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韜光養晦,以退為進

晦非恒有,須養而後成。善養者其利久遠,不善養者禍在目前。晦亦非難養也,琴書小技,典故經傳,善用之則俱為利器。醇酒醉鄉,山水煙霞,尤為養晦之爐鼎。

居眾所必爭之地,謀晦以全身,謀晦以建功,此又謀晦之大者也。

楔 子

三國時期,魏王曹睿病故,曹芳即位,司馬懿和宗室曹爽同為顧命大臣,一同執政。對司馬懿這個外人不大放心,便想方設法奪了司馬懿的兵權。自兵權落到了曹爽的手裏之後,司馬懿就托病在家休養。曹爽高枕無憂,經常帶著家將門客出外打獵,有時幾天不回城去,他的弟弟以及門客都勸他說,幾天不回城,恐怕會有人發動兵變。曹爽笑道:“軍權在我的手裏,司馬懿又在家養病,有什麽可怕的?”後來,曹爽的弟弟曹羲求大司農桓範規勸曹爽,曹爽聽了,多少注意了一些。

恰在這時,李勝升任青州刺史,前來辭行。曹爽靈機一動,有了主意,讓他假借到司馬懿的太傅府上辭行,趁機察看司馬懿的動靜。

李勝來到太傅府,隻見司馬懿麵容憔悴地躺在**,由兩個丫頭扶著,才勉強撐起身來,李勝對他說:“我要去青州上任了,向您來辭行!”

司馬懿含混地說:“並州接近匈奴,可要好好防備!”

李勝說:“是青州!”

司馬懿說:“你從並州來?”

李勝說:“是山東青州。”

司馬懿大笑道:“人剛從並州來?”

李勝最後借用紙筆,才對司馬懿說明白。司馬懿看了好一會才說:“原來是青州哇,我病得耳聾眼花了,刺史路上保重吧!”說完,司馬懿用手指指嘴巴,丫頭捧上湯水,司馬懿喝了,湯水還灑了一衣襟。最後,他流著淚對李勝說:“我年老力衰,活不久了,剩下兩個兒子,要托曹大將軍照顧,請李刺史在曹將軍麵前多多吹噓!”說完指指兩個兒子。

李勝走後,司馬懿便披衣起床,對司馬師和司馬昭說:“李勝回去必定要跟曹爽說,他不會再疑我了,曹爽如再出動打獵,便可動手。”

李勝趕回大將軍府,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曹爽作了匯報。曹爽大喜道:“這老家夥一死,我就什麽也不怕了。”過了幾天,他帶著魏主曹芳,點起禦林軍,借口出城祭祖,打獵去了。

司馬懿抓住這個機會,帶領兒子和眾將,直奔朝中。先威逼郭太後下旨,說曹爽奸邪亂國,要免職辦罪,太後無奈,隻得下旨;然後又占了城中的兵營,緊閉了城門。曹爽接旨後,本可以大將軍印討伐司馬懿,但他生性昏懦,不聽眾門客的勸告,反而相信了司馬懿的話,把大將軍印交了出去。

從此,政歸司馬氏。裝一場病可以取得大權,乃至取曹魏而代之,建立司馬氏的西魏政權,裝病之成功,可謂大矣!

司馬懿真不愧是一位善於韜光養晦、以退為進的權謀高手。韜光養晦是一門以守為攻、以退為進的學問。它的“守”是為“攻”,它的“晦”是為了“亮”,它的“屈”是為了“伸”。雖然曆史上一些反麵人物如袁世凱、蔣介石都是個中高手;但也有一些偉大人物如周恩來、鄧小平對“韜晦”的經典運用,對中國曆史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鄧小平在上世紀90年代,製定的“韜晦”策略,為我國贏得了寶貴的十年經濟大發展,是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