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先從自身開始改變

人在改變現實的過程中,常常感覺有些做法與自己格格不入,這個時候,抱怨是無濟於事的,它什麽也改變不了。

因為每個人看問題,最初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也就是首先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價一件事情,去考慮利益得失。比如,大多數人都有這個問題,就是從來不會反省自己,總是會講別人如何如何的對不住自己,自己是如何如何的付出,卻得不到別人的理解。

事實真的如此嗎?未必是這樣。

換一個角度講,如果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先去改變自己的做法,許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但真正做到這一點很難,做到的人也很少,因為這需要一定的修煉。

一般來說,人的理性世界有6層,從內到外分別是理想層、身份層、目標層、能力層、行動層、環境層。越往內層,越難改變。最外一層是環境層,是一個人與外界的事物互動的關係。

通常是先有外層才有內層,是外層塑造內層。但是多數人卻認為內層比外層更重要,更不應該改變。也就是說,寧可改變環境,也不應該改變自己。

拿破侖·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星期六的早晨,一個牧師正在為準備第二天的演講傷透腦筋,他的太太出去買東西了,小兒子由於沒人照看一直在旁吵個不停。牧師隨手拿起一本舊雜誌,順手一翻,無意間看到一張色彩豔麗的巨幅圖畫,那是一張世界地圖。他於是把這一頁撕了下來,撕成碎片,丟到了客廳的地板上,然後對小兒子說:“強尼,來,把它拚起來,我就給你兩毛五分錢。”

牧師以為他至少能安靜個一會兒,怎料不到10分鍾,書房就響起了敲門聲,“爸爸,我已經拚好了。”兒子強尼喊道。牧師驚訝萬分,他怎麽能這麽快就拚好了,而且每一片紙頭都整整齊齊地排在一起,整張地圖又恢複了原狀。

“兒子啊,你怎麽做到的?”牧師問道。

“很簡單呀!”

強尼說:“這張地圖的背麵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先把一張紙放在下麵,把人的照片放在上麵拚起來,再放一張紙在拚好的圖上麵,然後翻過來就好了。我想,假使人拚得對,地圖也該拚得對才是。”

聽完,牧師忍不住笑了起來,立馬給兒子拿了兩毛五分的硬幣。“兒子呀,你把明天演講的題目也給我了。”牧師說道,“假使一個人是對的,他的世界也是對的。”

故事意味深長。希爾想指出,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的環境,想力求改變,則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假如一個人有積極的心態,那麽他四周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積極的心態是心智的營養,它能讓一個人充滿自信、受人喜歡、知足常樂、倍感幸福,更重要的是它還能讓人改變自我、改變世界。

因為在人的本性中,始終有這樣一種傾向:當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什麽樣子,最後往往會變成那個樣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意念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隻要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念,再加以積極的心態去創造、去追求,你總是能如願以償、實現夢想,而這正是一切成功的根本和起點。

所以,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製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

為了擺脫現在的不如意,選擇新的工作、新的生活方式,未嚐不可。如果隻是換湯不換藥,治標不治本,陷入困境是早晚的事情。

換個角度想想,“糟糕”的環境不失為一種財富。因為它給予了你一次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

所以,在看待環境時,要充分考慮到其中既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麵對失敗、挫折、誤解、意外不要自甘墮落、無所作為,而要及時地調整情緒,以樂觀、向上、愉悅和創新的態度麵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