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己的知識涵養

1956年2月,《紐約時報》曾刊登過一篇關於艾薩克·普雷斯蘭的專訪。普雷斯蘭是一名售貨員,他剛念完四年的夜校,拿到了高中畢業證書,立刻又報名參加了布魯克林學院夜大部的學習,他想學習法律。他在新生英語課的一篇題為《什麽是幸福》的作文中寫道:“對我來講,拿到了高中文憑,就可以繼續上大學了,將來,我就有希望成為一名律師,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普雷斯蘭先生說:“向前看,我很開心,我得看看我能學到什麽程度,我想在夜大學習五年或更長的時間,然後,我計劃到法學院再讀五年。”

你一定認為這是一個年輕人的計劃。事實上,在去夜大注冊前,普雷斯蘭先生剛剛過完他60歲的生日。這個年過花甲的老人,懂得通過不斷獲取知識來達到內心充盈的目的。

習慣性多慮,往往是因為自我內心有缺失,這種缺失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思想和知識來補足。一個思想豐富、精神充實的人,很難感到焦慮。

我們不僅僅可以在高中、大學,或者按照某種正規的安排去接受教育。A.洛厄爾博士是哈佛大學的某一任校長,他曾經寫道:大多數學院或培訓機構隻能幫助我們學會自助。他說,說到底,我們還要靠自我教育。教育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是一個豐富和發展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我們要通過自我教育來實現這一過程。

如果我們明白了這一道理,自我教育就會成為一種令人興奮的體驗。當然,我們所強調的並不是一種表麵形式,而是一種真實的、深入的狀態。我們要讓自己的心靈主動、用心地接受正麵影響。如果一個人不用心,無論他是去參加讀書俱樂部,還是參加培訓班、買票聽歌劇、聽講座,他都不能從這些活動中找到任何積極意義。

一位女士對朋友訴說自己的煩惱。她看上去病懨懨的,毫無活力。她說她丈夫不喜歡她了。她丈夫在事業上十分成功,是一名經理,有很廣泛的興趣,而且品位很高。她承認自己已經跟不上他的腳步了。

她哭著埋怨說這都是因為沒機會上大學的緣故。生了孩子以後,她更是沒時間提高自己的修養了,而她丈夫最渴求的就是聽音樂、看畫展或者讀書之類的活動。

她說:“現在,他嫌棄我,因為我和他那些有文化的朋友談不到一塊兒去。這對我不公平!”

朋友問她,現在,孩子們都長大成家了,她是如何打發時間的。她說她通常都是打橋牌的,每周看兩場電影,也讀點言情小說什麽的。

看得出,這位女士很少會對什麽東西感興趣,她有提高自己修養的機會,她所缺乏的隻是培養自己興趣的精神和願望。她完全可以把打橋牌和看電影的時間用來培養她的興趣,讓自己跟得上丈夫的腳步。有些人就像這位不思進取的女士一樣,他們被遺忘在狹小的世界裏,他們畫地為牢,與世隔絕。他們說這一切已經太遲了,事實上,對那些想發展自己的人來說,人生是一個永無終點的精神之旅。

喬治·加洛普是美國公眾意見研究所的創辦人,兼任羅茲獎學金新澤西州委員會主席,他曾經說過:“很多人拿到了文憑就不再學習了,但我卻認為,學習是一個從生到死不間斷的過程。”大學隻能提供給我們一段時間,讓我們有一個地方能夠學習;以後,我們就要靠自己了。所以,無論我們是什麽學曆,首先,我們都應該明白,我們必須繼續學習,要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要時刻滋養我們的心靈,以免在將來的日子裏,飽受寂寞的折磨。

如何在畢業之後也能不斷學習呢?答案很簡單:讀書。

從書中能找到人類的大部分成就、知識和智慧。書中的知識正靜靜地待在圖書館、書店或是朋友的書架上,等著我們去學。通過讀書,我們能夠同那些偉大的心靈做心與心的交流;通過讀書,我們能回顧曆史、展望未來。

弗蘭克·傑寧是一個閱讀專家,他在新澤西州布魯弗爾德市的一家初中任教。他說:“文字是在人類的曆史中深刻影響了人類心靈的事件之一。通過篝火旁的說書人,它使文化得以傳承。文字使柏拉圖和耶穌穿過時間的界限來指導我們。它把我們的心靈和時代連在一起,讓我們更好地掌控我們的世界。有時,它很抽象,像一個好主意一樣;有時又很具體,就像門上的插銷。它是一條讓人走向高尚的星光大道,能讓人成為真正的人。”

如果你踏上了這種探索的旅程,你就會明白自我教育帶來的心靈滋養究竟是怎麽回事。你的探索之旅可以很隨意,沒什麽計劃,卻可以得到不小的驚喜。你甚至可以在書中實現一些曾經的幻想:像一個真正的旅行者那樣,踏上異國的土地,欣喜地看著歐洲大陸、美洲大陸的神奇,仰望希臘帕特農神廟和埃及金字塔,心中充滿著隻有探索者才有的壯誌豪情。這一切,都會讓你茅塞頓開。

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精神更有力量,就應該馬上著手提高自己的知識涵養。年複一年,當我們日漸衰老,朋友逐漸離開,自己的體力也大不如前,但我們所擁有的知識會填補我們心靈的空虛,使我們更喜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