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優哉遊哉

杭州西子湖畔虎跑寺內一個不很起眼的地方,有一副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是已故弘一法師李叔同先生的遺墨。凡是了解李叔同先生的人都知道,無論從家境、才學、閱曆上看,還是拿愛國之情、誌向之取、進取心來比,叔同先生都不會亞於當時或現代的大多數人。然而恰恰是這位自豪“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的熱血男兒,認認真真地寫下了這樣一副對聯留諸後世,這便使人不得不冷靜下來認真想一想這副對聯的深刻內涵。

中國人的知足表現,從生活的任何狀況中都能發現值得為之快樂的東西,就仿佛兒童在海灘拾貝,無論撿到什麽都是欣喜的,哪怕一無所獲,也不會失望,因為能夠自由自在地在大海邊遊玩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是人人都能享愛到的快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生活艱苦的中國人卻笑口常開,而且一般的情況常常越是艱苦越是感到知足。這種生活態度常常教外國人看了莫名其妙,很容易誤以為是中辦的惰性。

其實,中國人的知足,也是一種處世的藝術,它小半出於無奈,大半則根源於精神世界的充實豐富以及應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圓熟。中國人懂得,知足或不知足,都不是生活的主要口的;人生的目的當是尋求生活的快樂,當一個人無法改變現有生活時,他除了接受以外,還能有更明智的選擇嗎?中國人有著此種想法,所以在順境裏固然能優哉遊哉,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夠安之若素。人生常常是無奈的,有時候會被迫置身於極不情願的生活境遇裏,甚至會落到萬念俱灰的地步,但是一旦他想到自己好歹還擁有一個可愛的人生,便又可知足地微笑起來。“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怕無處下金鉤”, “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等格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遊泰山,遇到一位不知何許人者,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見而問:“先生何樂也?”對曰:“天生萬物,人為貴,吾得為人,一樂也;男女有別,男為尊,吾得為男,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繈褓者,吾行年七十矣,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居常以侍終,何不樂也?”

知足是中國人在深刻理解生活本質之後的明智選擇。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俗話說:“猛獸易伏,人心難降;駱壑易填,人心難滿。”但生活所能提供的欲望的滿足卻總是有限的。因此在人的現實生活中,“足”是相對的、暫時的,而“不足”則是絕對的、永恒的。假如一個人處處以“足”為目標不懈追求,那麽他所得到的將是永遠的不足;如果一個人以“不足”為生活的事實予以理解和接納,那麽他對生活的感受反倒處處是足的。中國人的處世藝術正是表現在足與不足的調和平衡之中。知“不足”,所以知足;不知“不足”,所以不知足;知“不足”,可以知足;不知足,便總是“不足”。由此可見,知足就是一個人自覺協調人心欲望與實現條件兩者關係的過程。用什麽來協調?用“知足”來協調。足不足是物性的,而知不知則是人性的。以人性駕馭物性,便是知足;以物性牽製人性,就是不知足。足不足在物,非人力所能勉強;知不知在我,非多少所能左右。

不知足是本然的、合情的,仿佛騎手信馬由韁,毫不費力。相反知足是自覺的、頑強的、堅毅的和難能可貴的。當你步行在街道上看到一輛輛擦身而過的漂亮轎車時,當你身居鬥室望著窗外一幢幢摩天大樓時,因羨慕、嫉妒而起的不知足,無需吹灰之力便不招而至了。而要擺脫這些情緒的糾纏,今晚依然知足地臥床酣睡,明早照樣知足地擠車上班,卻是很不容易的。可見,不知足者根本沒有資格嘲笑不凡的知足者。在嘲笑別人之餘,倒是應該想一想自己為物所役的淺薄、空虛和浮躁。正如程子所說:“人為外物所動者,隻是淺。”

