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計劃”要不得

現在的孩子活得越來越累,他們被迫參加各種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興趣班。有的家長甚至想把孩子培養成天才,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所謂的“天才計劃”。“累,累,累。”孩子就像一頭小羔羊,除了無謂的反抗,就隻能逆來順受。“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現在累是為了讓孩子將來不累。”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是這樣解釋的。他們總以為自己是天底下最愛孩子的人,其實都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人:他們出於攀比、虛榮心的需要,不停地給孩子加壓,讓孩子在比拚中不斷超越。結果可想而知,為了成功,孩子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幸福。

塞達斯曾是美國加州家喻戶曉的神童,父親曾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他在塞達斯出生前就準備進行一係列教育試驗。小塞達斯出生後,父親便在他的小床周圍掛滿了英文字母,並不斷地對孩子發出字母的讀音。6個月後,奇跡出現了,塞達斯已會讀全部英文字母。接著,父親又用各類教科書取代了兒童玩具,讓小小的塞達斯獨自學習。孩子過早成熟了,兩歲能看懂中學課本,4歲時已發表了4篇文章。6歲生日晚上,父親又讓兒子完成了一篇解剖學論文。父親如此過分施壓使塞達斯的神經係統開始失常,在不該笑的時候傻笑,父親竟然忽視了這一危險信號,繼續在兒子身上進行試驗。塞達斯12歲那年,破格進了哈佛大學,可他在16歲時的一次專題演講中,麵對著聽眾的熱烈鼓掌,競背過身去傻笑不止,隨後,他被送進了精神病醫院。盡管治愈後塞達斯又繼續上學,並取得優異成績,但他早已對父親的“試驗”和人們的捧場極為反感,熱切渴望過正常人的平凡生活。於是,他離家出走,並且改名換姓,在一家商店當了一名普通店員。

塞達斯父親的“天才計劃”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了,他對兒子過高的期望,過於嚴格的要求,以及過早過多的知識灌輸,給塞達斯造成了太大的壓力。在父親長期的重壓之下,一個身心十分幼稚的孩子,終於承受不了發瘋了。

家長要遵循兒童的發展規律,有序地開展智能開發,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適合其年齡和個性特點的早期教育環境。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給孩子設定過高的期望值。要讓孩子快樂地成人成才,家長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態,降低期望值,給孩子減壓,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一起製定合適的奮鬥目標。作為家長,應設身處地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照顧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人預先設計的軌道成長,千萬不要硬性地對孩子提出過高的期望和要求,此外,還要注意給孩子減輕過重的精神壓力。

第二,允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孩子報不止一個興趣班,有的孩子甚至從周一到周六每天課程都排得滿滿的。“童年是旅程,不是賽跑”,早期教育不應隻看結果,而忽視孩子對學習過程的感悟和體驗。調查顯示,正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把送孩子去興趣班作為“贏在起點”的重要砝碼,但現實生活中“欲速不達”的例子並不鮮見。一些孩子在學前參加英語、思維訓練、語言訓練等興趣班,能熟練背誦唐詩,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但進入小學後卻成績平平,甚至發生學習困難。給孩子奠定競爭優勢,不在於在起跑線上比別人早學、多學多少知識,而在於一旦起跑後孩子的持續學習和超越能力。所以,家長應該更多關注孩子的基本思維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為其今後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第三,把休息和遊戲的時間還給孩子。孩子在幼兒園一天活動下來,需要得到調整和休息,但現在興趣班的教學時間主要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下午4點以後,長此以往容易使孩子身心疲憊。而且每次興趣班的活動時間過長,大大超過了幼兒園的活動時間,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調查顯示,80%左右的幼兒回家後要完成與興趣班相關的作業和練習,如做數學題、練琴、畫畫等。過於密集地參加興趣班學習,勢必導致幼兒調整休息的時間被占用,遊戲和交往活動時間也相應減少。

第五,精心培養孩子的“理想之苗”。對於孩子的理想,家長采取不理不睬或者拔苗助長的做法也都是錯誤的。如果家長們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理想之苗,那麽,也許孩子永遠也不可能樹立穩固理想。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樹立理想,並為理想而努力。家長對孩子的理想之苗,要一點點地培養扶持,要細心澆灌滋潤。

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因為我是**,所以請別讓我在夏天開放;因為我是白楊,所以請別指望從我身上摘下鬆子。”天下的家長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家長要放棄“天才計劃”的設想,用自己的平和心對待孩子,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不要因為自己的虛榮心讓孩子走很多的彎路,孩子的心靈本應裝滿天真和快樂,而不是沉甸甸的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