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打邊談

談判就好比敵我對陣的戰場。談判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千變萬化,是談判各方所無法完全事先預測並把握的。那麽怎麽辦?——邊打邊談!

◆“影子”談判一間接談判

每次商談都有兩種交換意見的方式,一種是在談判時直接提出來討論,另一種則是在場外,以間接的方法獲取想要知道的信息。

間接交流是基於實際需要而存在的,一個談判者可能一方麵必須裝出很不願妥協的高姿態給己方的人看,而另一方麵又必須盡量壓低姿態,在對方認為合理的情況下和對方交易,以達成協定。不管是買主還是賣主都會有這種雙重壓力的困擾,這也就是談判雙方有時會建立起間接談判關係的原因。

每一項議題並不一定都要在會議桌上提出來。因此,彼此建立起來的間接關係,有時反而能在最少摩擦的情況下使消息傳遞給對方。假如對方拒絕這個非正式的條件時,雙方都會心知肚明,同時也不會有失掉麵子的顧慮;倘若這個條件在談判時被正式拒絕,則很可能會在對方顏麵盡失的情況下引起對方的指責,進而導致雙方感情的破裂。

所以,間接的溝通方式,可以幫助談判者在不礙情麵的情形下,悄悄地放棄原先的目標。

而某些需要更改的目的,也可以通過這種半正式或非正式的溝通加以修正。以下所列的方式可用來補充正式會談的不足。

(1)有禮貌地結束每一次的談話。

(2)在正式談判之外,另外再找地方秘密討論。

(3)以價格變動為由來探測對方的意見,或者故意放出謠日0

(4)請第三者做中間人或見證人。

(5)組成委員會來研究、報告和分析。

(6)透過報紙、刊物或廣播的媒介。

◆巧布迷陣,請君入甕

美國開鑿巴拿馬運河的初期談判,其談判謀略是典型的"巧布迷陣,請君入甕",而且談判雙方都是如此。

談判的一方是美國,另一方是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談判的焦點是美國應該付給這家法國公司多少錢,才能取得開鑿巴拿馬運河的權利。這家法國公司雖然已開鑿失敗,但它在巴拿馬運河卻擁有一筆數量可觀的資產,其中包括:3萬英畝土地、巴拿馬鐵路、2000幢建築物、大量的機械設備、醫院等等。法國人估價1億多美元。他們開始報價1.4億美元,而美國人的開價僅僅2000萬美元,二者相距甚遠,經過雙方磋商,分別讓步到1億美元和3000萬美元,但談判到此就停了下來。

美國人的戰略是聲稱另找一塊地方挖運河,他們選中了尼加拉瓜,美國眾議院宣布考慮支援開鑿尼加拉瓜運河。法國人摸透了對方急於想要一條運河,來溝通兩大洋的迫切心理,而且也料到美國會用尼加拉瓜運河來與巴拿馬競爭,於是也耍了一個花招,暗示法國亦同時與英國和俄國人談判,以爭取英俄的貸款繼續的開鑿巴拿馬運河。

雙方相持不下。

不久,法國人獲得了一份美國有關委員會給總統的秘密報告,報告中雖然肯定了巴拿馬運河的優越性,然而提出購買的費用過高,不如實施尼加拉瓜方案。這份情報讓法國人的信心動搖了,他們憂心忡忡地另作評估。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不久,法國內部又爆發了一場危機,巴黎公司的總經理因故辭職不幹,股東大會亂作一團,股東們都提出盡快將開鑿權賣給美國人,什麽價錢都可以接受!於是一夜之間,法國的報價驟跌至4000萬美元,落入了美國實際可接受的範圍。

從以上談判案例我們可以看出,談判者謀略的出發點在於巧布迷陣,借以給對手指示某種虛假的動向或暗示的信息,使之具有一定的**力。其目的就在於搜索到對方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掌握談判的主動權,達到“請君入甕”的目的。

