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要半開,出頭椽子總先爛

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不但要說服、戰勝盲日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太咄咄逼人,更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嬌豔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敗的開始。人生也是這樣。當你誌得意滿時,切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可一世,否則你不遭別人當靶子打才怪呢!所以,無論你有怎樣出眾的才智,但一定要謹記: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經世濟民的聖人君子似的,還是收斂起你的鋒芒,夾起你的尾巴,掩飾起你的才華吧。且看以下故事:

戰國時,鄭莊公準備伐許。戰前,他先在國都組織比賽,挑選先行官。眾將一聽露臉立功的機會來了,都躍躍欲試,準備一顯身手。

第一項日擊劍格鬥。眾將都使出渾身解數,隻見短劍飛舞,盾牌晃動,鬥來衝去。經過輪番比試,選出了6個人來,參加下一輪比賽。

第二個項目是比箭,取勝的6名將領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為勝。有的射中靶邊,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來射箭的是公孫子都。他武藝高強,年輕氣盛,向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裏。隻見他搭弓上箭,3箭連中靶心。他昂著頭,瞟了最後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後那位射手是個老人,胡子有點花白,他叫穎考叔,曾勸莊公與母親和解,莊公很看重他。穎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三箭射去,也連中靶心,與公孫子都射了個平手。

隻剩下兩個人了,莊公派人拉出一輛戰車來,說:“你們二人站在百步開外,同時來搶這部戰車。誰搶到手,誰就是先行官。”公孫子都輕蔑地看了一眼對手開始搶車,哪知跑了一半時,公孫子都卻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等爬起來時,穎考叔已戰車在手。公孫子都哪裏服氣提了長戟就來奪車。穎考叔一看,拉起車飛步跑去,莊公忙派人阻止,宣布穎考叔為先行官。公孫子都懷恨在心。

穎考叔果然不負莊公之望,在進攻許國都城時,手舉大旗率先從雲梯上衝上許都城頭。眼見穎考叔大功告成,公孫子都嫉妒得心裏發疼,竟抽出箭來,搭弓瞄準城頭上的穎考叔射去,一下子把穎考叔射了個“透心涼”,從城頭栽下來。另一位大將瑕叔盈以為穎考叔被許兵射中陣亡了,忙拿起戰旗,又指揮士卒衝城,終於拿下了許都。

鋒芒太露而惹禍上身的典型在舊時是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時,各路英雄匯聚一個麾下,鋒芒畢露,一個比一個有能耐。主子當然需要借這些人的才能實現自己圖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這些虎將功臣的才華不會隨之消失,這時他們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讓他感到威脅,所以屢屢有開國初期斬殺功臣之事,所謂“卸磨殺驢”是也。韓信被殺,明太祖火燒慶功樓,無不如此。大家讀過《三國演義》後可能注意到,劉備死後,諸葛亮好像沒有大的作為了,不像劉備在世時那樣運籌帷幄,滿腹經綸,鋒芒畢露了。在劉備這樣的明君手下,諸葛亮是不用擔心受猜忌的,並且劉備也離不開他,因為他可以盡力發揮自己的才華,輔助劉備,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劉備死後,阿鬥繼位。劉備活著時曾當著群臣的麵說:“如果這小子可以輔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當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為君算了。”諸葛亮頓時冒了虛汗,手足無措,哭著跪拜於地說:“臣怎麽能不竭盡全力,盡忠貞之節,一直到死而不鬆懈呢?”說完,叩頭流血。劉備再仁義,也不至於把國家讓給諸葛亮,他說讓諸葛亮為君,怎麽知道沒有殺他的心思呢?因此,諸葛亮一方麵行事謹慎,鞠躬盡瘁,一方麵則常年征戰在外,以防授人“挾天子”的把柄。而且他鋒芒大有收斂,故意顯示自己老而無用,以免禍及自身。這是韜晦之計,收斂鋒芒是諸葛亮的大聰明。

“出頭的椽子先爛”,這是一句老話,這在客觀世界中是不爭的事實。君不見,一年四季,日曬衣露,風吹雨打,年複一年,出頭的椽子總是先爛。

晦者如崖,易處而難守。唯以無事為美,無過為功,斯可以免禍全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