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會自省

內省智能在孩童時期往往被忽視,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什麽,培養內省智能是年齡稍大之後的事,這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失誤。有研究表明,孩子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建構其最初的內省智能了,這是在與父母及其他人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的。小孩子的自我意識很薄弱,他們的自我認識主要來自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與評價。可見,良好的人際環境是培養內省智能的第一要素。為此,我們提供以下建議:

1.家長應給孩子自我發展的空間

要想給孩子自我發展的空間,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創設條件,促使孩子獨立、自主。例如,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去做主;給他一個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給他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利用;給他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他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他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把握;給他一個衝突,讓他自己去應對;給他一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給他一個任務,讓他自己去發揮。

2.家長應學會尊重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在受到尊重時會產生良好的自我感覺,形成積極的心態,這能促進孩子進行自我反省。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才能由衷地尊重孩子。而要做到尊重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家長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而不支配孩子。家長要認識到孩子是有價值的人,他們天真率直,敢於幻想,樂於探索,值得家長學習和尊重;不要把孩子看做是無知的人或是自己的“私有物”。

(2)接納而不拒絕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學會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承認、認可、接受孩子的各種嚐試和創造,使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以提高孩子自尊的程度,而不應用成人的觀點去看待孩子、對待孩子,拒絕孩子的合理需求。比如,家裏栽了幾盆花,孩子想給花澆水,父母可滿足孩子的這一心願,並加以趣味化的指導:“一天要給花澆兩次水:早上澆澆水,小花高興了;晚上澆澆水,小花睡覺了。”以強化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主動性。

(3)維護而不挫傷孩子。家長要時時處處維護孩子的自尊,讓孩子“抬起頭來走路”,而不要在親朋好友或孩子的同伴麵前大揭孩子的短處,張揚孩子的弱點和過失,以免挫傷孩子做人的尊嚴,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

此外,家長還應從細節處尊重孩子,如和孩子說話時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要傾聽孩子說話,不要隨意打斷或製止孩子說話;不隨意代替孩子回答問題;批評孩子時,要允許孩子申辯,不說損傷自尊心的話;要重視和愛護孩子的作品;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對孩子許下的諾言要認真對待;必要時,也應該真誠地對孩子說“謝謝”、“對不起”,給孩子以平等、被尊重的感覺。

3.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

要教會孩子反省,就得讓孩子學會接受批評。如果一個人能坦然接受批評,這對於他的成長將是有很大好處的。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學會接受批評,這不僅能夠塑造孩子完整的人格,而且可以幫助孩子在其他方麵取得成功。

4.不直接對孩子的錯誤橫加指責

當孩子做錯事時,家長不要一味給予斥責,這樣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對家長產生抵觸情緒,使孩子內省智力的發展受到限製。這時,家長可采用冷靜的態度,從側麵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明辨自己的過失。

5.讓孩子自己承擔犯錯的後果

孩子做錯了事,許多家長常常替孩子去承擔犯錯的後果,使孩子覺得做錯了也沒關係,喪失責任心,這不利於培養其自我反省的能力,使他以後容易再犯類似的錯誤。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承擔犯錯的後果,讓孩子明白:一旦犯錯,就要勇於承擔責任。

6.重視負麵道德情感的積極效應

給孩子灌輸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麵道德情感,可塑造其美好的心靈,而讓孩子體驗羞愧、內疚等負麵道德情感也會使其受益匪淺,而且羞愧、內疚等負麵道德情感與正麵情感相比,更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促使他不斷自我反省,區分好壞、是非、對錯和美醜,改正錯誤。

因此,當孩子犯錯時,應讓他懂得羞愧和內疚。如孩子做錯事,家長可直接、平靜地指出錯誤所在,促使孩子自我反省,激發他的羞愧感和內疚感,使他以後不再犯此類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養孩子自我反省的能力時,家長應避免犯以下的錯誤:

(1)驚慌失措,嘮嘮叨叨。當孩子做錯事之後,很多父母會借著吃驚、慌亂或是終日嘮嘮叨叨的方式來責備他們。一般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常以反抗、頂嘴甚至更強烈的態度去麵對,幾乎不會有改錯的意願。

(2)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允許孩子做解釋,不僅可以更全麵地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且可以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如果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孩子隻會覺得你武斷,沒有根據,從而不服你的管教。

(3)總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生活中,很多家長常犯這樣的毛病,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較,如“你看你的某某哥哥現在過得多好,你就不能像他一樣嗎?”為此,孩子為了表現自己的不滿,可能會頂嘴“那你去生他好了,生我幹什麽呢?”這樣的情況,不但家長下不了台,還讓孩子的自尊長期處於被傷害的狀態中!這對孩子自省能力的培養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