:“我不快樂!雖然我家有兩個保姆,上百本圖書和數不清的玩具。可是,我就是不快樂!”

於是老師就問他:“你把這些書分給沒有書的小夥伴看過嗎?”

“沒有。”

“那你把那些玩具分給別人玩過嗎?”

“也沒有。”

“你的壓歲錢用來幫助過有困難的同學嗎?”

“更沒有了。”

“所以你不快樂!”老師這樣對他說,“如果你能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和別的夥伴分享,快樂自然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這次談話後,孩子了解到貧困地區有許多愛學習的孩子沒錢買課外書時,他真的很吃驚,就和媽媽一起捐出一萬塊錢,要求為5所農村小學建立“手拉手”書屋。

幾個月之後,男孩真的收到了上百封農村孩子的來信,男孩的校長驚訝不已,以為這個男孩幹了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在這些信中,農村孩子對城市男孩表達了最樸實的感謝,說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麽多的書,還說這些書讓他們產生了許許多多美麗的夢想,給他們帶來了不曾有過的快樂,更說他們一定會好好讀書……

男孩被感動了!他忽然覺得,自己是多麽的重要,自己的這些書是多麽的神奇!

慢慢地,男孩變得快樂了!他還和媽媽商量好,每年都要省下一些錢來捐書,送給山裏的孩子。第二年,他又捐了1000冊書……

分享是快樂的大門,學會分享,懂得分享的孩子就進入了快樂城堡;獨享是痛苦的大門,隻去獨享,隻會獨享的孩子就走進了痛苦的泥潭。所以,讓孩子學會分享,是讓孩子學會交往,變得快樂的必要手段。

那麽,家長應該怎樣讓孩子學會分享並樂於分享呢?

1.幫助孩子建立滿足感

在物質比較豐裕的今天,這點不難辦到。以自我為中心的前提是匱乏,所以當你讓孩子感到滿足,在他獲得滿足感後,孩子自私的想法就會淡化。比如,孩子隻有一顆糖果,他當然不會喜歡把它分給別人,但是如果他有很多的糖果,他就會留出自己的部分,樂意讓別人去分享剩下的部分,當他體驗到分享的快樂時,就會逐步減少他自己的分量甚至完全和人共享,從而實現由物質滿足向精神滿足的轉化。

張媽媽經常在放學接兒子的時候,給兒子帶很多小食物,要他分給小朋友們。開始兒子不肯,媽媽告訴他家裏還有很多很多,他才放心了:看到朋友們拿到東西的喜悅,孩子慢慢開始變得熱心了,開始主動給每個小朋友分發食物。

2.通過換位思考,引導孩子與他人分享

從孩子懂事開始,家長就要讓孩子學著與別人分享東西。比如,在飯桌上,家長可以讓孩子學著給長輩夾菜;鼓勵孩子給爸爸媽媽拿東西;教孩子給客人讓座,讓孩子做這些力所能及的事,從中品味做了有益於他人的事而帶來的喜悅。

有位母親是這樣教育孩子與人分享的:

周末,媽媽帶小小去公園遊玩。小小又累又渴,要求坐在路邊的凳子上喝點東西。

媽媽給小小拿出了一袋餅幹和牛奶。這時,媽媽看見一個小女孩也坐在旁邊,正看著小小吃餅幹。媽媽知道,小女孩也餓了,也許和她一起來的大人去給她買吃的了。

媽媽對小小說:“兒子,給小妹妹吃點餅幹。好嗎?”

“不,我要自己吃!”小小顯然有點不樂意了。

媽媽耐心地引導小小:“寶貝,如果媽媽有事不在這兒,這位小妹妹有餅幹吃,你想不想吃呢?”

