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孩子過度壓力

我們都在說要給孩子一個積極的較高的期望值,有壓力,孩子才能進步。但是不是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就越好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每個孩子的情況都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可能頭腦聰明,卻調皮淘氣,做事缺乏恒心和耐心;有的孩子可能踏實勤奮,卻不善言辭,做事方法不夠靈活。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求這個孩子必須做到那個孩子那樣,孩子必然難以做到。或者說,孩子剛剛學會走路,你卻要求他跑起來,這是不符合孩子的實際能力和實際情況的。

生活中總是有許多家長以教育孩子“嚴厲”、“要求高”而標榜自己,實際上,對孩子的要求標準過高是弊多利少,長期下去,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必然會遭受傷害和打擊。可以說,當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麵的錯誤,這是導致孩子壓力過大的主要原因。

第一,因果倒置,扼殺成長的快樂本質。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而成長的本質是不斷地進步。進步本應伴隨著快樂。但實際上,我們的教育卻異常地沉重,令孩子無比的辛苦。這樣的狀況之下,他們沒有快樂可言。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堪重負,選擇了逃避、叛逆,甚至走上輕生的道路。

第二,贏得起、輸不起。“向上看,向前看”,這是中國人的口頭禪。見賢思齊,無可厚非,但如果是在孩子本身已經過於在乎自己位置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給孩子鬆口氣。學習之道,貴在有張有弛。孩子學習壓力過大,會緊張,會失去正常的學習與反應能力。時間久了會神經衰弱,甚至崩潰。但很多家長不懂這一點,唯恐壓力不夠,把孩子逼得沒有回頭路。長此以往,孩子真的輸不起、放不下了,一旦遭遇挫折,就會全線崩潰。

第三,南轅北轍,忽略興趣的作用。很多家長會為了給孩子增加“一技之長”,給孩子報很多班,請一些家庭教師。學鋼琴、學美術、練舞蹈、練書法……忙得不亦樂乎。家長覺得這樣會給孩子的前途增加一些砝碼,但如此功利的一技之長,隻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對於孩子來講,他們也許本身還對某些事物很感興趣,但當這種東西成為一種負擔、一項任務壓在他們的身上,所有的不爽和抵觸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第四,急功近利,不懂得循序漸進。俗語說,“一口吃不成胖子。”可是,一旦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總是“貪吃”。成績不好的,想讓孩子一下子趕上來;已經挺好的,想讓孩子的優勢更大一些。因此,孩子的頭上,便有了很多“大躍進”似的目標。

第五,忽視綜合素質,搭建學習的空中樓閣。很多孩子,正在逐漸失去學習以外的生活能力。說他們生活不能自理,絕非危言聳聽,心理脆弱、思維模式單一、見識短缺就更普遍了。家長們都認為,讓孩子拿出所有的時間來學習,至於其他的,以後可以彌補。殊不知,孩子的綜合素質都是在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所以,作為家長,在麵對孩子升學、就業等問題時,自己首先要穩住陣腳,要科學地分解壓力。該讓孩子承擔的,就賦予他;不該讓他承擔的,就為他挪開。成長本身充滿著樂趣,何必讓孩子無端品味那些沉重與艱辛呢。

家長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本無可厚非。但美好的期望一旦脫離實際且化為固執的強求,那麽不幸便會迭迭出現。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規律——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反之,期望值適宜,才會令人產生很強的滿足感。這個規律用在家庭教育方麵也同樣合適。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那麽,即使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家長也會熟視無睹,對孩子的表現一點都不滿足。這種不滿足的情緒波及孩子,使孩子產生焦慮、抑鬱、恐懼、自閉、表達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孤僻不合群等問題,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其心理、情緒長期壓抑,得不到舒緩,最終可能導致孩子的心理扭曲,行為失常,甚至自殘、自殺、傷人等更嚴重的後果。這顯然與我們教育的原意背道而馳!

很久以前,羅馬有個小男孩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成天鬱鬱寡歡。

有一天,父親把他帶上羅馬一座高高教堂的塔頂。到了塔頂,父親對他說:“往下瞧瞧吧!親愛的孩子。”父親指著像蜘蛛網般的街道說,“通向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一樣。假如你發現這條路達不到目的地,那就走另一條路試試!”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具有許多評價標準。這是一個多麽聰明、豁達的父親,他以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是呀,很多時候,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期望值放低一點,與孩子的實際情況相吻合,讓孩子用力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目標。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孩子不必是“龍”,他可能是善於衝刺的“小馬駒”,也可能是耐力超群的“小牛犢”……可是,他們同樣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