知足者當然不是無所希冀、無所追求。誰不愛吃山珍海味,誰不喜歡汽車洋房,但現實終歸是現實。眼熱解決不了問題,傷感也無濟於事,在萬般無奈之時,唯一可以保持的是這份知足的快樂。在中國布教並居住了長達五十年之久的美國傳教士斯密斯倒是很了解中國人的知足藝術,他在《中國人的特性》一書中說: “所謂‘知足’,當然並不是指人人安於現狀,不圖上進。就個人而論,若有好日子過而此種日子可因努力而得,自然誰也不會推開。”知足是相對的,即使是知足者也會有許多不足的時候。我們不必擔心知足會使人懶惰、消極,因為人心不足永遠是鐵一樣的事實。如果說知足者常樂,那麽在生活中就沒有一個真正常樂的人,可見完全知足的人是沒有的,就像沒有完全不知足的人一樣。

“知足”說時容易做時難。因為知足難,所以中國人的知足常樂才稱得上是一種藝術。足與不足,都是比較的結果。一談到比較,中國人幾乎人人都知道一句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生活可以有四種“比較”的方法,“比上”與“比下”是其中的兩種,“比己”,即自己跟自己比是一種,還有一種就是“不比之比”,不跟任何東西比較,也算是一種“比較”。這四種“比較”相應地產生四種知足的境界,下麵我們就來分而述之。

“比上”自然是不足,這似乎不必多言,因為我們大家都可能嚐過這種苦澀的滋味。“比下”當然有餘,這是人們一般常用的知足藝術,很簡單,但在生活中運用起來卻幾乎是百試百靈的。從前有一個人不小心丟失了一雙新買的金縷鞋,為此他悶在家裏茶不思、飯不想地難過了好幾天。這天他強打精神到街上閑逛,無意中看到一個拄著拐杖隻有一條腿的瘸子,正興高采烈地與人聊天,驀然之間,他幡然醒悟:失去一條腿的人尚能如此快活,我丟失了一雙鞋又算得了什麽呢?想到這裏,頓覺心胸爽朗,淤積數天的不快霎時煙消雲散。生活是公平的,它毫不吝惜地把大大小小的幸福賜給眾人,但也從來不讓其中的任何人獨占鼇頭,免得他過於狂妄;生活也毫不留情地把各種各樣的災難帶給人們,卻極少把其中的任何人推到絕境,這就是中國人常常愛說的“天無絕人之路”。一個人不管遭受何種痛苦境遇,比上不足,比下也還有餘,隻要知足,就有快樂——當人失意的時候,都會這樣想的。

“比下”雖然比“比上”更能知足常樂,但是,與“比上”一樣, “比下”終歸要與別人相比,與人相比,總有點受製於人的感覺,而且常常免不了“人比人,氣死人”。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出現,做人最好不要拿自己與別人相比,不管是比上還是比下。如果一定要比,倒不如自己與自己比。怎麽比呢?隨便遇到什麽事,隻要倒過來看就可以了。我也講一個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

從前,一位老婆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賣傘的,小兒子是賣鞋的。每當下雨的時候,老婆婆便很傷心,因為小兒子的布鞋會因下雨而缺少主顧;但天晴的時候,老婆婆還是很難過,因為大兒子的雨傘會因天晴而賣不出去。老婆婆就是這樣晴也傷心,雨也難過,直到有一天一位行者對老婆婆說:“你把這件事情倒過來想想不行嗎?雨天的時候,你大兒子必然生意興隆;天晴的時候,你小兒子肯定顧客盈門,這樣一來,不管天晴下雨,你都可以快樂了。”生活有時候需要倒過來看待,譬如當你的酒隻剩下半瓶的時候,別老是抱怨:“隻剩下半瓶了!”而應該想想:“還有半瓶呢!”有一句禪詩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任何事都可以從它本身發現知足快樂的源泉,問題是你從什麽角度去看。

知足雖然常常通過比較而生,但凡是通過比較而生的知足都不是最高境界的知足。所謂最高境界的知足,在中國人看來,乃是一種源於內在精神的充實完滿,是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沛然自足,大智若愚的先哲老子稱此為“知足之足”,並教誨後人說:“知足之足常足矣!”當一個人拿到一串葡萄,如果他從大到小一顆一顆吃下去,往往會越吃越不知足;如果他從小到大一顆顆吃下去,便會越吃越知足;但一個“知足之足”的人吃葡萄,根本就不會想到葡萄的大小,這樣的知足才是真正的知足。 市爭利,朝爭名,蓋棺曰何物可殉籬裏;春賞花,秋賞月,荷鐳時此身常醉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