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中有目標,行動有計劃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好比一條奔騰的河流,在人生的道路上你需要克服很多困難,才能獲得成功,自己才能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要清楚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麽。我們不僅僅隻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也不是為了閑著所以去忙碌。那麽,當你庸庸碌碌地走完半生後回望過去,就會猛然覺得自己既對不起時間,也對不起自己。

有一個青年非常勤奮,他希望在各方麵都超越別人。他一直很努力,可是沒有一點進展,他非常難過,於是,他就去請教一位智者。那位智者把他那三個正在砍柴的弟子叫了回來,並且告訴他們說:“你們把這位施主帶到五裏山,然後砍一擔自己覺得最好的柴火。”於是三個徒弟就帶著這位年輕人穿過湍急的河流,往五裏山去了。

砍完柴以後返回,智者早已在原來的地方等待他們了:那位年輕人筋疲力盡地背著兩捆柴火,蹣跚而來。另外兩個徒弟一前一後,走在前麵的這個徒弟的扁擔左右各擔四捆柴,而後麵的那個徒弟則十分輕鬆地跟著。就在這個時候,從遠處劃來一隻木筏,把第三個徒弟和八捆柴火運送到智者麵前。

這位年輕人和另外兩個徒弟,對視以後便沉默了。唯獨劃木筏的小徒弟,能與智者坦然相對。那位智者看到這種情況,便問:“為什麽這種表情,難道你們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嗎?”“大師能不能讓我再去砍一次柴!”那個年輕人請求說,“我一開始就砍了六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動了,扔了兩捆;又走了一會兒,還是壓得喘不過氣,又扔掉兩捆;所以最後,我隻扛了兩捆回來。但是,大師我真的已經盡力啦。”

大徒弟連忙說:“師傅我們正好和他相反,我和老二剛開始每人各砍了兩捆柴,然後我們一起跟著這位施主走。我和師弟輪換擔柴,不覺得很累,覺得還蠻輕鬆的。後來我們又把施主丟掉的柴火撿了回來。”

坐木筏的小徒弟接著說:“我年紀小,力氣小,別說兩捆柴,就算一捆柴我也背不動呀,更不用說從那麽遠的地方把柴背回來,因此我選擇走水路……”

智者很滿意自己徒弟們的表現,同時走到年輕人麵前對他說:“每個人走自己的路並沒有錯,關鍵是你要選擇怎麽樣走這段路;選擇了怎麽走,不要管別人怎麽看,這樣也沒有錯,最關鍵的是你選擇走的路是否正確。年輕人,你必須時刻牢記,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人一輩子最大的悲劇不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麽,是眼睛能看到前方,可是腳沒有往前邁。成功不在於你打算如何走下去,而是在於你往哪個方向走、選擇了什麽樣的路。沒有正確的目標就永遠不會到達成功的彼岸,有正確的目標而選錯了路則更會令人感到悲哀。

百度創始人、CEO李彥宏的經曆中有很多個恰好:恰好就讀於信息管理專業,恰好遇到富有遠見的導師,恰好到一家高成長公司“實戰”,恰好在互聯網最火的時候拿到了最後一筆風險投資,恰好國內的搜索領域競爭很激烈……除了幸運,可誰又知道李彥宏真正成功的法寶是什麽呢?

和其他富翁的發家史不同的是,李彥宏的經曆就是一個“乖孩子”的完美版本。每一個成功人士的一生中都有從“輔路”跨上自己事業“主路”的過程。對於不善言談的李彥宏來說,在他十九歲那年,這樣的時刻便到來了,可能連他自己都知道。那一年他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此後他所做的一切就直奔今天的成功而去。

李彥宏很快地成為國內搜索領域的先驅,對他幫助最大的就是他在美國的導師,這是他到了美國以後遇到的第一位智者。這位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導師預見到未來市場對信息檢索的要求,要求李彥宏做信息檢索的研究,而不是導師自己所研究的專業。

