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依賴”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曾提出“路徑依賴”理論,並用該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製度的演進規律,從而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認為,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鐵路都有同一個標準軌,軌距為1435米。這個標準從何而來?

1830年,世界上第一條可以運送旅客的鐵路誕生在英國。英國鐵路的設計人員原本是設計電車軌道的,1435米正是電車所使用的輪距標準,用英製表示為4英尺85英寸。那麽,電車的輪距標準又從哪裏來的呢?原來,最先建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他們沿用了馬車的輪距標準。早先英國道路上有兩條很深的路轍,如果馬車采用任何其他輪距的話,輪子會很快在路轍上撞壞,這些路轍的寬度就是4英尺85英寸。

這些路轍是古羅馬在征服歐洲的時候鋪設的。古羅馬帝國為了使他們的戰車能夠在歐洲大陸縱橫馳騁,修建了這種帶路轍的道路,4英尺85英寸正是羅馬戰車的寬度。羅馬人為什麽要以此為戰車的輪距標準呢?原因很簡單,這是拉戰車的馬屁股的寬度。

我們知道,航天飛機是目前最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其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航天飛機就是靠它們飛上天的。設計者們原本希望把這些推進器造得寬一點,容量大一些,但是發現行不通,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到發射地點,路上要通過一些隧道,這些隧道的寬度隻比火車車身寬一點。也就是說,火車車身的寬度決定了火箭推進器的容量。

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兩千年前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交通工具的設計。由此我們還可以獲得一個路徑依賴原理,那就是,一旦人們作出了某種選擇,就會在慣性下不斷強化它,不會輕易改變。

這就是路徑依賴,看起來有幾許悖謬與幽默,但卻是事實。經濟學上的路徑依賴理論,物理學中的慣性理論,還有心理學的強化學習理論,它們原屬不同的學科,卻有著極其相似之處。

“你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意嗎?”

“不滿意,但是我沒有更多的選擇。”這是最常聽到的回答。我們也許會奇怪為什麽如此多的人對自己毫不滿意,卻不試圖去改變它。據了解有兩方麵的原因:

第一,我們已經習慣了某種工作狀態和職業環境,並且產生了某種依賴性。

第二,重新作出選擇,會喪失許多既得利益,甚至大傷元氣,從此一蹶不振。

第一種原因用一個經濟學的詞匯來表達:路徑依賴,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正如我們前麵所說,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某一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人們過去作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好的路徑會起到正反饋的作用,通過慣性和衝力,產生飛輪效應而進入良性循環;不好的路徑會起到負反饋的作用,就如惡性循環,可能會被鎖定在某種低層次狀態下。

所以,我們必須慎重選擇。選擇正確,就成功了一半。

有一個12歲的小男孩,進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險。原來,他酷愛集郵,可是在拍賣會上賣郵票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他覺得不合算。於是他說服一個同樣喜歡集郵的鄰居把郵票委托給自己,然後在專業刊物上刊登賣郵票的廣告。出乎意料地,他賺到了2000美元,第一次嚐到了拋棄中間人、“直接接觸”的好處。

小時候的這次經曆讓他刻骨銘心。上初中時,他開始做電腦生意——買來零部件,組裝後再賣掉。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一台售價3000美元的IBM個人電腦,零部件隻要六七百美元就能買到。而當時大部分經營電腦的人並不太懂電腦,不能為顧客提供技術支持,更不可能按顧客的需要提供合適的電腦。這就讓他產生了靈感:拋棄中間商,自己改裝電腦,不但有價格上的優勢,還有品質和服務方麵的優勢,能夠根據顧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電腦。

再後來,小男孩長大了,創辦了自己的電腦公司,並采取了自己童年時期“直接銷售”的模式,真正按照顧客的要求來設計、製造產品,並把它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直接送到顧客手上。他憑借著自己發現的這種模式,一路做下去。2002年,他榮登《財富》雜誌全球500強中的第131位,他就是著名的戴爾。

從1984年戴爾退學開設自己的公司,到2002年躋身財富榜,不到20年時間,戴爾公司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公司之一。可以說,正是初次做生意時的正確路徑選擇,奠定了後來戴爾事業成功的基礎。

對於每一個想功成名就的年輕人來說,成功其實就這麽簡單:別總是跟在別人後麵,而要選擇屬於自己的正確路徑,然後一直走下去。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讓路徑依賴的負麵效應不發生,要想不花費成本來糾正犯錯所帶來的損失,那麽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要找準一個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