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強勢對手,要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在說服別人時,氣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你畏畏縮縮,不敢和人針鋒相對,在氣勢上先比別人矮了半截,那麽,別人一定會覺得你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是存心不良,怎麽會接受你的建議呢?相反,如果你理直氣壯、振振有詞,在氣勢上先將對方壓倒,那麽,他很有可能會接受你的意見,你的說服目的也就達到了。

戰國時,驕橫的秦王想吞並安陵,便提出要以500裏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自然不肯同意,便派唐雎出使秦國,以說服秦王放棄這個念頭。

唐雎說明了來意,秦王一聽,頓時臉色大變,怒氣衝衝地對唐雎說:“你聽說過天子發怒嗎?”

唐雎回答說:“我沒有聽說過。”

秦王說:“天子發怒,能讓百萬人屍骨成山,血流成河!”

唐雎說:“那麽,大王有沒有聽說過百姓發怒?”

秦王冷笑道:“平民百姓發怒,不過是摘下帽子,赤著雙腳,拿腦袋撞牆罷了。”

唐雎說:“那是庸人的發怒,不是勇武者的發怒……如果勇武的人真的發了怒,倒下的雖不過兩人,血水淌過的地麵也隻有五六步,但是普天下都得披麻戴孝。現在勇士發怒了!”

說完,唐雎拔出寶劍,挺身而起。秦王一見頓時慌了,忙對他說:“先生息怒,先生請坐下來談,何必生這麽大的氣。現在我明白了,韓國、魏國都滅亡了,獨有安陵君這個僅有50裏地的小國還存留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這樣的勇士啊!”

在這個故事中,唐雎麵對秦王的驕橫霸道、淩人盛氣,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膽怯,反而據理力爭,甚至當著滿朝文武敢於拔劍而起,在氣勢上先把秦王比了下去。再加上之前唐雎所說的勇士之怒,和安陵君獨保的現實,最終使秦王打消了吞並的念頭,達到了出使和說服的目的。

如果唐雎不采用這種措施,而像一般的小國使臣見大國國王那樣,隻知道哀求、告饒,以秦王的驕橫,勢必會更加堅定吞並安陵的決心。唐雎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能夠看清當時當地的形勢,知道秦國吞並安陵易如反掌,如果不在氣勢上壓倒對方,自己就再也沒有可讓對方信服的理由了。

在春秋戰國時,有很多像唐雎這樣有智有謀、勇敢正直的勇士,他們正是用自己的不卑不亢的態度、大義凜然的氣勢,壓倒了驕橫的侵略者,達到了說服的目的,使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得以保全。

因此,如果你的說服對象的氣焰極高時,你就不要希望通過一般的說教來令他信服,倒不如在氣勢上將他壓倒,讓他不敢小瞧你。隻有這樣,他才會重視你的建議,也才有可能接受你的建議,你也才會達到說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