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足客戶安全感

購買風險是消費心理學的一個名詞,指消費需求的實現並不等於需求的完全滿足而存在的風險。例如,消費者買了一台電視機,但他使用後發現這台電視機在質量和功能上不盡如人意,因此造成一定程度的不滿足。為了規避這類風險,消費者在購買其他商品時,就會表現得小心翼翼,盡量拖延成交,以便“貨比三家”,這對銷售員來說,不僅加大了時間和精力成本,還容易造成客戶流失。

對銷售員來說,風險就是成交路上的攔路虎。如何打敗這隻攔路虎,進而滿足客戶的安全感,這是銷售員需要多加思考的問題。

大多數客戶與銷售員交流時,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無論是產品促銷,還是介紹宣傳,銷售員有時難以取信於客戶。甚至很多時候,銷售員越想向客戶證明自己,越事與願違,最後直接將客戶“趕走”。

那客戶為什麽不相信銷售員呢?恐怕與以下幾點密切相關。

1.隱瞞產品缺陷

部分銷售員為了獲得更高的利益,往往以次充好、以劣為優,利用買賣雙方的信息落差來欺騙客戶。以家具行業為例,很多銷售員在向客戶介紹材質時使用的是俗稱,而沒有標準規範的俗稱往往成為商家欺騙客戶的手段,如“大紅酸枝”一般指交趾黃檀,一些銷售員卻將其他樹種的黃檀也稱為“大紅酸枝”。由於是俗稱,即使客戶購買之後對材質提出異議,也很難以此作為解決糾紛的依據,最後隻能自認倒黴。

2.誇大產品性能

有些行業存在著誇大產品的行為。例如,我們在電視廣告或街頭推廣中經常看到的各種保健品,大到癌症、小到感冒,各種“神藥”似乎無所不能,可事實上保健食品是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如此宣傳,客戶如何相信銷售員呢?

3.拒絕售後服務

很多銷售員隻注重短期利益,總是抱著做一錘子買賣的想法去做生意,交易達成前百般保證,資金到手後則撒手不管。不管是產品的售後服務還是客戶跟蹤都做得不到位,這大大影響了客戶的購買體驗,讓他對銷售員和產品都失去了信心。

那麽,銷售員應該如何打消客戶的疑慮,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呢?最重要的一點是向客戶做出零風險承諾,給他吃一顆定心丸,滿足其安全感。

零風險承諾是銷售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它可以在大部分情況下提高銷售員的成交率,加速成交過程。零風險承諾既是一項技術也是一種策略,如果銷售員學會變通並把零風險承諾運用得遊刃有餘,就可以使自己成為值得客戶信賴的人。

當然,要想做到有效承諾,首先要學會轉換角度,站在客戶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找出他真正關心的利益點,並將其作為自己的承諾點,從而吸引客戶。從競爭上來看,承諾要高於同業水平,提出同業不願做、沒想到、做不到的承諾,這樣才可能吸引客戶。

零風險承諾不僅是一種吸引客戶的手段,更是一個塑造自身和企業良好形象的過程。如果隻是為了達到短期銷售目的,隨意向客戶做出一些無法兌現的承諾,就會讓自己進退維穀、聲譽受損。

某雜誌社推出一套創業培訓書籍和視頻資料,主要是教大家如何創業、開公司、做營銷計劃、如何管理等。這套書籍和視頻資料售價400元一套,並且承諾:“如果你三個月不成功,我們全額退款,你100%沒有任何風險。”結果是雖然銷量很高,但退貨率也高達46%。於是雜誌負責人便去請教一位營銷大師。

大師說:“這個很簡單,你應該提供雙倍的零風險承諾,如果三個月不成功,我退你800元”。

聽到還要加錢,報社負責人急忙喊道:“你瘋了,怎麽可能?”

大師不慌不忙地解釋:“雖然我會多退一倍錢給你,但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當你退款時,請附上你的名片和公司營業執照複印件。”

雜誌社承諾的是保證客戶創業成功,但是如果客戶沒有成功,那至少公司應該開起來了,所以退款時要求附一張名片和公司的營業執照,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經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改動,退款率竟然下降到4%,為什麽呢?因為很多人隻是想創業,但是什麽都沒有做,沒有行動怎麽會成功呢?所以大部分沒有行動的人就無法退款了。

零風險承諾從來不必是100%退貨,否則很可能被客戶或競爭對手利用,給自己造成嚴重損失。其實,零風險承諾是需要設計的,一般來講,隻要我們比競爭對手的承諾好就足夠了。我們要保證,自己的零風險承諾既可以滿足客戶的要求,又不會給自身帶來過高的風險,這樣才能實現銷售業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