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要真誠並恰如其分

據報道,一項對全國中小學生的調查,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的爸爸媽媽滿足你的要求,你最希望得到什麽?結果很有意思:有57%的孩子希望他們的爸爸媽媽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有43%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別總拿他和別的孩子比,別總說別的孩子比他強。總之,孩子希望父母能聽到這樣的心聲:“爸爸媽媽,我不想在否定中長大!”

孩子的答案和呼聲讓我們看到,任何一個人希望被肯定的要求勝過了對物質的和娛樂的渴望。俗話說,孩子是誇大的。是啊,對孩子的表現應給予肯定、讚賞、鼓勵,這樣,才會增強孩子的信心,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向上動力,激發孩子做事的主動性。可是,讚美孩子要遵守一定的規則,要適度,不然會使孩子養成愛吹噓、是非不分等壞習慣。

讚美孩子必須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由衷的讚美,這就需要父母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需要父母具有一顆善良公正的心,需要父母具有寬廣的胸懷和氣度。

小英10歲的時候,有一次,她一個人在家把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媽媽回來後,禁不住讚歎:“哇,是誰這麽勤勞,把屋子收拾得這麽幹淨!”小英從房間跑出來。媽媽說:“原來是我的寶貝女兒啊,你可真能幹!”媽媽發自內心的誇獎,從此讓小英愛上了家務勞動。

真誠的讚美和肯定,可以拉近孩子與父母心靈的距離,真正成為朋友。這不僅吸引著孩子向父母真心靠攏,更自然地傾聽父母的教誨,接受父母的人生經驗,而且還讓父母每時每刻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從積極樂觀的一麵影響著孩子的生活與成長。

真誠的讚美和欣賞,可以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氣氛。無數事實證明,隻有在這樣的家庭氣氛中,才會成長出自信、自律、坦誠、大度、勇於承擔責任和人格健全的新一代。這對孩子適應社會生活、保持心理平衡和維護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父母唯有實事求是地去讚美孩子,才能抓住孩子的心,激發孩子繼續向上的欲望。父母若是讚美不當,就如同隔靴搔癢,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反感,認為父母太“虛偽”。

一位媽媽聽說“賞識教育”後,便決定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

女兒每做一件事,無論做得怎麽樣,她都說:“女兒,太好了,你太棒了!”

整整一天下來,女兒被媽媽誇得莫明其妙。

晚上臨睡前,女兒摸著媽媽的額頭問:“媽媽,你沒事吧?”

可見,如果父母不分場合不分情況地一味讚美孩子,孩子往往就會不知所雲,最終達不到父母期待的效果。此外,有些父母認為鼓勵就是說好聽的,或者是簡單地戴高帽。其實,這一切隻會適得其反。

讚美是一門藝術,是要講究技巧的。讚美孩子時要想達到真誠並恰如其分的效果,就應該這樣做:

第一,不要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麵對當今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許多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各方麵都力求勝人一籌。這種過高的期望會導致父母總帶著有色的眼鏡看待孩子。如此這般,父母就不能對孩子有正確、全麵的認識,對孩子的讚賞自然就會有失公正,或根本就是敷衍。

第二,讚美要事出有因。讚美不能泛濫,要具體。隻有實實在在的讚美,才最能感動人。很多父母在表揚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用“你真棒”一句帶過,並不對孩子的具體行為做出表揚。其實,這就不是一種正確有效的讚美方式。特別對於一些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父母更應特別強調孩子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對哪些是正確的行為就越清楚。比如,兩個小女孩在一起玩,一個不小心摔倒了,另一個趕緊跑過去把她扶起來,幫她拍淨身上的土。這時,父母就應表揚得具體一些:“你今天把小朋友扶起來,你做得真好,媽媽很高興。以後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就要像這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種具體的表揚方法,既讚賞了孩子,又培養了孩子關心別人助人為樂的良好行為。孩子以後再遇到相同的情況,也就更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

第三,讚美要把握時機。孩子取得成績,渴望父母的讚賞,此時,父母應及時予以肯定,這樣,孩子要求進步的動機就會得到強化。否則,孩子就會低估自己的能力,原有正確的動機也會逐漸消失。

第四,就事“讚”事。讚美孩子不要直接針對其人,而應該讚美孩子的具體行為。例如:當孩子畫了一幅不錯的畫時,千萬不能說:“真聰明!”而應說:“喲!這幅畫真不錯。”要知道,過分的讚美會給孩子播下愛慕虛榮的種子。

第五,因人而異。對年齡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表揚方式,對學齡前的孩子可多用表揚,入學後的孩子因逐漸懂事,不必事事表揚,表揚應更有分寸;對膽小怕事的孩子可多用表揚,以增強其勇氣,樹立信心;對能力強的孩子要慎用。總之,要讓孩子知道不是每做一件事都要表揚,從小養成孩子樸實謙虛的作風。

一般情況下,讚美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家長讚美的話,另一部分是孩子們的演繹。因此,家長的話必須能清晰地表達出我們是在讚賞孩子的努力、學習、成就、幫助、思考或創造等,同時要加以適當地處理,使孩子聽了我們的讚美之後,能夠對自己的品格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我們的話必須像是一塊具有魔力的畫布,讓孩子在這塊畫布上畫他自己的時候,沒辦法畫成別樣,隻能畫出一個真實的自己。以下的一些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道理:

家長的讚美:媽媽非常感謝你今天替我洗碟子。

孩子的演繹:我很有用。

家長的讚美:你告訴媽媽多給了你錢,媽媽很感謝你。

孩子的演繹:我很誠實。

家長的讚美:你的作文給了我許多新的思想。

孩子的演繹:我能夠寫作。

家長的讚美:謝謝你幫爸爸洗車。這樣一來我的車子就像新的一樣。

孩子的演繹:我做得很好。我的工作得到了讚美。

家長的讚美:媽媽喜歡你的這張賀卡。這張卡片很漂亮,寫的話也很有意思。

孩子的演繹:我的欣賞能力不錯。我可以憑我的欣賞能力來選擇。

家長的讚美:你做的書架很好看。

孩子的演繹:我能做事。

家長的讚美:你的信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孩子的演繹:我能使父母快樂。

家長的讚美:你的小詩說中了媽媽的心。

孩子的演繹:我很高興我會寫詩。

像這一類正確的讚美方式和孩子得出的正確結論,是培養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孩子從這些話裏得出的結論,在以後會默默地縈繞在心裏。真實而正確的意念在孩子內心重複的結果,又會使他對於自己所固有的良好形象得以強化,從而進一步形成更健全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