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任何人都是社會的人,人既然存在於這個社會,必然要與人交往,處理各種人際關係。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對成人來說極為重要,對孩子來說同樣如此。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形成一定的交往能力,不僅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提高人才素質的迫切要求。

那麽,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呢?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各位家長參考:

1.要認識到孩子需要與人交往

每個人都希望有人與他進行交流,從而擺脫孤獨與寂寞;希望參與集體活動,加入某一群體,並為之所接納,從而獲得歸屬感。孩子也一樣,與同伴交往是孩子的天性。由於年齡、智力、身心發展水平相近,孩子與同伴有相同或相近的興趣,在交往時更容易產生共鳴,而與大人交往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

同伴交往可以鍛煉孩子自主、獨立的能力,與同伴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都是父母所不能替代的。缺乏與同伴交往的經驗可能造成孩子成年後的人際交往適應不良。沒有正常的同伴交往,不能和他人建立友情,孩子會產生孤獨的感受和孤僻的行為,久而久之,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極為不利。

與同伴交往為孩子提供了獨立應對世界、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因此與同伴的交往是孩子鍛煉獨立能力的最好時機也是孩子很好的學習方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同伴交往給孩子們提供了相互學習和取長補短的機會。實踐證明,建立積極的同伴交往是改善孩子不良心理狀態和不良行為習慣的最佳矯正方案與策略之一。良好的同伴交往可以預防孩子出現各種不良的心理問題。

2.提供交往的環境,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家長應主動為孩子創設交往的環境,提供交往的機會,如:家長可以讓孩子將自己的同伴帶到家裏來玩,此時家長要熱情接待小客人,倒水或飲料,也可以作簡單的交談,等小客人走時,要客氣送別,歡迎下次再來。這樣做實質是給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為規範。有了良好的行為規範後,家長還要為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如家中來客人時,要主動、有禮貌地跟客人打招呼或交談,如果有小夥伴同往,要鼓勵孩子拿出玩具和小夥伴一起玩,這樣,孩子的交往能力就會逐漸提高。

3.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家長要注意多表揚孩子那些符合社會期望的“好行為”,如合作與分享行為,而不鼓勵孩子那些“不好的行為”,如攻擊性、獨自遊戲和目中無人等。我國古代著名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當家裏吃好吃的東西時,可以讓孩子充當分東西人的角色;當孩子有機會與別的孩子一起玩時,鼓勵孩子想到別人,謙讓別人等。讓孩子們聚在一起社交、遊戲、玩耍、唱歌,使孩子們從中學習與人交往的技能,給他們創造和諧的環境,讓他們自由發展、自由交往。

4.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遊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方式,家長可以帶孩子或邀請鄰居家的孩子來自家玩,或到戶外參與孩子們的遊戲,在玩中給孩子提出要求,使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體驗分享的樂趣。如告訴孩子們一起玩玩具時,不要爭,不要搶,要學會謙讓;搭積木時,要告訴孩子團結同伴,和夥伴友好相處,若是孩子這樣做了,其他小朋友也會這樣做,長此以往,同伴之間就會建立起一種和諧、親密的關係。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共同玩角色遊戲“娃娃家”,家長扮客人或主人,在敲門的過程中使孩子懂得如何接待人,一個細微的舉止,一句“請進、請坐、你好……”既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又使孩子學會了合作,增加了社會交往的經驗。

5.教會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對於孩子來說,經常性地進行交往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社會技能是必須“教給”孩子的。如,怎樣參與到別人的遊戲活動去;怎樣對同伴的友善行為作出回報;怎樣與同伴分享食物、玩具;怎樣給予同伴關心、幫助和同情;在這些時候應該說什麽話,做出什麽樣的表情和動作……經常向孩子講述這些,比單純讓孩子模仿別人效果要好得多。

在孩子能夠用口語表情達意的同時,家長應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表達修養,如用自然、溫和的態度說話,不粗暴地命令、嗬斥他人,也不撒嬌,不以哭鬧威脅同伴。這既是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溝通感情信息所必需的。

一般來說,家長應從以下幾方麵入手教給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1)使孩子養成有禮貌的習慣,學會尊重別人、平等待人。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在交往中對同伴采取友好的態度,不逞強、不霸道。例如,不要和同伴爭著做遊戲中的主角,不欺負弱小的孩子,友好的對待每一個人。用商量、請求的口吻與人說話,無意傷人時要道歉,請求原諒,如果玩他人的玩具時應說:“請你把玩具給我玩一玩,行嗎?”別人給了自己玩具時應說:“謝謝!”把別人的東西碰翻了要說:“對不起”等。

(2)要教孩子學會忍讓。在交往中,遇到與自己意願相悖的事時,能暫時克服自己的願望,尊重多數人的意願。例如,幾個孩子商量做什麽遊戲,大家都說玩“過家家”,而自己卻想玩另一個遊戲,此時要克服自己的願望和夥伴們一起高高興興地玩“過家家”的遊戲。

(3)讓孩子學會遵守集體規則。孩子們在交往時,會製訂一些規則約束每個人的行為,誰破壞了這些規則便會遭到集體的排斥。隻有能夠遵守集體規則的孩子,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愛。

(4)培養孩子樂於助人的品質。樂於助人的孩子總會有許多朋友,更善於和他人交往。

總之,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對人的要求。從教育者的立場上看,家長希望孩子能與他人交往,並希望孩子有較強的交往能力,不願看到孩子沒有伴兒,也不願意孩子孤獨。教師更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與同伴友好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合作。因此,家長應配合教師加強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使孩子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