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是一種力度和氣度

荀子曾經說:“群子賢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西方有句諺語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這裏所說的就是寬容的道理。寬容是一種博大的胸懷,是一種崇高的美德。在為人處世中不搞唯我獨尊,對不同的觀點、行為要予以理解和尊重,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得理不讓,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和行為強加給別人,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選擇。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寬容別人,才會給自己帶來廣闊的天空。

麵對生活,我們需要包容,需要承受。承受是一種力度和氣度,是一種坦然的接納和始終清醒的生命理念,包容是為實現自我的一種收斂,是為尋求進發所做的自我蓄積。

印度有一個師父對於徒弟不停的抱怨感到非常厭煩,於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鹽回來。當徒弟很不情願地把鹽取回來後,師父讓徒弟把鹽倒進水杯裏喝下去,然後問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來,說:“很鹹。”

師父笑著讓徒弟帶著一些鹽和自己一起去湖邊。他們一路上沒有說話。來到湖邊後,師父讓徒弟把鹽撒進湖水裏,然後對徒弟說:“現在你喝點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師父問:“有什麽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涼。”

師父問:“嚐到鹹味了嗎?”

徒弟說:“沒有。”

然後,師父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握著他的手說:“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你感到焦慮的時候,就把你承受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我們要去包容人生變故中的各種打擊,要去包容風霜雨雪。

一個真正能迎接和承受各種人生際遇和挑戰的人,絕不是氣量狹小的平庸之徒,他可能會憂鬱,但靈魂的天空不會黑雲壓城;他也許會興奮,但熱淚盈眶中不會迷失方向。因為他能包容對方,也能悅納自己。

一位留學美國的中國學生和朋友談起了自己看問題視野的變化。由於小學成績優秀,他考上了縣城的中學。他發現自己再不能像在小學時那樣穩拿第一了,而且成績比自己好的同學原來都有六棱鉛筆,自己卻沒有,於是產生了忌妒,他焦慮天道不公。

經過幾年的苦讀,他又成為縣中學的第一了。而他依然焦慮:人與人之間還是不平等的,為什麽自己沒有好鋼筆呢?中學畢業後,他考上了北京的某所大學,再後來他留學到美國,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在他慢慢接觸這個世界的同時,他的忌妒、自卑、怨恨也慢慢地消失。他學會了用一顆包容心去麵對那些他焦慮的不平等,他才發現原來自己選取的比較標準發生了變化,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同學、同事和鄰居,而是整個世界。

坐井觀天的爭鬥隻有一個結果,就是故步自封。當我們擁有並且放大了承受的胸懷,我們就能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勇敢去承受的人,人生的步伐往往顯得沉穩;能夠包容人的世界往往是廣闊的。

林肯在競選總統前夕,他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參議員說:“林肯先生, 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 “我非常感謝你使我記起了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好。” 參議院陷入了一片沉默。 他轉過頭來對那個傲慢的議員說:“據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 我可以幫你改正它。 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 但我從小就跟我的父親學會了做鞋子的技術。 ”

然後,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父親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說到這裏,所有的嘲笑化作了真誠的掌聲。 有人批評林肯總統對待政敵的態度: “你為什麽試圖把他們變成朋友呢?你應該想辦法打擊他們、 消滅他們才對。” “我們難道不是在消滅政敵嗎?當我們成為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林肯總統溫和地說。這就是林肯總統消滅政敵的方法,將敵人變成朋友。

寬就是寬敞,有縫隙,能通過;容,就是容納、接納,有時候還有容忍的意思。所以,寬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寬容的前奏是,別人做了對不起我們的事情,也就是我們的利益相對受損的時候。

有容乃大,是時代最珍重的人性品格,是時代成功者務必鍛造的一種人性。寬容是以遼闊的胸襟容納各種智慧,是輝映創造性的文化品格。寬容是一種與人相處的素質,一種時代崇尚的品德,更是吸納他人長處、充實自我、創造自我價值的良好思維品質。寬容是塑造一個健康的社會文化氛圍,使每個人的個性、天分和誌趣得到尊重和發展,使我們生存的社會成為百花爭豔的世界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