在商務談判中,談判者也常常運用這種巧布迷陣的策略,放置各種煙幕彈,幹擾設置迷陣,貴在一個“巧”字,談判者應善於借助一個恰當的形式或局麵來製造聲勢,並能順理成章,不露痕跡。如果一個談判者善於將對手引入自己設置的迷宮,這種談判的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能夠不露痕跡表達你意願的最佳方法,便是故意在走廊或談判桌上遺失你的備忘錄、便條或文件,或者把它們放在對方容易找到的字紙簍裏。外交消息就是常常用調換手提箱的方法來完成的,而軍事上的秘密計劃也常常是在戰場上死去的軍官身上發現的。

由間接途徑得來的消息,有時會比正式公開的資料更可信賴。所以掉了的備忘錄、便條和被偷走的文件,通常都會被對方逐條地仔細研究,可是在談判桌上公開遞過去的相同資料,他可能連瞧都不瞧一眼。

有一個生意人,常常遺留某些“重要”資料讓對方去“發現”,因而賺了不少錢。他曾經做過一筆很大的生意,是承包某公司機器方麵的製造,他一得標便馬上以較低的價格分包給其他幾家競標者。每當一個競標者來拜訪他時,都會很意外地發現一張手寫的報價單。所以,所有投標者都以為若是想得到這筆生意,就必須報出更低的價格,卻不知這張報價單乃是買主故意放在那兒的,他會托辭離開房間幾分鍾讓賣主在無意中看見。這些看到報價單的競標者為了要得到這筆生意,都不得不把價錢壓得比這張報價單上的價格還要低些。

有位談判者也使用類似的戰略,他故意將某些想讓對方知道的事情用很大的字寫出來,那些字足以讓坐在桌子對麵的人即使倒著看也看得很清楚。起初,對方還感到相當得意,最後,意識到他的動機後才開始懷疑起來。另外還有許多買主有時會讓賣主從桌子對麵偷看到他們的資料。

所以不要信任太容易得來的資料,對方並不是傻子。有的資料是故意將你引入歧途的,使你產生錯誤想法與作法以正中其下懷;有的則是有意試探賣主是否會賣出,或者買主是否會購買。所以如果發現到對方不慎遺失的文件時,千萬要提高警覺,凡事很少是在不付出代價的情況下取勝的,特別是些有價值的資料。

◆說服有術

以下的建議都是根據最近心理學上的研究而來的,和任何研究一樣,實驗結果的

理論和實際的情形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還要依靠良好談判能力來彌補與實際理論之間的差異。

(1)談判開始時,要先討論容易解決的問題,然後再討論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

(2)如果能把正在爭論的問題,與已經解決的問題一並討論,就較有希望達成協定。

(3)雙方彼此的期望與雙方談判的結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妨伺機遞消息給對方,以影響對方的意見,並進而影響談判的結果。

(4)假如同時有兩個信息要傳遞給對方,其中一個對方會很高興,另外一個則較會引起對方的不悅,那麽就該先讓他高興。

(5)強調雙方處境的相同,要比強調彼此處境的差異,更能使對方了解和接受。

(6)強調協議中有利於對方的條件,這樣才能使談判較容易取得成功。

(7)先透露一個使對方好奇而感興趣的信息,然後再設法滿足他的需要。這種信息千萬不能帶有威脅性,否則對方就不會接受了。

(8)說出一個問題的兩麵,比單單說出某一麵更有效。

(9)等讚成和反對的意見都能充分討論後,再提出你的意見。

(10)通常聽的一方比較記得對方所說的頭尾部分,中間部分則比較不容易記清楚。

(11)結尾要比開頭更能給聽者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當他們並不了解所討論的問題時。

(12)與其讓對方做結論,不如先由自己清楚地陳述出來。

(13)重複地說明一個信息,更能促使對方了解和接受。

◆沒有“讓步”,“承諾”也可

很多生意是經由口頭上的承諾而達成的。“假如你這樣做的話,我就會那樣回報”;有的承諾甚至不必說出來就能為雙方所了解。當你承諾某種好處給對方時,你就可以記在他的賬上了。

一項承諾就是一項“讓步”。有的承諾絲毫不花代價,有的承諾隻有承諾人願意履行時才有用。假如你無法得到對方的讓步,就設法爭取一個承諾吧!

