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感悟財富
美國約克倫垃圾公司的老板約克倫本來是一個小本經營者,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有人整天埋頭在垃圾山裏揀“寶”。
於是,他深入垃圾山調查。他發現,處理垃圾已成為很多城市、企業傷腦筋的事情,他們都寧願花點錢把它清除出去,但這些垃圾並不全是廢物,其中含有不少寶貴的東西,隻要設法把它們分離出來,妥善處理,就可變為財富。他打定主意,要在不引人注目的垃圾中闖出一條成功之路。
約克倫在紐約郊區購買了一塊土地,作為垃圾堆放場,還雇用了幾個工人,買了一些簡單的清理和加工的設備,經營起垃圾的生意。開張的那一天,約克倫親自坐鎮堆放場,迎接送來的第車垃圾。遺憾的是,約克倫創辦的垃圾公司,並沒有引來人們多大的重視,送垃圾來的,隻有幾家小商小廠,一天隻堆一個小“墳堆”。但約克倫並不灰心,他采取走出去、主動服務的辦法,爭取到越來越多的廠商送來垃圾,他指揮手下人把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片、破布、廢銅料、化學品廢渣等分別揀出來,送交有關廠家處理。有時人手不夠,連自己的家裏人也來參加,兩個半月後,經濟效益就看出來了,他賺了4倍於投資的利潤,這一數字比他原來小本經營高出了20倍。初步的成功使約克倫信心百倍,他看到由於處理設施的局限,垃圾中不少寶貴的東西分離不出來,隻好忍痛倒掉。為了從垃圾中分離出更多的財富,他用賺來的錢購置了新的垃圾處理設備,擴大了從垃圾中取寶的範圍。
不久,他又購置了一塊更大的地皮,挖了大坑,把他的“垃圾山”
擴大成“垃圾海”,並購置了綜合處理廢料的設備。他大量收進工廠送來的廢物、廢水、進行綜合處理,從中提取鉬、黃金、銅、鋅等金屬原料,同時生產出多種有機化肥。這樣,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垃圾就為他創造了190多倍的巨額利潤,約克倫登上了“垃圾大王”的寶座。
目前,“約克倫垃圾公司”的業務已深入到各個領域,它已組織了各種類型的垃圾處理公司,使工業垃圾、商業垃圾、生活垃圾等分別得到更合理有效的處理和利用,在約克倫看來,在“垃圾王國”裏能開拓的事業,正方興未艾。
舊金山一家舊書店,常年門庭若市,光顧這家書店的讀者很多。問其原因,該店經理笑著說:“別的書店裏的書是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書架上,有什麽書一目了然。而我這裏的書卻是散亂地堆在那裏,由於讀者的好奇心,他們喜歡從舊書堆裏覓寶,總希望能發現罕見的‘奇書’,而我每天又偶爾加一些舊書進去,這樣給顧客造成了每天換書的印象,每次來都要把書堆翻個夠,不翻遍絕不罷休。”
這位舊書店的經理的經營策略,就是運用了“市場情感”之術。他故意把舊書散亂堆放在一起,顯得雜亂無章,卻把讀者與書店的距離縮短,另外也因此吸引了顧客的注意,激起了顧客們的探索欲望,從而達到了銷售的目的。
1979年,港商林光如接到一筆製造玩具盒的生意。由於印製玩具盒需要大量硬皮紙,林光如對硬皮紙的市場做了一番調查。他看到,人們對商品的包裝越來越講究,硬皮紙的價格不斷上漲。林光如大膽地作了一個決定:“超量進口硬皮紙。”他以每磅(1磅=0. 4536千克)1.7港元的價格從荷蘭、韓國和日本購進大量硬皮紙,囤積起來,不到半年,香港紙張供應緊張,l磅硬皮紙的售價高過4港元。林光如從容拋出,發了一筆大財,靠運用囤積居奇之術,林光如很快成為億萬富翁。
猶太人經商,總是將婦女用品列為“第一商品”。他們認為,當今世界,男人做工賺錢,女人購物花錢是總體分工規律。所以要想經商發財,就必須善於將目光瞄準女人,根據女性的心態、女性的需要選擇經營項目。
有一位名叫米爾曼的人,他看到婦女穿的長統絲襪老是往下掉,她們一旦感覺到,就偷偷地躲在某個角落往上提,如果在逛街或在公司上班,絲襪掉下來會令她們很尷尬。於是米爾曼在倫敦地鐵車站開了一間“襪子店”,專門售賣不易滑落的女式襪子。“襪子店”不大,每位顧客平均可在1分鍾之內完成交易。
目前,其分布英、美、法三國的“襪子店”已多達120家,別看襪子不起眼,可短短6年時間,米爾曼已讓婦女們從口袋裏掏出了4500多萬美元,贏利470多萬美元。
艾富雷德?佛勒出生在美國波士頓郊外的農村,父母都是老實厚道的農民,兄弟姐妹共12人,他排行第11。
佛勒小時候是個機靈鬼,極不安分,既不安心讀書,也不太樂意在農莊幹活,父母都拿他沒辦法。他中學畢業後,再也耐不住農村的生活,隻身去了波土頓闖天下,那時他18歲。
一天,佛勒看見一家小工廠門前扔著一堆破的掃帚、拖把、刷子之類的清潔用具,突然他眼前一亮,立刻產生感悟:掃帚和刷子之類的小用具是每個家庭、每個工廠都離不開的,如果波士頓每一戶人家都買我一把刷子,那時我就能成為富翁啦。
他表現了一個事業有成的人的本色——說幹就幹。他背起一捆捆、一紮紮批發來的掃把和刷子,開始沿街每家每戶推銷。
他敲開頭兩家的門,但被開門人嫌惡的打發走了。來到第三家時,這家的主婦正在吃力地搬運一隻大花盆,他急忙跑上前去幫她一把。這是一位很慈祥很親切的中年婦女,得知佛勒的來意後,她說:“孩子,難為你了,你給我們家庭主婦帶來了方便。”
佛勒做成了平生第一筆生意,以8美分賣掉了一把小刷子,從此他開始了他的事業。
由於他的頭腦靈活又勤快,賺了不少錢,不到一年工夫,他存在銀行裏的錢已將近枷美元,這在當時算得上是一大筆錢。
這時他又從批發商那裏得到靈感。那時的批發商很多本身就是小作坊主,自己生產掃帚、刷子自己推銷。佛勒觀察了他們的生產過程,發現機器原來很簡單,過程也不複雜。
他再次感悟:“為什麽我不學會自己生產刷子?我從他們手裏批發刷子,其實他們是賺了錢的,為什麽我不自己賺這筆錢呢?”
他打定了主意:自己生產刷子。他廢寢忘食地設計製造製刷機,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終於成功造出了一架手搖式製刷機。
從此,晚上他就借著昏暗的煤油燈光,在地窖裏生產各種新式樣的刷子;白天,就背上刷子挨家挨戶去銷售。由於是產銷一條龍,所以他很注意詢問顧客意見,有什麽特殊要求還要一一記錄下來,回去根據這些意見和要求改進原產品或生產新品種,這樣佛勒平均每周的收入上升到500美元。
二次大戰初期,佛勒發現美國士兵仍使用布條擦槍,既費時又不省力。他向軍方說,他可以特製一種擦槍的刷子,可以把槍擦得又快又好。軍方接受了他的建議,同他的公司簽訂3400萬把刷子的合同。
有了這份合同,無疑使佛勒賺到了一大筆錢,奠定了他在刷子王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