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能力關係到孩子的未來

在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所謂的“才子”。他們從小就學習好,考試分數高,一路順風地進了名牌大學,贏得了不少人的豔羨。可是,等他們走向社會以後,這些曾經的“才子”卻成了名副其實的“愁子”了。這類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智商高、情商低,人際交往能力差。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豐富是人際關係的豐富。一個人的成敗、得失、愛恨、悲歡,都和他的人際交往能力有著莫大的關係。人緣好的人,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中,別人都願意幫助他:他過河的時候,有人搭橋;他落水的時候,有人伸手;他歡樂的時候,有人祝賀;他悲傷的時候,有人安慰……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世界上與成功有關的“好東西”,大都是給人緣好的人所準備的。反之,一個人如果不善於與人交往,人緣差,他即便擁有再高的才華,也常常會錯失成功的良機。

霍華德·加德納是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的教授,他是一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他曾經追蹤研究了很多孩子,發現那些從小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長大以後卻反而不是最有成就的人,那些在社會上取得了莫大成就的人,學生時的成績普遍是中上遊。一開始,加德納覺得很費解,為什麽那些學習成績最好的孩子反而不是最有成就的呢?

經過反複的調查,他才搞明白了其中的蹊蹺。原來,那些成績排名前列的孩子學習雖然很好,但因為他們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書本上,結果變成了性格有些孤僻甚至怪異的“書呆子”,不善與人相處。當這些孩子踏人社會後,因為不善和別人合作,無法融入團隊,往往容易成為集體中被孤立、被排擠的對象,得不到很多的支持與援助。而那些排名中上遊的孩子,成績雖然不是最好,但他們大多性格開朗、活潑,豁達大度,喜歡與別人合作,很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可以輕而易舉地融人集體當中,可以借助集體的合力,從而使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

這裏有個故事:

老張夫婦倆都沒念過多少書,辛辛苦苦大半輩子也沒“混”出個名堂。老張幹的是鉗工,愛人原先是紡織廠的女工,後來下崗再就業,成了公交車的售票員,兩口子吃夠了沒知識的苦,決心不能讓兒子小張“再走自己的老路”。於是,他們拚命供小張讀書。而小張也不負眾望,從小學到高中一路走來,成績都相當優秀,最後,他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某名牌大學。

兒子上了名牌大學,父母的心願終於變成了現實。老張夫婦還沒為此高興幾天,就接到了小張的壞消息:和同學吵架了。原來,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小張,無論什麽事情都由父母包辦。父母處處讓著他、護著他,他隻需要一心一意讀書就行了。

以前,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的時間幾乎都花在學習上了,和別人沒有什麽交往。在大學裏,環境變了,什麽事情都需要自己去麵對,小張一下子感到非常不適應,不懂得如何和他人相處。大學住的是集體宿舍,同學之間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

結果,不到一個學期,小張就把宿舍裏的其他7位同學都給得罪了。同學們都有意疏遠他,以避免彼此產生矛盾。由於沒有朋友,小張形單影隻,有事隻會給家裏打電話,向媽媽訴苦……

其實,對那些能夠很好地與別人交往的孩子來說,同學之間的事情都是一些很容易處理的小事。相互協商一下,彼此退讓一下,也就解決了。可是對小張來說,因為父母從來沒有引導他去掌握這些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常識,培養他這些最基本的社會行為能力,導致他不懂人情世故,讓自己陷入了孤獨的困境裏。從小張身上,我們親眼目睹了一個高分低能的“才子”演變成“愁子”的全過程。

正因為與人交往的能力如此重要,難怪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與得到其他本領相比,我願意付出更大的代價來獲取與人相處的本領。”而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則說得更直截了當:“在成功的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與人相處。”

此外,善於與別人交流、交往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感情的交流,更多的快樂。心理學家發現,善於交往的孩子容易形成快樂健康的性格。如果孩子總是被拋棄、被拒絕於集體之外,就會產生孤獨感,感情會受到壓抑。久而久之,他們會不願意開放自己的心靈,感到寂寞、空虛和無聊,始終處於孤獨、封閉、退縮的狀態,如同置身於一個“孤島”之上。這種狀態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現代社會,人際交往能力已經成為個人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凡有大成就的人都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交往能力應從小培養起。一個人緣好、交際能力強的孩子,必定人格健全、性格和善、口才優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交流對象,也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應積極、主動地與孩子進行交流,及時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協助、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與人交往,這些都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