合約本身就是一項具有約束力的文件,對方若做成某些事情,你將會付錢給對方。但是,簽訂合約隻是規定雙方的責任和權利而已,不足以保證對方的履行責任。縱然你與對方事先約定好,但對方也有反悔的可能。這時,合約所能給你的就隻有訴訟的權利了,而實際上訴訟又可能無法進行,因為那時說不定對方已經溜之大吉了。

當合約無法充分保證對方履行責任時,就必須采取其他的措施。例如:要求對方預存一筆保證金或保證票。其他用來保證履行的方法還有,安插一個人去監督對方的董事會,或是彼此互買對方公司的股票等等。

對方可能會履行承諾,但也可能不會。若要確定對方履行合約的誠意,則必須事先做好資信調查和管理,要讓對方知道不履行承諾是不可能的。一份仔細擬訂的合約,也可以作為管理的基礎。有些承諾即使沒有寫下字據或沒有法律的支持,也可以迫使對方履行,就像從銀行借到的貸款,就一定得在規定的期限內歸還的一樣。

承諾往往會被打折扣。有一些建築承包商就用這種作法“發現致富”的。原來他派了許多工程監理監督工程的進度。在工程進行時,再把部分工程分給小承包商去做。這些小承包商往往會多做一些額外的工作,希望以後能和當地監工商量,多拿到一些貨款,但最後這些監工都不認賬了。原來這個承包商不斷地調動監工,那些小承包商經常突然麵對一個全然陌生的監工,而這個新監工根本就不知道前任監工和小承包商之間的默契,於是拒絕支付這些貨款。由於承諾打了折扣,使得這些小承包商損失不小,然而知道時已經太晚了。因此,目前已嚴格限製建築承包商轉包工程的做法,就是為了防止出現不規範的承包和不負責任的承諾。

不過一般說來承諾仍是有效的,假如你得不到對方讓步,不妨先得到一些他的承諾,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試著去履行他們所說過的話。

◆聲東擊西

聲東擊西的戰略在談判中經常可見,談判的目的並非都是為了完成交易,有的人隻是利用談判來先發製人或者阻撓、延緩對方的行動。例如,買主先主動地和賣主講好,請賣主為他們保留產品而不賣給別人,可是後來賣主卻又以更好的價錢賣掉了。如果賣主的心中早已有這種打算時,會故意不談妥價錢,因為他相信價格會漲。外交上的談判也常常沒有什麽目的,隻是想掩飾一項有意的侵略行為,或轉換對方的注意力,以便爭取時間進行動員與後勤的準備。

“聲東擊西”的談判是討價還價過程中的一部分,雖然很不道德,但也不能過分指責。因為談判本身就是智力的角逐。使用這種策略的原因一般是:

(1)一種障眼法,另外再到別處活動。

(2)為以後真正的會談做鋪路工作。

(3)表麵上為別人鋪路。

(4)保留產品或者存貨。

(5)暫時擱置,以便探知更多的資料。

(6)延緩對方所要采取的行動。

(7)一方麵另尋其他方法,一方麵進行談判,談判是為了爭取時間。

(8)暫時拖延,等待第三者的介入,以利自己。

(9)即使根本沒有妥協的意思時,也擺出願意妥協的姿態。

(10)造成衝突局麵,再請仲裁人來公斷。

(11)轉換對方的注意力。

◆借助仲裁

商務談判不常用到仲裁者,但事實上應該有個仲裁者。幾個世紀以來,仲裁者(在外交上通常是斡旋者)調解過無數似乎不可能解決的國際糾紛,因此,當然也可運用到商務談判上。

下麵是當買賣雙方都無能為力時,仲裁者所能夠幫助雙方解決的事情。

(1)他們能建議實際的解決方法。

(2)他們能出麵邀請已經鬧成僵局的雙方再次展開會談。

(3)他們能刺激雙方提出更有益的創造性建議。

(4)他們能不帶情緒地傾聽雙方麵的意見。

(5)他們能建議用妥協的方法,達成交易。而這是談判雙方中任何一方都不願意提出的,因為這會影響到自己議價的力量。

(6)他們更容易向任何一方建議新觀點,這比其中一方的建議更容易被對方接受。

(7)他們能促使買主和賣主反問自己:"我希望對方做怎樣的決定呢?我必須如何去做才能促成他做出那樣的決定?"

