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多難,非養晦何以存身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水必湍之。古往今來,多少有才能的人,不僅沒有因為才能而走出人生的廣闊天地,反而因為才能而陷人人生的死胡同。明朝楊慎在《韜晦術》中說:“英雄多難,非養晦何以存身?”大意是指英雄豪傑多災多難,一定要學會韜光養晦,否則難以存存住自己。

西方有句諺語:盡管星星都有光明,卻不敢比太陽更亮。

被別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惱火的事情,所以要是你的上司被你超過,這對你來說不僅是蠢事,甚至產生致命的後果。要明白一個道理,自以為優越總是討人嫌的,也特別容易招惹上司和君王的嫉恨。大多數人對於在運氣、性格和氣質方麵被超過並不太介意,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尤其是領導人)喜歡在智力上被人超過。因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無異犯下了彌天大罪。當領導的總是要顯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君王喜歡有人輔佐,卻不喜歡被人超過。

曆史上的薛道衡、楊修的悲慘下場便是最好的例證。

隋煬帝楊廣,雖是個弑父殺兄、驕奢**逸的暴君,卻又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和詩歌,而且他頗為自負,認為自己是當朝第一詩人。有一次,司隸薛道衡寫了一首《昔昔鹽》的五言詩,被朝野一致稱讚,尤其是詩中的“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一聯,更是得到極高的評價,而被廣為傳頌。隋煬帝聞知後,頓時妒火衝天,後來便抓住薛道衡的一點過失,將其殺害了。事後,楊廣還惡狠狠地說:“看你還能作‘空梁落燕泥’嗎?”

至於三國時期的楊修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對於這個“聰明絕頂”的謀士之死,明代作家馮夢龍在《智囊》中評道:“楊修聰明才智太顯露了,所以引起曹操的嫉恨,這樣他還能免於災禍嗎?晉代和南朝的皇帝大多數喜歡與大臣們賽詩比字爭高低,大家都記取了楊修遭殺害的教訓,所以大文學家鮑照故意寫些文句Ⅱ羅唆拖遝的文章,書法家王僧虔用拙劣的書法搪塞,這都是為了避免君主的殺害。”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機智聰明的人不要處處在上司麵前露出“比上司強、比上司先懂得什麽”的樣子,否則將遭嫉恨而招致禍害。

當然,在現代文明社會裏,像楊廣、曹操那樣草菅人命的暴君已不複存在,但剛愎自用、妒賢嫉能的人卻大有人在。麵對這樣的上司,你如果鋒芒畢露,逞強顯能,顯得比他高明的樣子,那麽必然會遭到他的嫉恨,輕者會給你“小鞋穿”,重者會叫你“下崗”,到那時你將後悔莫及。

一位在一家美國公司駐香港分公司做公關經理的女士,她在商場上有很高的聲譽,但卻因一件小事而被迫辭職,事情是這樣的:美國總公司的幾位最高領導者決定在港舉行宴會。除了香港公司的總經理及一些要員外,美國總部的要員當然少不了,再加上一向合作無間的大客戶,宴會是非常的盛大。

作為香港分公司公關經理的她樂於以女強人自居。在任何一方麵,她屬下的公關部都幹得非常出色,這也是她愈益引以為自豪的。不知是否勝利衝昏頭腦,她在一些宴會中,鋒頭有時競淩駕於總經理之上。總經理是一位好好先生,在不損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每每讓她發言。總公司與分公司聯合宴會的機會極少,她還是頭一次經曆。由籌備宴會開始,她抱著很謹慎的態度,務求取得總公司主管的讚許。

宴會當晚,她周旋於賓客間,確令現場氣氛甚為歡樂。直至分別由總公司的高層主管及分公司的總經理致謝辭時,她在旁逐一介紹他們出場。輪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總經理,她不知怎麽在介紹之前,竟先說了一番致謝辭,感謝在場客戶一直以來的支持。雖然三言兩語,已讓總公司的主管皺眉,因為她當時負責的,隻是介紹上司出場,而非獨立發言。

在宴會進行的過程中,總公司主管曾與她交談,發現她提及公司的事時,每以個人主見發表,全不提及總經理的旨意。給人的感覺是,她才是分公司的最高主管。結果,分公司總經理被上級邀請開會,研究他是否堅守自己的職位,而非疏懶至由公關經理代為處理日常業務。她終於自動辭職,原因是她認為被總經理削權,卻不知道自己的鋒芒太露、喧賓奪主。

君子養晦,用發其光;小人養晦,冀逞凶頑。晦雖為一,秉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