“想吃。”小小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回答。

“這就對了,現在你拿一些餅幹給小妹妹吃,下次媽媽不在你身邊的時候,小妹妹也會把好吃的東西分給你吃的。”

小小看了看媽媽,又看了看小妹妹,終於把自己的餅幹送到了小妹妹的跟前。

大多數孩子不願意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但他卻希望能夠分享到他人的東西。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孩子希望獲得他人東西的心理特征,通過換位思考,讓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引導孩子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3.讓孩子多結識大方的同齡朋友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大人的榜樣是很重要的,而同齡人對孩子的影響往往更實在,孩子會下意識地向同齡人學習和比較。如果孩子身邊的朋友大都是大方、不計較的好孩子,那麽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太差!因為環境是影響孩子成長的很重要的因素。

4.讓孩子之間互通有無

有一個媽媽為了讓孩子學會更好地分享,是這麽做的:

隻要給孩子買了他喜歡的玩具、畫片或者圖書,這位家長都鼓勵孩子帶到學校去,並且鼓勵他與其他孩子交換自己的玩具、畫片或者圖書。媽媽教育她的孩子說:“隻要你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借給別人玩,那麽,別人也會把好玩的玩具送給你玩,這樣你們就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可以玩,也有很多的圖書和畫片可以看。”

慢慢地,這個孩子嚐到了分享的甜頭,以後,不用媽媽提醒,他都會把新買的玩具帶到學校,跟其他小朋友分享。

5.讓孩子與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

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寧可自己受苦也不願讓孩子吃苦,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統統都讓孩子去享受。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孩子誠心誠意地請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一塊吃好東西,長輩們卻堅決推辭,說:“你吃,你是孩子,我們是大人,大人不吃!”或者說,“讓你吃你就吃.裝什麽樣子!”就這樣,孩子與人分享的好意被父母給扼殺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失去謙讓與分享的習慣了。

因此,要想培養孩子與他人分享的習慣,最重要的是家長首先要學會坦然地與孩子分享,成為與孩子分享的夥伴,讓孩子接受和別人分享的事實,讓孩子去發現分享過程中的樂趣和成就感。比如在家裏,父母可以讓孩子為每個家庭成員分蘋果、分橘子等,教孩子學會尊老,先分給爺爺奶奶等長輩,再分給爸爸媽媽,然後才分給自己。在分東西的過程當中,孩子不僅學會了與人分享,而且明白了應該尊敬長輩、關心父母的傳統美德。

6.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分享訓練”

在生活中你是否經常見到這樣的一幕:

小寶貝正吃著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奶奶假意試探說:“乖乖,給奶奶吃點。”小寶貝乖巧地跑到奶奶跟前,拿著餅幹往奶奶嘴裏送,奶奶假裝咬了一口,說:“乖乖真乖,奶奶不吃,你吃吧!”孩子一看,自己的東西不但沒有被奶奶吃掉,還得到表揚,心裏喜滋滋的。接下來,為了測試孩子是否真的“大方”,爺爺、姑姑、爸爸、媽媽都會如此訓練一番。而孩子每次都很大方地配合大人們的“表揚。”他(她)料定,大人是不會真吃自己的東西的。

孩子在“分享”遊戲中,並未真正學會分享,而是意識到獨享是自己的專權。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請家長不要跟孩子玩“假吃真表揚”的遊戲。

當然,在教育孩子學習與人分享時,家長要注意一定的原則和技巧,比如要讓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分享他所喜愛的玩具,切忌對他進行強迫,也無須向他講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不妨這樣跟他說:“你玩一會兒,讓他玩一會兒,你們倆都高興,不是很好嗎?”這樣適當地引導孩子。能讓孩子感到分享對他不是一種剝奪,而是一種增添更多樂趣的機會。當孩子較小時,家長不妨就對孩子進行這方麵的“分享訓練”。比如,當孩子手中拿著畫冊時,家長可以拿著一個玩具,然後溫柔地、慢慢地遞給他玩具,並從其手中取走畫冊。這樣通過反複訓練,孩子便學會了互惠與信任。此外,家長還可以從側麵出發,想一些比較特別的點子,讓孩子體驗到與人一同分享時可以玩出一些新的花樣,可以體驗更多的快樂,這樣能吸引孩子自動嚐試與小夥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