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有這樣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位縣太爺邀請了一位駙馬和員外一起飲酒作詩。酒過三巡下起了鵝毛大雪,屋外白茫茫一片。縣太爺看到此情此景詩興大發,提議以“瑞雪”為題,三人吟詩作對。

駙馬舉雙手讚同,隨口說了第一句:“白雪紛紛落地。”

縣太爺一聽,覺得十分簡單,也對了一句:“此乃皇家瑞氣。”

員外本身就不是什麽文化人,但也裝模作樣吟道:“再來一年何妨?”

話音剛落,窗外傳來一個憤怒的聲音:“放你娘的狗屁!”

原來,窗外有一個乞丐,正凍得瑟瑟發抖呢。

這個簡短而搞笑的故事正說明了一個淺顯的道理:人的處境不同,心理反應也就有所不同。如果一個人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就不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了。

在生活中,孩子與他人相處,由於年齡、位置、處境、角度的不同,常常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和感受。作為家長,要想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應該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體諒別人。這不僅可以讓孩子了解別人,贏得友誼,而且,還能讓孩子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可以說,換位思考是孩子化解矛盾、贏得友誼與尊重的“聖經”。

那麽,家長應如何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呢?專家建議:

1.家長應為孩子營造換位思考的環境

家庭中,家長會不會換位思考,深深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懂得換位思考,為孩子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家庭環境,孩子就能從中受到啟發與感染。

一天,小鳳的媽媽下班回來後非常生氣地說:“這個小劉真是豈有此理!今天公司查賬,發現了一個問題,原來她把前麵的一個數據弄錯了。害得我也跟著錯了,結果我們兩個一起受到了單位的通報處罰,罰了我1個月的獎金呢。”

小鳳雖然不明白是怎麽回事,但從媽媽的表情上,她知道媽媽受了委屈,不禁也暗暗埋怨起媽媽口中的小劉,還小聲嘟囔道:“我再也不到劉阿姨家玩了。”

小鳳的爸爸看到這種情況,坐在媽媽的身邊安慰道:“你先消消氣,小劉罰了多少?”

“兩個月的獎金。”

“看來小劉比你慘多了。小劉比你工作時間短吧?”

“是啊,她來單位才半年,我幹了都3年多了。”

“那你是她的老師,是領導嘍。”

“對,我一直帶著她幹。”媽媽臉上此時露出了一點得意之色。

“那麽,小劉犯一點錯誤也是應該理解的,誰不會犯錯呢?況且她損失了兩個月的獎金,心裏更不好受。你作為她的領導應該替她想想,雖然主要責任在她,但你這個領導也是監督不力啊。”爸爸小心地說。

媽媽沉默了一會兒說:“也對呀。下班的時候,我看小劉都哭了,我得給她打個電話。”

在電話裏,媽媽安慰了小劉很長時間。放下電話,媽媽高興了很多。

這一幕小鳳都看在了眼裏,等媽媽打完電話,她不禁關心地問媽媽:“媽媽,劉阿姨還傷心嗎?”

事實上,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裏,並跟著模仿,大人的換位思考也會被孩子模仿。所以,作為家長——孩子的行為示範者,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環境,讓換位思考潛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的心底。

2.教孩子體驗別人的感受

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習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所以難免自命不凡,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不能體諒弱者的難處。這個時候,家長必須讓孩子學會體驗別人的感受。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更能讓孩子具備良好的教養。

小榮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漸漸養成了驕橫、任性、自私的個性。爸爸媽媽把小榮接來和自己一起住時就發現了他的這些缺點。

有一次,小榮和別人家的孩子一起在外邊玩。路邊有一個盲人一邊拉手風琴一邊唱歌。他的麵前擺著一個帽子,路過的人們覺得他唱的歌好聽,就往他的帽子裏扔一些錢。

孩子們圍著這個盲人,覺著很好奇,紛紛叫嚷:“瞎子,瞎子,快來看瞎子唱歌。”

小榮也跟著喊。

看到這一幕,小榮的爸爸很生氣,把小榮叫了回來,狠狠批評了一頓。

小榮低著頭,心裏想:“他們都在喊,為什麽我不能喊?”

爸爸看出他的心思,想起小榮前些天因為牙齒掉了,裝了一顆假牙,就語重心長地說:“今天你圍著一個盲人嘲笑他的眼睛瞎了,如果哪天有人知道你有一顆假牙,對著你喊‘豁牙子,豁牙子’,你會怎麽想?”

小榮聽了,臉一下就紅了。

爸爸拍了拍小榮的腦門,輕輕地說:“知道錯了就好,在生活中,我們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多想想別人的感受,不能隨便嘲笑、挖苦別人,那是非常不好的”

小榮懂事地點了點頭!

在以後的生活中,爸爸總是這樣教育小榮,讓他體驗一下別人的感受。小榮也漸漸變成了一個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單純而善良的。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可能傷害到別人,給別人帶來煩惱的時候,就會覺得很不安。作為家長,應抓住這樣的教育契機,告訴孩子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自己如果有同樣的遭遇時,也一樣會受傷,會不高興,隻有如此,孩子才能學會換位思考,從而懂得體諒別人、尊重別人,當然,也就同時得到了別人的尊重。

3.讓孩子切身體驗換位思考的可貴

一位媽媽在她的教子日記裏這樣寫道:

我給女兒買了一本《米老鼠》雜誌。下課了,她拿出雜誌高興地翻閱,這時,她的同桌起身時不小心把墨水瓶碰翻,墨水灑到了雜誌上,把一本精美的《米老鼠》雜誌塗得髒兮兮的。女兒很生氣,不但讓同桌賠她新的《米老鼠》,還把這件事告訴了班主任老師。結果,女兒的同桌被老師批評了一頓。

當女兒把這件事告訴我時,我想告訴她要寬容別人,多為別人想想,但我還是決定讓她親身體味一下被人寬容的滋味。當天晚上,女兒不小心把一碗飯打翻了,我知道教育女兒的時刻來了。於是,我大聲對她喊:“你怎麽搞的,吃飯也不好好吃,浪費糧食,罰你今天晚上不許吃飯了。”

女兒看到我這種態度,傷心地哭了起來:“我又不是故意的。”

這時,我溫柔地對她說:“誰都有不小心犯錯誤的時候,媽媽隻是想告訴你,因為不小心犯了錯誤而不被人原諒是很不舒服的。這就如你不原諒你同桌的不小心,還讓老師批評他一樣。你說,是嗎?”

女兒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對於孩子來說,唯有切身體會,才能意識到換位思考的可貴。因此,必要的時候,家長也應該讓孩子受點“教訓”,這會給孩子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在今後的生活中,他們也會極力做到不“得理不饒人”,不過於苛責。

4.通過電視等媒介,讓孩子做角色轉換遊戲

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一起經曆了一件事情或者一起看電視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如果出現類似的一幕,我會如何感想?我如果是他,我會怎麽做呢?此外,家庭成員之間還可以適當做角色互換,讓父母做“一日孩子”,讓孩子做“一日父母”,加強親身體驗,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的良好氛圍。

總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不理解別人、頤指氣使的行為特點來,這些是與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有關係的,因缺乏認知,導致孩子行為上的偏頗,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家長能循循善誘,讓孩子設身處地地體驗別人的感受,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傷害,孩子就可以慢慢變得善解人意,能夠更多地體諒別人,寬容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