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

美國國際鋼鐵公司的創始人威那15歲就在美國布賴德電線公司當工人。平日裏,他非常注意學習與工作有關的各種知識和技能,做事積極主動。過了兩年,他被提升為辦事員。

一次,威那送一批產品到鍍錫公司。該公司經理巴爾斯報價後,威那認為價格偏高,要求適當調低。

巴爾斯是一個傲慢但很愛才的家夥,他認為像威那這樣的小職員根本沒資格跟他討價還價。他輕蔑地問:“你怎麽知道價格不公平?你有什麽根據?”

威那並沒有因巴爾斯的傲慢與輕蔑而亂了陣腳,他如數家珍地把鍍錫需要的材料多少、人工多少,以及價格計算的全部過程一一道來,說得有根有據、滴水不漏。

巴爾斯驚得目瞪口呆。他萬萬沒想到一個小職員居然精通專業人士才懂的成本核算業務。驚訝之餘,他產生了愛才之心,當即表示要高薪聘請威那。威那覺得自己的老板待他不薄,謝絕了巴爾斯的好意。

六年後,威那的老板對生意厭倦了,放棄了公司,加上巴爾斯的一再邀請,威那才加入鍍錫公司。在新公司,他被任命為廠長,工廠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條。

再後來,威那自創“國際鋼鐵公司”,成為名動天下的大老板。

威那將自己的經驗總結言傳身教,告誡自己的子女說:

“我們並不缺少機會,隻是缺少抓住機會的能力。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一些可以賺大錢的機會,隻是由於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人際關係,不得不遺憾地看著它擦肩而過。”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你渴望成為大商人,就必須為未來準備成功的條件。

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

相信沒有一個人會小看“機會”的價值。人生的長河裏,真正的機會不多,弱者錯失機會,強者抓住機會,智者創造機會。

通過威那得到巴爾斯賞識從而獲得機會這一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威那屬於強者。他抓住了機會,甚至創造了機會。試想,作為一個小職員的威那,若沒有細心與恒心刻苦鑽研那些看似與個人工作無關的業務知識,又怎能知道價格“不公平”並清楚“不公平”在何處?

但威那就是這樣,給了一個展現自己贏得大人物賞識的機會,這個機會又給他日後帶來了更大的機會——被聘為廠長,在事業的台階上有了一個大的飛躍。

下麵我們來看一則小寓言。

天使在森林中看見一位老農正坐在樹樁上抽煙,於是他上前打招呼說:“你好,你在這兒幹什麽呢?”

老農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樹,但就在這時風雨大作,刮倒了許多參天大樹,這省了我不少力氣。”

“你真幸運!”

“你可說對了。還有一次,暴風雨中的閃電把我準備要焚燒的幹草給點著了。”

“真是奇跡!現在你準備做什麽?”

“我正等待發生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裏翻出來。”

老農可能永遠不會等到土豆從地裏自己蹦出來的那一天。被動地等待或守株待兔,根本是浪費時間、錯失良機的舉動。而這亦無異於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未知的外力來決定。

相對論的提出者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機遇隻垂青於有準備的人。”人們常常引用蘋果落在牛頓腳前,導致他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這一例子來說明所謂純粹偶然事件在發現中的巨大作用。但人們卻忽視了多年來,牛頓一直在為重力問題苦苦思索、研究這一重要因素。

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牛頓思考了該領域內的許多問題及其相互之間的聯係,可以說,關於重力問題的一些極為複雜深刻的問題他都反複思考、推敲過。

蘋果落地這一常見的日常生活現象之所以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頓對重力問題的理解,能激起他靈感的火花並使他進一步做出異常深刻的解釋,很顯然,這是因為牛頓對重力問題早已有了深刻思考的結果。

因此,成千上萬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卻很少有人能像牛頓那樣引發出深刻的定律出來。

我們也許一直在為等待機會的來臨而耗費時間。為什麽不問自己一句:“當機會真正來臨的時候,自己做好準備了嗎?”如果沒有準備好,機會就在等待中與自己擦肩而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經錯失了它。

機會屬於那些已經做好準備的人。從今天起,我們應該做好準備,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以便機會出現時,可緊緊抓住,不讓它溜走。

順勢而為,大事可成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鋼鐵時代”。因為橫跨美洲大陸、連接東西海岸的鐵路修建,火車頭和鋼軌的需求極為旺盛。這一大形勢下,誰能抓住機會,用比別人快半拍的速度迅速進入鋼鐵製造業,誰就可以飲到鮮美營養的“頭啖湯”。

和卡內基、摩根這些後來的鋼鐵大佬一樣,威那也嗅到了鋼鐵中所散發的財富氣息。他通過與銀行的艱難交涉,終於貸到一筆巨款,成立了國際鋼鐵公司。

迎合了大勢的投資,想不成功都難。威那很快就依靠國際鋼鐵公司這個“印鈔機”,一躍成為像銀行一樣富有的大老板。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形勢賜予我們的機遇往往是決定性的成功因素。好的形勢猶如東風,此時順勢而動就猶如順風揚帆,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把握自己的財運,關鍵要順應形勢、趨利避害,像威那那樣做一個把握時代脈動的弄潮兒。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擔任經濟循環研究基金會主任多年的杜威指出:每一種活的肌體,無論它是個人、事業或國家,都會逐漸成熟,逐漸發展,然後死亡。由此,不管經濟循環和趨勢如何,作為一個個體,隻有順勢而動才能夠做出一番成就。順應形勢的發展,能夠成功地應對挑戰。

在我國古代博大深邃的思想寶庫中,曾有過“出世”與“入世”的爭論。其核心重點是——有才能的人以何種方式對待麵臨的時代。爭論的重要結論之一便是主張要“順道而行”,根據時代的性質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就連以“知其不可而為之”聞名的孔子也曾說過:“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雖然當代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曾有過不幸的過去,但總體而言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都充滿了對人才的渴望和呼喚。麵對時代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機遇,有識之士終於可以“天下有道則見”了。許多人的命運出現了根本性的轉變,從而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人生。

發展進步的時代就是一個能為人的發展提供更多機遇的時代,它使人們能有更多的自由去選擇、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在計劃經濟時代的利益格局下,一個人的命運可能是固定的,永遠無法得到某些東西,永遠無法改變自身的生存狀態;而市場經濟的時代,則為我們提供了各種成功的可能。

回顧威那的成長史,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沒有我們這個偉大時代所賜予的良機,沒有順勢而動的膽量和氣魄,就不會有輝煌的人生和事業的成就。

人生羊皮卷

如果總是在等待中獲得機會,那是很難成功的。一切的努力和熱望,都會隨著等待機會而付諸東流。在社會中,有大批失業人群,表麵上好像是社會崗位需求不足,而事實上,卻有許多空缺的職位保留著,在各種行業都有“誠聘員工”的廣告,人們往往把希望要做的事業,看得過於高遠。其實再偉大的事業,隻要從最簡單的工作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便可達到事業的頂峰,領略到成功的喜悅,而這種喜悅的根源就在於你是否能找到適合於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