畢業後,李彥宏找到一份工作,這是一家給《華爾街日報》做網絡的公司。在這家公司,李彥宏是唯一做實時金融新聞的檢索係統的人。據說,他當年設計的實時金融係統,現在仍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網站。這個公司的老板是一位很具才華的耶魯博士,他開公司賺了錢,也從技術和觀念上給予了李彥宏足夠的幫助。

1997年夏天,李彥宏來到Infoseek公司,“獵”到他的工程師把自己對搜索係統的全套“武藝”教給一點就通的李彥宏,同時告訴他,創立一家公司會遇到什麽。對於自己積累的經驗,李彥宏甚至寫成了一本書——《矽穀商戰》。

實際上,李彥宏羽翼漸豐時,回國創業的念頭便已經萌生。1995年以後,李彥宏多次回國,非常熱切地希望能在當時的互聯網熱潮中做些什麽。“張朝陽、丁健等早期做互聯網的,我都跟他們談過,也是要看到底有什麽機會。”而當時之所以沒回來,李彥宏解釋說,是因為“感到中國還不需要搜索這個技術,大家都在做概念”。

直到2000年,幾乎是在互聯網最後的熱浪時期,這位技術工作者才抱著複雜的心情,開始回國創業。直到現在,李彥宏仍然努力向媒體說明,他回國創業的時間不是晚了,而是恰好:“我回來並不晚。當時大家覺得搞互聯網困難,一遇到困難,他就需要新的渠道。這正好迎合了百度針對的市場。”

那都是百度早期的故事了,那段時間,整個中國搜索行業都處於“初級”階段。2000年5月,百度簽約第一個客戶矽穀動力。然而,就在這一年,納斯達克高科技股崩盤,網絡經濟的泡沫一夜間破裂,百度也遇到了第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所幸2000年9月,李彥宏成功融資一千萬美元,在危機中站穩了腳跟。

人生中都有堅持的時候,對於並不固執的李彥宏來說,這樣的時刻早在2001年8月就發生了。在那段時間裏,李彥宏成功地說服了董事會和公司同事,他將整個公司進行了一次大的戰略轉型。2001年初,李彥宏提出了他以前一直構想的關於搜索引擎贏利模式的想法:公司競價排名。也就是說,搜索引擎公司收取企業費用,使其在可能的搜索頁麵上優先排序,這樣可以幫助企業的潛在客戶直接指向企業網站進行訪問,從而贏得新客戶。

李彥宏提出的方案幾乎沒有支持者,報告交給董事會以後,一片反對意見。最後沒人讚成他的意見,可是方案還是通過了,包括那些最為保守的董事。“他們與其說對我的計劃有信心,不如說被我的堅持所打動。”李彥宏這樣評價自己當年為自己的選擇所作出的堅持。

而正是這樣一步步地堅持,一步步地正確選擇,才成就了李彥宏,也成就了百度的今天。

畢業後走出校門,我們選擇了一份可以糊口的職業。但這份工作並不那麽容易,努力了,但就是做不到最好。有的人會指責說你工作態度有問題,要真努力工作了,豈有做不好之理?於是我們誠惶誠恐,加倍努力,拚命加班。其實,歸根結底並不是我們不夠愛崗敬業,而是職業本身並不是最適合我們的。換句話說,要把一項工作做得得心應手,我們必須選擇一個正確的目標。那麽,原來選錯了怎麽辦?不要留戀,放棄它,去把握屬於你的正確方向。

李開複讀書選專業時也曾走過“世俗”的道路,他選擇了法律專業。一年多以後他才覺得自己其實對法律並不感興趣,但他對計算機具有濃厚的興趣。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審慎地分析了自己未來的成長目標。大二時,李開複決定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沒有名氣的計算機係。現在回想起來,李開複非常感慨:“若不是那天的決定,今天我就不會擁有計算機領域的成就,很可能隻是在美國某個小鎮上做一個既不成功又不快樂的律師。”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努力一定要放在選擇之後。昨天的選擇決定今天的結果,今天的選擇決定明天的結果。選擇不對,努力白費,剛畢業的你做出的選擇正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