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視偏見”理論

約翰夫妻倆都是熱心的股民,他們一直將手中的閑散資金投放在股市中,這樣一方麵可以給平靜的生活增添一份樂趣,另一方麵也期待著能獲得投資的收益。

這一次,約翰根據以往的經驗購買了一支自己認為的潛力股。他對這隻股票寄予了厚望,每天股市開盤時間,他都準時坐在電腦屏幕前,觀看著大盤的走勢。果然不出所料,這隻股票的價格就像約翰當初購買時懷有的熱情一樣,有增無減。每天看著自己股票的價格一路攀升,約翰興奮不已,不時地向妻子炫耀自己明智的選擇,老伴聽了也笑得合不攏嘴。

但過了一周後,約翰夫妻倆的興奮之情漸漸減退了。因為他們發現,近來股市大盤開始變得很不穩定,再看自己持有的那隻股票,其價格也是起起落落。這時,約翰對妻子說:“雖然近來股市有點不穩定,但我仍覺得這隻股票還有上漲的可能。依我看呀,咱們先別急著拋售,先觀望一段時間再說,你覺得呢?”妻子說:“如果這時不賣掉,萬一過一段時間嚴重下跌,到手的肥肉豈不白白跑掉了?我看還是見好就收,趕緊賣了吧!”

約翰聽了妻子的話,看著大盤的走勢,思前想後,內心開始動搖了:“說得也是,現在已經賺了,若繼續等下去,萬一出現風險怎麽辦?”“就是啊,看現在這情況,肯定不會再漲了。”老伴在一旁說道。於是,約翰將所持股票拋售一空。

過了幾天,約翰看準時機購買了新的股票,但他還是關注著那支股票的價格走勢。這天,米約翰驚奇地發現,那隻股票的價格經曆多次起起落落後,居然又開始上漲了。約翰歎了口氣,開始埋怨妻子:“我當初怎麽說的?先觀望一段,還有可能上漲。可是你偏說見好就收,結果怎麽樣,真的漲了吧!”妻子不服氣地反駁道:“這怎麽能怪我呢?要是你當初堅持價格還會上漲,怎麽會決定拋售一空呢?”

很多人在事情發生以後,往往會以為自己在事情發生之前就預測到了結果。事實上,他們未必像自己想象的那樣,事先就做出了準確無誤的判斷,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後視偏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馬後炮”。

開始時,約翰打算堅持到底,暫時不急著拋售,但在妻子的勸說下,他最終動搖了,將所持股票拋售一空。可是事後看到結果時,約翰的記憶習慣會讓他“忘記”自己當初是如何動搖的,他隻“記得”自己是如何堅持的,如何認定這支股票價格還會上漲的,這就是典型的後視偏見。約翰為什麽會產生這種思維呢?追根溯源,這是人類思維的一種慣性,它讓我們在事後忘記自己失誤的部分,隻記得自己當時的預測是多麽正確。

中國人常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句話揭示了中國人的一種常見心理——從結果看當初,因失敗而責備。這類人喜歡在結果出來之後,向前逆推,尋找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並且為當初自己尤其是他人的選擇而後悔,而抱怨。然而,他們經常從不良結果向前逆推,一旦事情運轉良好,他們往往就不會追究當初的選擇是對還是錯。所以說,後視偏見帶有極大的功利性。

人們也用“事後諸葛亮”來比喻那些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諸葛亮神機妙算,是未卜先知,而他們則是過後方知,所以被稱為“事後諸葛亮”。

比如,阿元看足球賽時,心情隨著賽況的波折起伏跌宕,一心盼著鍾愛的球隊可以在最後關頭反敗為勝。但是比賽結束了,李元最喜歡的球隊還是慘敗。很多時候,李元會恨恨地說:“剛開始比賽,我就知道要輸了,他們今天不在狀態,沒有發揮出最佳水平。現在怎樣呢,果然輸了!”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碰到類似約翰、阿元這種“事後諸葛亮”的人。一旦持有這種心理,在某些情形下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其一,假如你有了後視偏見,你就會在事情發生後,覺得自己當初的預測是對的,因此你很難從實踐中得到有益的經驗教訓。下屬沒有如期完成你交代的任務,你可能會生氣地想,這個人做事的能力就是不行,我早就知道他會把事情辦砸了,果然不出所料!

其二,由於覺得早就預測到事情的結果,你很難以公允的眼光看待別人。對於別人的成績,你覺得本來就應該這樣,你早就料到結果了。別人犯了錯誤,你可能會嚴厲地說,早就告訴過你這件事情不能這樣做了,要如何如何做,而事先呢,你或許一直持默許的態度。

其三,你會以結果論成敗,而忽略中間的過程。

那麽,如何改變後視偏見呢?

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事情發生前,寫下你對結果的預測,並列出你做出這種預測的理由。這樣做,可以避免事情發生後,你的記憶會篩選儲存的信息,隻想起那些與結果相符合的環節和證據。而把預測結果寫下來,你就會客觀地發現,自己的預測未必都準確無誤。這一過程也可以使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判斷力,充分了解你在哪些方麵預測得比較準,又在哪些領域經常預測失靈。

對於那些有後視偏見的領導,你可以先告訴他不好的情況,等他不滿地說,早就告訴過你要三思而後行了,你再說出事情的真相:一切良好。經過這番曲折,他就不會再有那麽強烈的後視偏見了,當然,前提是你不怕被炒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