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向孩子認錯

如今社會上會“道歉”的人已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了各種類型的“道歉公司”,這無疑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但有不少人在家中卻從不道歉,尤其是作為家長,更不願向孩子道歉。殊不知,家長學會並勇於向孩子道歉,正是家庭教育中的明智之舉。

日常生活中,大人和孩子都避免不了做錯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向家長道歉的情況比家長向孩子道歉的情況要多。為什麽?我們一般都認為孩子容易做錯事,家長也負有教導孩子的責任,要教導他們有禮貌,做錯事就要道歉等等;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通常都不知道家長有錯,也覺得家長不會那麽容易做錯事。家長則認為自己一般能做對,即使做了錯事也不需要道歉,他們覺得自己處在一種比較高的地位,也就是說,一種不平等的地位。

專家提醒,這種現象其實是很不好的,大人讓孩子做錯事要道歉,他們就應該以身作則。教導孩子不一定要對孩子說一大堆道理才會讓他們懂得,大人應該以平等的地位看待孩子。家長做錯事向孩子道歉了,孩子自然就會知道,以後他們做錯事了,就要向家長或者被傷害到的人道歉。以身作則始終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故事一:

小明的媽媽發現錢包裏少了50元錢,就一口咬定是小明拿了。小明說沒拿。媽媽不信,先是“啟發”孩子:“需要錢可以向我要,但不能自己拿!”後來就越說越生氣,警告小明:“不經允許拿媽媽的錢,也算是偷!”小明不服氣,母子倆就吵了起來。這時,小明的爸爸回來了,忙解釋說:“錢是我拿的,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呢。”媽媽這才停止了對兒子的逼問,但又補上一句:“小明,你可要記住,花錢要管媽媽要,可不能偷偷地自己拿啊。媽媽的錢可是有數的!”小明覺得受了不能容忍的侮辱,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

故事二:

已經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小惠卻突然“失蹤”了,爸爸可急啦,明天就要期中考試了,小惠不在家學習,上哪兒玩去了?過了一會兒,小惠回來了。爸爸沒等小惠解釋,就數落開了。小惠沒言語,進屋學習去了。過了幾天,隔壁的張叔叔忽然登門向小惠表示謝意。原來那天張叔叔家來了電報,小惠想一定有急事,於是趕緊把電報送到了張叔叔單位。電報上說,張奶奶病危,讓張叔叔速歸。就這樣,張叔叔終於在媽媽臨終前見了老人家一麵。小惠爸爸一聽才恍然大悟,十分後悔那天不該武斷地批評孩子。晚上,小惠爸爸請小惠坐下,十分誠懇地做了自我批評,向孩子道歉。這事之後,小惠更愛爸爸了。

上麵兩個故事,可謂一反一正,給人以啟迪。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這都是難免的,關鍵是發生問題後家長怎樣處理。可以說,小惠的爸爸是明智的,而小明媽媽的行為卻是“失人心”的。

大凡天下家長,誰也不敢保證對待孩子的態度永遠正確,但問題是家長們即使發現自己錯怪了孩子也不敢大方承認。比如,明明是自己匆忙之中把鋼筆夾在書本中,吃晚飯時卻一口咬定是好動的孩子弄丟的。出於無所謂的甚至是理所當然的心理,家長們往往不肯向孩子認錯,不少的家長更認為,向孩子道歉有失臉麵,它會損害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如果從不向孩子承認自己的缺點、過失,孩子就會產生“家長自以為永遠正確而實際上老是出錯”的觀念,久而久之,對家長正確的教誨,孩子也會置之腦後;而如果在對孩子做錯事後,家長能鄭重地向孩子認錯、道歉,孩子就會懂得承認錯誤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就會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嚐到原諒別人的甜味。

那麽,家長怎樣才能做到向孩子認錯呢?在向孩子認錯時,家長又應注意些什麽呢?

第一,家長要改變觀念,放下思想負擔,正視自身的錯誤。“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權利”,同時每個人還有改正錯誤的義務,不可能因為“為人家長”了就會不犯錯誤,也不可能因為孩子的愛戴而使錯誤消失。既然任何人犯錯誤都是難免的,那麽犯了錯誤也就不必過分羞愧,而應將精力放在改正錯誤上,隻要改了“就是好同誌”嘛!因此,向孩子認錯並不丟“麵子”。

第二,家長道歉的態度很重要,不能太過於生硬、輕描淡寫。否則,這些錯誤的態度,即使道歉了也不能挽回什麽,隻會加深誤解,因為孩子是十分敏感的,很容易就能意識到家長是不是在敷衍。因此,家長應用真誠的態度來道歉,不要礙於麵子或者身份,不願意對自己的孩子道歉,或者隻是略微地說一下。

第三,要想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家長犯錯誤的事實,必須與孩子多交流。通過交流,讓孩子知道家長也是會犯錯誤的,但是,自己決不是故意要傷害孩子的感情,而看到孩子的感情受傷,自己實則也很內疚,孩子隻要感受到家長的悔過之情,自然就會理智地對待犯錯誤的家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