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的感受

以下是母子之間的對話,讀來讓人欷歔不已。

場景一:

孩子:“媽媽,我累了。”

媽媽:“你剛睡過午覺,不可能累。”

孩子(大聲):“我就是累了!”

媽媽:“你不累,就是有點愛犯困,趕快換衣服吧!”

孩子(哭鬧):“不,我累了!”

場景二:

孩子:“媽媽,這兒好熱。”

媽媽:“這兒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熱。”

媽媽:“我說過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熱。”

場景三:

孩子:“這個電視節目真無聊。”

媽媽:“不會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這個節目真傻。”

媽媽:“不對,這多有教育意義。”

孩子:“這個節目真爛!”

媽媽:“不許你這麽說話!”

可以想見,這本來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對話,可最終卻演變成了一場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到底是為什麽呢?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媽媽不理解孩子的感受是引爆“戰爭”的導火線。

父母的理解對於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使家庭教育步入正軌的重要前提。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愈大,便愈難與他們溝通,甚至不知應該怎樣去交談。當家長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時,試問,自己又何嚐理解孩子呢?

很多父母總是以長者自居,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必須一切聽自己的指揮。因此,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往往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不體恤孩子的心情,以命令口吻對孩子女號施令。比如:父母跟孩子反複強調這件事要怎樣做,孩子似乎也聽得很認真,結果孩子還是沒明白父母的意圖,這會兒,父母馬上會認為孩子誤解了自己的意圖,或者沒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火氣一下子就來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大罵。其實,即便是對同一句話,父母和孩子理解的方式和角度都不相同,這時,父母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而不要一味主觀臆斷。比如:孩子做作業時拖拉,缺少緊迫感,這有多方麵的原因:缺乏自覺意識、自控能力差、作業太多太難,等等。這時,父母要認真分析孩子作業拖拉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又如:孩子不肯睡覺,孩子不肯起床,孩子不肯做某件事,孩子無視父母的提醒……所有這一切都可能使父母氣急敗壞,失去理智,進而將一團怨氣發泄在孩子身上。其實,孩子要做某件事或者不肯做某件事都會有自己認為很充足的理由,盡管有時候他的理由在父母看來絲毫站不住腳,父母也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如果父母武斷地批評孩子,孩子就會反感,慢慢地孩子就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心理學研究證實:孩子與父母早年形成的親子關係,是其今後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如果孩子在幼年期不能與父母形成親密和諧的關係,那麽孩子長大後就很難與他人建立融洽的關係,人格發展的障礙和社會適應困難就難於避免。這樣的孩子在青少年期就可能表現出缺乏安全感,自卑,苛求自己和他人,對人缺少信任感、被動、退縮、依賴等人格特點,是抑鬱症、恐懼症和強迫症等心理障礙的高危人群。

每一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為什麽孩子卻總是體會不到呢?究其原因,往往是因為父母與孩子相處時采用了並不恰當的方式方法。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無論在什麽情況下,父母都是愛他、支持他的。不管孩子說了什麽或是做了什麽,也許父母並不接納他的行為,但依然是關愛他的。有時隻要簡單的一句話,“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或者“我也這樣想”,就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理解。當孩子經常放學晚歸,嚐試著將“放學後你應該立即回家”換成“放學後如果不立即回家,媽媽會很擔心你”這樣的說法,也許會看到孩子的不小變化。

成功的父母往往是因為他們懂得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需要,他們懂得如何尊重孩子,懂得傾聽孩子說話的重要意義。

什麽是理解?理解就是無條件地接納別人的感受,理解不等於同意,理解也不等於同情,理解是設身處地地將心比心。

父母要經常了解孩子的內心需要,要經常傾聽孩子說話,而父母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意見或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實際上就是對孩子的尊重。如果父母在孩子麵前隻顧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顧及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就會感到很孤獨。

德國教育學家和哲學家斯普蘭格說過:“人的一生中,再也沒有像青年時期那樣強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時期了。沒有任何人會像青年那樣沉陷於孤獨之中,渴望被人接近與理解;沒有任何人會像青年那樣站在遙遠的地方呼喚。”如果說父母與孩子是站在不同的兩個地方遙遙相望的兩方的話,那麽,理解就是一座橋,理解之橋,是溝通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橋,是化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許許多多隔閡、誤解、矛盾甚至仇恨的橋。假如沒有理解之橋,那麽,家庭必將會出現許多遺憾和不幸;而有了這座橋,父母與孩子就會生活在崇德崇義、和睦相處的美好家庭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