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多問“為什麽”

“好問是求知,是探索,是思考的花園裏開出的花,是智慧的夜幕中閃著的光。”是的,疑問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遇事總問個“為什麽”,有助於培養孩子積極動腦的習慣,勤問“為什麽”能幫助孩子建立起對事物的濃厚興趣,而隻有對某種事物有興趣,孩子才有可能在這一個領域裏有所建樹,獲取成功。鼓勵孩子提問,培養孩子多問“為什麽”的習慣,是開發孩子智力的最佳方法。

一位人才學家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凡是為人類貢獻過創造之果的人,他們渾身上下的口袋裝的都是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許,孩子的問題看起來荒誕不經,但是卻總能從他們提問時的眼神中看到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更是不可嘲笑的。

兒童期是問題最多的時期,特別是幼兒期,我們稱之為“提問期”。這一時期的孩子什麽都要問,而且還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勢頭,經常使成人難以招架。他們的小腦袋裏不停地冒出“怎麽”、“什麽”、“為什麽”,聽完故事他們總是問家長講故事時用到的詞語是什麽意思。如:什麽叫羨慕?什麽叫打草驚蛇?

孩子的提問是一種借助成人的力量對周圍環境進行認知上的探究行為,是孩子求知的萌芽。他們通過提問來理解事物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並從中獲得思維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孩子的提問過程通常隱含著極強烈的探索精神。作為家長,應該認真傾聽他們的提問,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孩子解釋,引導孩子看《十萬個為什麽》,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對一些物理現象有感性的認識。如果孩子沒有問題,家長還要主動給孩子講,不要以為孩子小、聽不懂,其實在他們似懂非懂的時候,也能了解許多知識。孩子們的大腦是非常活躍的,家長們不能忽略從小對孩子的教育。

麥克斯韋從小就有很強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愛思考,好提問。據說還在他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爸爸領他上街,看見一輛馬車停在路旁,他就問:“爸爸,那馬車為什麽不走呢?”

父親說:“它在休息。”

麥克斯韋又問:“它為什麽要休息呢?”父親隨口說了一句:“大概是累了吧?”

“不,”麥克斯韋認真地說,“它是肚子疼!”

還有一次,姨媽給麥克斯韋帶來一籃蘋果,他一個勁地問:“這蘋果為什麽是紅的?”阿姨不知道怎麽回答,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誰知他吹肥皂泡的時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提的問題反而更多了。

上中學的時候,他還提過像“死甲蟲為什麽不導電”,“活貓和活狗摩擦會生電嗎”等問題。父親很早就教麥克斯韋學幾何和代數。上中學以後,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麥克斯韋差不多都會了,因此父親經常給他開“小灶”,讓他帶一些難題到學校裏去做。

每當同學們歡蹦亂跳地玩的時候,麥克斯韋卻進入了他的數學樂園,他常常一個人躲在教室的角落裏,或者獨自坐在樹蔭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著數學難題。

長大後的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麵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愛提問是所有科學家們共同的特點,正是因為他們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所以他們才不斷地求解,直到把問題弄清楚為止。在學習中、在生活中乃至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有不斷提出“為什麽”並且一個個去解決突破的精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更多樂趣。而對於孩子來說,一個隻會讀書、不會提問的孩子是不會成功的。

心理學關於思維的描述有這樣一段話:發現問題是思維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當個體感到需要問為什麽、是什麽、怎麽辦時,思維才算真正發動,否則,思維就難以展開和深入。愛提問題的孩子,求知欲是旺盛的,是思維形成的表現,隻有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孩子的創造能力。

多問“為什麽”,並不斷地求解,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更可以提高他們的智慧;多問“為什麽”,還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在求索的過程中,孩子的熱情被充分激發起來,思維也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多問“為什麽”,還能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孩子能從問的角度思考,得出他自己的結論,這對孩子的發展無疑有很大的幫助;多問“為什麽”,能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讓孩子從學習中獲取自己需要的答案,既培養了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讓孩子認知到了獲取知識的手段。

一個愛問“為什麽”的孩子,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不斷探索思考的孩子。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問,對於孩子的問題,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生活中的,都不要不耐煩,而應該積極配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