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質量和長度並不成正比

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慢性子人奉命照顧主人家唯一的小少爺。一天,主人外出,吩咐一個慢性子的人看管好小少爺。主人回來後,沒看見孩子,急忙問慢性子:“小少爺呢?”

慢性子回答:“……後花園。”

主人到後花園一看沒有,又回來問:“怎麽沒有啊?”

慢性子說:“在井邊玩。”

主人又到井邊去找,還是沒有,氣急敗壞地要打他,慢性子這才說:“掉井裏了。”

“啊!為什麽不撈啊?”主人大吃一驚。

“……都半天了。”

“都什麽時候了還繞彎子,不能一起說完嗎?”主人氣得把慢性子打了一頓,開除了事。

這個故事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說話的確很愛繞彎子。能一句話說完的事他們十句還說不到正題,能一個小時說完的事他們要說上半天。他們為了在人前炫耀自己的這種能力,常常會故意地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把本來可以說短的話說長。

英美戰爭全麵爆發前夕,美國政府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對英宣戰問題。會上,一位議員的發言從下午開始一直持續到午夜,發言者竟然不理會會場上大多數議員四起的鼾聲。結果另一位議員又急又怒,將痰盂向發言者頭上擲去,才結束了那人的發言。待通過決議時,英國人已經打到了美國人的家門口。

很顯然,這種“馬拉鬆式”的發言,超出了聽眾的心理承受能力,無法讓人接受,而因貽誤戰機所造成的損失更是難以計算。

其實,說話的質量和說話的長度並不成正比。特別是在快節奏的今天,如果廢話連篇,東繞西繞,囉裏囉唆半天說不到正題,隻會讓聽者生厭,因為這是不尊重他人時間的表現。而且,喜歡說話繞彎子有時還會影響自己人生的定位和成功。

以《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等不朽名著蜚聲世界文壇的德國大詩人歌德,就是意識到自己在說話時喜歡繞彎子、不適合當律師之後,從法學轉為從事文學創作的。

青年時代的歌德曾攻讀法學,獲得法學博士的學位,成了一名律師。

有一次,有人請歌德在法庭上擔任辯護律師。這位年輕的律師心潮澎湃,熱情很高,他一走上法庭,就發表了一通演說:“啊,如果喋喋不休和自負竟能預先決定明智的法院的判決,而大膽和愚蠢竟能推翻已得到證明的真理……簡直是很難相信,對方居然敢向你提交這樣的文件,它們不過是無限的仇恨和最下流的謾罵熱情下的產物……啊!在最無恥的謊言、最不知節製的仇恨和最肮髒的誹謗的角逐中受孕的醜陋而發育不全的低能兒……”

這一段“帶有一股熱情的行吟詩人的氣味”的辯護詞,辭藻華麗而很有熱情,充分顯示了歌德潛在的文學才能,可惜效果並不好,旁聽席上的聽眾公開表示對這種辯護的不滿,並不時發出低低的嗤笑聲,法官也微笑著搖搖頭。結果,對方的律師抓住這個機會狠狠地駁斥和譏笑了他。

歌德被激怒了,隨即用一種“戲劇性的感歎”來繼續他的發言:“我不能再繼續我的發言,我不能用類似的這種瀆神的話來玷汙自己的嘴,麵對這樣的對手還能指望什麽呢……需要有一種超人的力量,才能使生下來就瞎眼的人複明,而製止住瘋子們的瘋狂,這是警察的事。”

這次連法官們也不能保持緘默了,法官向他指出,這樣的發言不能被允許,法庭上不能用這種語言來進行辯護。歌德的第一次出庭辯護就遭到旁聽者的非議,受到法官們的指責,以失敗而告終。

後來,歌德思慮再三,終於放棄了律師的生涯,轉而從事文學創作。

雖然歌德具有非凡的駕馭語言的能力,但是他的辯護繞彎子太多,讓人不知所雲,說服力不強。不但說服不了律師,連旁聽的人也不明所以,作為律師,顯然不適合。

其實,不僅是在法庭辯護中,就是在其他場合,說話也要簡潔明了,因為說話不是自說自話,是為了讓人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說了半天還雲山霧罩,不見廬山真麵目,誰都會失去耐心的。

某些特定的時候,滔滔不絕、出口成章是一種“水平”,但善於概括、辭約旨豐、一語中的更是一種“水平”,而且更為難得,因為濃縮的都是“精品”。因此,要有“精品”意識,多出“精品”才是對自己寶貴時間的節約,對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