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莫若養“木雞”

智和愚對人的一生命運影響極大。“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說聰明人有時也會辦蠢事;“大智若愚”,“難得糊塗”,說確實聰明的人往往表麵上愚拙,這是一種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而“聰明反被聰明誤”則是給了耍小聰明者的教訓。

老子是第一個推崇為人處世要“愚”的思想家。在《老子·德經》中,有如下文字: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離,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其用不屈。

老子的話可以這樣理解:至臻至善的東西好像有殘缺,但它的作用不會衰竭;最充實的東西好像空虛,但它的作用不會窮盡;最直的東西好像彎曲,最雄辯的好像口鈍,最靈巧的好似笨拙,但它的作用不會枯竭。

“大智若愚”這句話就是從老子的上述論述中引申出來的。最早從這段話中引申出“大智若愚”這句話的是宋代的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晚年曾多次要求辭官,到六十五歲那年才被批準,朋友們向他慶賀,蘇東坡也給他寫了賀信——《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信中有兩句稱頌歐陽修的話,說歐陽修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大智如愚”也稱作“大智若愚”。這句話雖然是蘇東坡首次說出來的,但是,明顯是從《老子》“大巧若拙”等句子中脫胎而來的。明朝李昌祖在其所著的《剪燈餘話·青城舞劍錄》中也曾說道:“所謂寓大巧於至拙,藏大智於極愚,天下後世,知其為神仙而已矣!”盛讚老子大直若離、大辯若訥、大巧若拙的觀點。

“大智若愚”是說有大智大勇的人,總是含而不露,絕無虛狂驕傲之氣,修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成語“木雞養到”說的也是這個意思。據《莊子·達生》記載,春秋時期齊王請紀渻子訓練鬥雞。養了才十天,齊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渻子說:“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到別的雞一叫,就躍躍欲試,很不沉著。”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問道:“現在該成了吧?”紀渻子說:“不成,它心神還相當活動,火氣還沒有消除。”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問道: “怎麽樣?難道還是不成嗎?”紀渻子說:“現在差不多了,驕氣沒有了,心神也安定了;雖有別的雞叫,它也好像沒聽到似的,毫無反應,不論遇到什麽突然的情況,它都不動不驚,看起來真像隻木雞一樣。這樣的鬥雞,才算是訓練到家了,別的雞一看見它,準會轉身認輸,鬥都不敢鬥。”果然,這隻雞後來每鬥必勝。後人稱頌涵養高深,態度穩重,大智若愚的人,就用“木雞養到”來形容。唐代詩人張祜在《送韋正字赴製舉》一詩中就曾經寫道:“木雞方備德,金馬正求賢”,稱頌韋正字品德修養和學識高深。

備受古人推崇的“木雞”,在今天卻被大多數人棄如敝帚。浮躁的空氣彌漫在各個角落,虛榮的塵土蒙蔽了許多眼睛。在我們的周圍,不凡有把一分才能當成十分使、把一分才能當成百分吹的人,他們喜歡招搖過市,把自己擅長的技能在眾人麵前顯示,以此招攬別人的羨慕與寵愛。他們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小聰明與小技能,也懼怕被別人當作傻瓜,才會上演一幕幕引火燒身的悲劇。在報上曾見到一則讓人唏噓的消息,說的是在山東農村有一個愛好虛榮的男青年,在與鄰村的青年人一同喝酒時,為了掩蓋自己的貧窮,謊說自己的手提包裏有五萬元現金,結果他的酒友們聞財起意,用一把巨錘將他砸死,但是從他的提包裏隻找到兩元錢而已。由此可見,虛榮心也會招來危難,即使有時一招得逞,或一時得勢,但終究是自作聰明,隻有沒有智慧的人才會做出這樣的蠢事。

沒有本事的人,要達到自己的日的,就隻能耍小聰明或鋒芒畢露,虛張聲勢。然而,真正的修煉之人是沒有虛榮心的。他們不計較人世間的得失,不管吃多大的虧都是樂嗬嗬的,看其外表,恰似愚人一樣;在其心靈深處修煉之人則知法明理,嚴格要求自己心性的提高,說話做事皆合乎道與義,不自誇其智,不露其才。不妄加評論他人之長短,凡事忍讓,不驕不餒,那是一種遠遠高出世人的處世境界。

智與愚,在現實人生中其深奧處常須久經世事後方能體悟。所謂“樹大招風”,“人怕出名豬怕壯”,拋棄其消極態度,這些話的確自有洞察事物的智慧包蘊其中。

東漢時,北海王劉睦,好讀書,禮賢下士,深得光武帝喜愛。當時,他的手下人到京城去,他召見其問道:“如果皇上問起我來,你將怎麽說呢?”

使者說:“大王忠順孝悌,慈仁善良,敬重賢人,臣敢不如實匯報嗎?”

劉睦趕緊說:“籲!你這樣說,我就危險了。如果你為我打算的話,隻能說我自從繼承王位以來,意誌衰退,聲色是誤,狗馬是好,這樣,我才能免遭禍患。”

劉睦如此,實在是深知隱其鋒芒的愚拙之作用。對於皇帝之子,威望越高,皇帝越有戒心。此點,劉睦可謂知之甚深,體驗頗多。

對於追求功名、以自我價值確立並得到承認的 代為政者,對這樣的話可能會覺逆耳,但剔除時代造成的那些糟粕,而求其精華,其可取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