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己的天賦

美國心理學家瑪竇·湯姆指出,“一個人要成功、成才並不難,關鍵是要有天賦作指引。”這話一點也不假,天賦就是天分,擁有天賦就等於把握了成功的鑰匙。

所謂“天賦”,是指成長之前就已經具備的成長特性,針對特別的東西或領域的特殊天生執念而使其可以在同樣經驗甚至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以別於其他人的速度成長起來。比如,所有媒體在評價傑克遜時都說:“他那獨特的聲音,創新的舞蹈,他那驚人的音樂天賦和與生俱來的明星氣質,讓所有的人感動!”“傑克遜對後世最大的啟發是:音樂是天才的產物,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天賦和遠見都是很少見的,他是世界賜予我們的禮物!”可見,當天賦被挖掘、被發現時,離成功、成才就隻有那麽一小步了。

居裏夫人有兩個女兒:伊蕾娜·居裏和艾芙·居裏。她們都很優秀,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她們的成功應首先歸功於她們的母親,因為正是居裏夫人第一個發現了她們各自的天賦。

居裏夫人的家教觀是,發現女兒某種天賦領域的創造力,而不是死記硬背隻會考滿分的冷知識。

早在女兒們牙牙學語時,居裏夫人就開始對她倆的天賦進行了開發,她在筆記本上寫道:“伊蕾娜在數學上聰穎,艾芙在音樂上早慧。”女兒剛上小學,居裏夫人就讓她倆每天放學後在家裏再參加1小時的智力活動,以便進一步發現其天賦才能。當她倆進入塞維尼埃中學後,居裏夫人讓女兒每天補習一節“特殊教育課”:或讓由·佩韓教她倆化學,或由保羅·郎之萬教數學,或由沙瓦納夫教文學和曆史,或由雕刻家馬柯魯教雕塑和繪畫,或由穆勒教授教外語和自然科學。每星期四下午,由居裏夫人親自教兩個女兒物理學。

經過兩年的特殊教育後,居裏夫人覺得,伊蕾娜性格文靜、專注,迷戀化學並立誌要當科學家研究鐳,這些正是科學家所具備的素質。而艾芙生性活潑,充滿夢幻。居裏夫人便先讓她學醫,然後再引導她研究鐳,又激勵她從事自然科學,可艾芙對科學不感興趣。經多次觀察,居裏夫人才發現艾芙的天賦是文藝。這種不斷發現孩子天賦的家教理念,指導著居裏夫人通過成功的家教使女兒伊蕾娜·居裏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而獲1939年諾貝爾化學獎,也使艾芙·居裏成為一位優秀的音樂教育家和傳記文學作家。

可見,天賦是人的一種先天具有、無師自通的素質。在母體中8個月的胎兒,對宇宙萬物中的聲、光、圖案、色彩、景物等已有著某種天然的交融感應。畢加索對線條、色彩和空間就有這種交融感應的天賦潛能,一旦作畫,就得心應手一揮即成。當然了,有再好的天賦也需要發現,每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領域裏蘊含著某種天賦。

每個孩子都有天賦,隻是很多孩子的天賦從小就被埋沒了。家長應學會努力發現孩子的天賦:

第一,從興趣看天賦。兒童的興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天賦的閃光點,那麽,家長在平時應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接連不斷地提出某一方麵的問題,聚精會神地聽某方麵的講述,或津津有味地談論某一領域的事情;是否主動地參加或觀察某個活動;是否專心地做某方麵的小實驗;是否經常購閱某一方麵的書籍;是否特別珍惜某些物品等等。另外,家長可多與學校的老師聯係,並與孩子一起玩耍、散步、旅遊,以便發現孩子的愛好與興趣。

第二,從行為看天賦。每個孩子在日常活動中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家長應隨時留心觀察孩子的靈性所在。所謂靈性,指孩子在某項活動中表現出色,優於其他同齡兒童,表現為對某些知識一點就通,容易入門,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強,熱情長久不衰。如開始說話很早,對語言的記憶力較強,喜歡講故事,這表明孩子有語言天賦;如孩子愛聽車或船的鳴笛聲以及其他有節奏的聲音與樂曲,學習新歌曲毫不費力,這表明他有音樂天賦;如對分類與圖形頗感興趣,擅長下國際象棋或跳棋,喜歡問抽象的問題,表明他有邏輯數學天賦,在數、理、化等學科方麵有優勢;如愛提各種各樣的問題,對天文、地理和自然現象的知識感興趣,表明他有空間想象天賦,長大後極可能成為自然科學領域的佼佼者。

第三,從性格看天賦。孩子的個性也是其天賦的“顯示屏”。密歇根大學的專家在20年前對125名3歲到10歲孩子的母親進行問卷調查,依據孩子在同別人發生意見分歧時的態度予以性格分類,並與現在的情況進行對照研究,發現那些意見一旦被否決就直掉眼淚的孩子,感情脆弱、敏感,日後大多數成為有藝術天才的人。相關人士的解釋是:這類孩子從不學習試圖解決衝突,因此長大後的內心世界比較豐富。而那些總想方設法在語言上達到目的、喜歡作立論性發言、顯得自信的孩子,長大後許多人成了法官、新聞記者或律師。至於那些不經過深思熟慮就脫口而出、為證明自己正確而捶胸頓足、態度咄咄逼人的孩子,日後容易成為部門的領導或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