仲裁者可以是公司內的人,或者公司以外的人,最好的仲裁者通常是和談判雙方都沒有直接關係的第三者,他必須有足夠的社會經驗、豐富的學識和高尚的品格,隻有這樣才能贏得雙方的尊重。公司內的人假如沒有直接參與交易,也可以承擔仲裁者的任務,至於公司外的律師、教師和顧問,則比較能勝任這方麵的工作。

假如僵持的談判雙方無法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最好采用仲裁的方法。許多工商業及貿易的爭論就是如此解決的,仲裁者在工會談判中經常被運用,並且運用得愈來愈廣泛了。

仲裁者的服務非常有價值。一個仲裁者能夠找出顧全雙方麵子的方法,不隻是使談判者滿意,也使雙方的公司滿意。在仲裁者的麵前,爭執中的雙方無論采取怎麽強硬的態度,都沒有什麽關係,而他們所表現出的強硬立場,還可以滿足公司對他的期望,另外仲裁者也能促使新觀念的順利傳遞,使雙方能夠重新坐在一起合作以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仲裁所需的費用,總比僵局或者交易破裂所造成的損失要少得多。

照理說仲裁者應該公平地幫助談判雙方,他要分清楚自己的感情和事實,及希望和現實之間的區別,他就像過濾器,要傳達雙方的意見。此外,仲裁者要給雙方傳遞資料和信息,還應該強調某些重點。所有這些事情都應正當並且公正地執行,可是事實上懷有偏見的仲裁者卻也不少。

每一個人幾乎都有某種程度的偏見,也有自己的觀點,每個人對於事情都有自己一定的看法。對於事實、方法、目標和價值,也都會以自己的價值觀和經驗來加以詮釋,例如對翻譯者所做的試驗中可以證實,即使他們不是有心的,但在翻譯時仍然會歪曲原文的意義。

在仲裁的過程中,偏見的產生也有可能有其他原因。仲裁者假如和其中一方是朋友,或者剛好有相同的看法時,無形中可能對另外一方就會有偏見;另外,也可能出於對商業利益或政治因素的考慮,使仲裁者偏袒其中一方。在仲裁過程中,通常偏見都不會很顯著的,你必須注意到這一點。

挑選仲裁者時,要記住以下幾點:

(1)了解這個仲裁者。記住,所有的人都會有某種程度的偏見,因此務必小心地挑選。

(2)注意仲裁者已經形成的偏見。

(3)注意有的仲裁者可能會被回賄賂,或被其他重大的利益所左右,而不利於己方。

(4)假如你有任何理由足以懷疑仲裁者的公正時,就另外再挑選一個。

仲裁雖然有不少多好處,但有時也會有嚴重的缺點。

例如:

(1)有時仲裁者無法了解雙方真正爭執的問題。

(2)仲裁者的想法可能已經過時,不符合現實的需要。

(3)仲裁者可能由於不同的原因,潛意識地形成某種偏見。

(4)仲裁者可能被某一方的言辭所影響。

(5)仲裁者在解決某項爭執時,可能使得問題更加複雜。

仲裁者有時也會被談判者所利用,買主會想到利用他的好處,故意辛苦地和賣主討價還價,從15萬元降到11萬元,然後他們就要求仲裁者來調解。這時賣主已經處在很不利的位置了。因為第一,他和他的公司開始認為11萬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價錢;第二,仲裁者這時會想到以低於11萬元的價錢使雙方達成協議,因為仲裁者看到賣主也同意把價格降低到11萬了。結果這個時候買主、賣主和仲裁者所想的價格都是11萬

