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無法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在這段文字裏,一個“儉”字,一個“靜”字揭示了做人的要訣。儉就是淡泊,靜就是寧靜。現在有些人一講到“淡泊”,就認為是“冷淡”;其實,淡泊主要是指物質生活應儉樸平淡,不必過於奢華,因為人的精神品性隻有在平淡樸素中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這就叫“淡泊以明誌”,明什麽“誌”?明“德”、“才”、“學”等追求之誌。冷淡是精神空虛,淡泊不僅不是冷淡,而且對生活很熱情,很有追求;隻是這種追求不是簡單的物質生活追求,所以在迷物近利者看來這種追求有點“無為”,其實這種“無為”正是精神超越的表現。我們可以想像,假如一個從裏到外,從頭到腳都浸沒在物質欲望的海洋裏,能夠指望他超越現實嗎?所以, “淡泊以明誌”,說得很有道理。同時“寧靜以致遠”也非常深刻。精神境界有高有低,人生誌向有遠有近。做人最忌日光短淺,胸無大誌,終日在方寸天地裏翻筋鬥,這樣的人,叫做“鬥筲之人”。人之所以會目光短淺,最大的原因就是浮躁貪心,急功近利,不能夠安於寧靜,忍受寂寞,自然就成不了什麽大器,結果隻能是“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所以,在精神上保持寧靜,甘於寂寞,不為利誘,不被物牽,是“修身”、“廣才”的必要條件。試觀曆史上有所建樹的人,哪一個不是這樣地來的?董仲舒寫《春秋繁露》,“三年不窺園”,一般人耐得住這種寂寞嗎?這也是為什麽偉人總是很少的原因。中國有一句諺語:“心靜自然涼。”此“心靜”二字,極可玩味。一個人隻有在繁華世界中保持平心靜氣,才能求得精神的悠遠。有一古聯“淡如秋水閑中味,和似春風靜後功”,也隱含類似的意思。

最後,編者在此需強調的是:這裏所說的“淡泊”,並不是什麽都不幹了,而是強調在做事時的一種心態。正確看待名利帶給人的影響和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願望,無論是從政、經商,或者是搞學問、藝術,都要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得漂漂亮亮,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把眼光放到整個社會利益的角度上,從狹隘的自我享受中解脫出來。

是非不到釣魚處,榮辱常隨騎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