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邏輯推理說服對手

在學術辯論中,常用邏輯推理來說服對手。嚴密的邏輯性是學術辯論的一大特色。常用的邏輯推理有歸納法、演繹法、類比法、歸謬法等。

關於“什麽是好作品”的論戰,梁實秋曾說:“一切的文明都是極少數天才的創造”,“好的作品永遠是少數人的專利品,大多數人永遠是蠢的,永遠與文學無緣”。

對於這種論調,魯迅先生反駁說:“倘若說,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麽,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

梁實秋認為,文學作品是少數人的專利品,大多數人永遠是蠢的,這種觀點顯然是錯誤的。魯迅運用歸謬法進行反駁說服,由“作品愈高,知音愈少”推出“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的荒謬結論,使對方的觀點不攻自破。

人生在世,數十寒暑,不過彈指一揮間,所有生命都無一例外,既短暫又寶貴,卻仍有許許多多的人,活得糊塗,活得無聊,活得煩惱,不如學會灑脫!

我的一位舊時同窗曾告訴我,她讀大學時,之所以選了莊子作為大學時候的選修課,是因為對莊子隨意灑脫的文風非常佩服。莊子吸收了神話創作的精神,大量采用並虛構寓言故事,極富浪漫色彩。他的哲學思想和政治觀點都是通過這樣的故事來表現的。他的故事形象生動,幾乎一切生物非生物都會說話,都會辯論。古人說的“戰國之文深於比興,即深於取象者也”,對莊子來說,尤其恰當。

是啊,莊周一生著書十餘萬言,書名《莊子》。他做過蒙城漆園吏的小官,但不久辭去。他布衣草鞋,糝湯野菜,安居陋巷著書。生活難以維持時,曾向監河侯借過糧食。楚威王聽聞莊周是境內有學識而賢德的人,曾遣使備千金厚禮前來漆園,請莊子為楚國宰相,使者見到莊周,向他道明楚王許以為相的旨意,莊子笑著對楚使說:“千金可算是重禮了,相位可謂尊貴至上。可是,你沒見祭祀時的牛嗎?人們把牛喂養肥了,祭祀時披紅掛彩,還不是牽到太廟殺了作祭品?我寧願在淡泊無為中度日,不去做犧牛?”

莊子在談笑中“喻牛辭相”,反映了他無求無欲,悠然自得,適心任性地生活的理想。

莊子晚年常垂釣於濮水、渦水,遊於濠梁觀魚,與魚鳥共樂,甘於清靜閑居的生活。後來,他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哭,反而箕踞鼓盆而歌。人們把這一反常的舉動,叫作“莊子敲盆成大道”,因為在莊子看來,生和死並沒什麽兩樣,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逍遙。

一個人生在世上,確實要灑脫一點,如果你被局限成一定的格式,那麽,你就會有很多美麗的人生風景不能領悟。灑脫是一種美,它可以讓你的人生不再單調。有了灑脫,你的人生就像天上七色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