元,而不是原先賣主所要求的15萬元了。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仲裁的買主會因此而獲得不少好處。

仲裁是談判中的一項合法工具。當你希望雙方達成一個平等,而不是取決於權威的協定時,可以要求仲裁。對於沒有先例的重要事件,仲裁也是很適合的方法。許多商貿談判時的某些爭執都很適宜運用仲裁的方式來解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它並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它也可能是對方故意設計來對付你的圈套。

◆拋磚引玉,投石問路

拋磚引玉,投石問路是一種策略。運用這種策略的買主可以從賣主那兒得到通常不易獲得的資料。知道成本、價格愈多的買主,就愈能做出好的選擇。假設一個買主要購買2000件衣服供應全國的銷售網。於是他要求賣主分別就200、2000、10000和25000件的銷售量來估價,一旦賣主的估價單送來,敏銳的買主就能從估價單中得到許多資料了。他可以估計出賣主的生產成本、設備費用的分攤情況,生產能力及價格政策。因此買主能夠得到比購買2000件衣服更好的價格。因為通常很少有賣主願意失去比200件還要多10倍的生意。

買主要求賣主對於他並不需要的數量加以估價,這是投石問路的策略,也是取得資料的好方法。人們在購買東西時,經常運用“投石問路”的策略。下麵所列舉的例子通常都能問出很有價值的資料,引導出新的策略。

(1)假如我們的訂貨數量加倍,價格是否可以打八折昵?

(2)假如我們和你簽訂一年的契約昵?

(3)假如我們將保證金減少或增加昵?

(4)假如我們自己供給材料昵?

(5)假如我們自己供給工具昵?

(6)假如我們要買好幾種產品,不隻購買一種昵?

(7)假如我們讓你在淡季接下這筆訂單昵?

(8)假如我們自己提供技術援助昵?

(9)假如我們買下你全部的產品昵?

(10)假如我們要改變契約的形態昵?

(11)假如我們改變一下規格呢?

(12)假如我們要分期付款呢?

任何一塊“石頭”都能使買主更進一步了解賣主的商業習慣和動機。

投石問路這個策略似乎有點苛刻,它逼使賣主和他的公司進退兩難。每塊“石頭”

都使賣主在他公司的工程、生產和企劃人眼中變得更令人討厭——因為他麵對著許多買主提出的、看來似乎無害的問題,想要拒絕回答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許多賣主寧願降低他的價格,也不願意接受這種疲勞轟炸似的詢問。

聰明的賣主在買主投出石頭,要求“假如”的資料時,要仔細考慮後再答複。下麵介紹的是幫助賣主如何給買主更好地回答的建議。

(1)找出買主真正想要購買的意圖,因為他不可能做那麽多選擇,並購買那麽多產品,賣主不妨詢問自己的生產人員,他們會告訴你有關這方麵的知識。

(2)永遠不要對“假如”的要求立即估價——因為這是危險的誘餌。

(3)如果買主投出一個“石頭”,最好立刻要求對方以訂貨作為條件。

(4)並不是每個問題都值得回答。你可以要求對方提出“保證”,這乃是整個交易的一部分,倘若沒有公平交易的法律或者其他人的同意,對方無法不提出保證。

(5)有的問題必須花很長的一段時間來回答,也許比限製截止的日期還要長。

(6)反問買主是否準備馬上訂貨。當他了解這點以後,也許就會接受大概的估價。一個精明的賣主,可以將買主所投出的“石頭”變成一個很好的機會。針對買主

這種想知道更多資料的欲望,他可以趁機向買主建議一次簽訂三年的契約最有利,也可以采取所謂的“請你考慮”的策略;如B級品、數量更多的訂貨、購買備用零件、改變規格或者去年的款式等。“投石問路”和“請你考慮”可以促使買賣雙方達成更好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