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商理解為“軟技能”
我們把情商理解為一種“軟技能”。與軟技能相對應的硬技能通常是可以衡量的,如學習能力。在任何一個領域,衡量專業技能的標準就是證書和學位,而這些往往都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大多數工作都是靠這些硬東西來評判能力,不論是在學術著作還是實踐操作中,這些都表示我們達到了某個行業(如銀行業、烹飪業、IT行業、圖書館業等)所需的專業要求。學習這些技能大多數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目標也都很直接。你有固定的線路去選擇學習那些技能。從初學者到專家,都有測試能力的等級考試。拿到學位和答辯過關就表示你已經達到目標、具有競爭力了。
21世紀的生活競爭力越來越大,硬技能已經開始不夠用了,雇主會要求雇員有高等級的“軟技能”,如:
——與他人融洽相處的能力
——有效地領導團隊(靠軟硬兼施管理的日子已經過去)
——促進他人的進步和管理他人的知識
——自我成長
——人際交往能力強
——盡可能有效地運用認知(思考)能力
——麵對困難時,依然保持活力
——積極處理批評和困境的能力
——在危機中保持冷靜的能力
——做決定時,有理解和接受他人有效觀點的能力
這些軟技能統統可以歸於情商。雇主之所以對雇員的情商感興趣,原因很簡單——你的高情商對他們的生意有好處。
我們知道情商有五大內容,均屬於軟技能,下麵來詳細分析一下這五大內容。
自我認知的能力
古希臘德爾斐城的帕提農神廟裏,鐫刻著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它是這座神廟裏唯一的碑銘。然而,認識自己並非易事,所謂“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我為什麽要這麽做?我為什麽不高興……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不斷地問自己,然而至今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即便如此,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一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認識自我包括的內容如下:我的身體外形——有什麽優勢,有哪些缺陷;我的情緒個性——是易衝動還是沉著;我的氣質類型——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我有什麽長處,什麽短處……一些人會因為自己的高矮胖瘦而不能坦然麵對自我,那麽他的自我認知就出現了障礙。也有一些人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處的位置認識不清,導致命運的悲劇發生。
控製自我情緒的能力
情商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控製自我,沒有自製力的人終將一無所成,因為哪怕是一點的小刺激或小**他都會抵製不了,進而深陷其中。控製自我情緒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人是有理性的,而非依賴感情行事。托馬斯·曼告誡人們:“抵製感情的衝動,而不是屈從於它,人才有可能得到心靈上的安寧。”
自製,顧名思義就是克製自己。看似不自由,殊不知,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必須有意識地克製自己。沒有自製力的人是可怕的,不但他的思想會肆意泛濫,行為更會如此。有人喝酒成癮、上網成癮,這些無一不是缺乏自製力的表現。一個失去自製能力的人是不會得到命運的眷顧與垂青的。
真自我激勵的能力
自我激勵就是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要爭氣,在逆境中要奮起。而支持崛起的信念則來自自我激勵。許多不成功的人不是沒有成功的能力與潛質,而是他們思想上就不想成功。他們在受到羞辱時除了暗自神傷,嗟歎命運不濟外,從不給自己打氣,他們會習慣“劣勢”,久而久之就真的隻有失敗與之為伍。
也有一些人並不是不給自己一點激勵,而是很快就把對自己的承諾拋在腦後,沒有認真地執行過當時的目標。一個有成功意識的人,都是允許自己失敗,卻不會允許自己倒下的人。因為失敗是一時的,可以激勵自己往上走,但倒下就是永久的失敗。
識別他人情緒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時常有人抱怨某人“不會察言觀色”,或者是“沒有眼力見”,無論是哪種表達,都是關於情商中識別他人情緒的表現。一個不懂得識別他人內心的人,是無論如何達不到想要的成就的。
哈佛人認為,識別他人的情緒是與人溝通方麵必不可少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能影響他人,更能影響自己。
人際交往的能力
美國有一個叫泰德·卡因斯基的人,他16歲進哈佛,20歲畢業,而後在密歇安大學獲數學碩士、博士學位,接著,又到世界第一流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係任教。然而,卡因斯基雖然智力超群,卻從未培養過自己的社會交際技能。整個中學時期同學幾乎見不到他的影子,他從不同任何人交往,更不能與人建立長久的關係。在大學裏,他也如此,人們送他一個“哈佛隱士”的綽號。
卡因斯基在製造炸彈方麵有特殊才智,但他在社交方麵卻是低能兒,因長期壓抑而導致心理異常。他不但沒有對社會做出貢獻,最後卻是用自己研製的炸彈殺死了3人,傷了22人。
這就是缺乏人際交往能力的後果,著名成功學家卡耐基先生說,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20%的專業能力和80%的人際關係,足見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而他所說“20%的專業技能”主要靠智商來獲取,“80%的人際關係”卻是靠情商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