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製怒

人到無可奈何的時候,會本能地選擇逃避現實,或是認為這是上天給自己的不幸,或是埋怨由於別人的過錯而使自己倒黴。這是人類的普遍心理,每個人都不例外。

民間有一首詩說:“做天難做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行人望晴農望雨,采桑娘子望陰天。”像這樣,天究竟怎樣才算是“好天”呢?

天都這樣難作,何況做人呢?所以人生在世,受人埋怨是難免的,被人非議也是必然的。每逢這個時候,我們必須以自己“好脾氣”的修養來麵對,以免使事情變得更糟糕。

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最受他欣賞的就是顏回。孔子欣賞顏回的原因之一,就是顏回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也就是不向別人亂發脾氣,也不重複犯第二次錯誤。

這一點看似簡單,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恐怕一輩子都做不到。人們在情緒不好的時候,也是最難控製自己言行的時候,如,容易說氣話,或做賭氣的事,往往這個時候,也最易傷害到他人——拿自己的錯誤去懲罰別人,明明是自己做錯了,自己情緒失控了,還要把矛頭指向別人,讓別人跟著自己受氣。

比如,某個老板脾氣不大好,遇有不順心的事,就給員工臉色看,或說一些讓人聽著很不爽的話。在他自己發泄的同時,無形中也傷了員工,或者拿員工來出氣。這是很常見的一個例子。不懂得製怒,傷及無辜,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是巨大的。很多人在社會上之所以到處碰壁,並不是因為人品差,而是因為脾氣壞。所以,養成一副好脾氣對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就會害人害己。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之所以會迅速崛起、強盛,是因為有一對著名的好搭檔:一位是“鐵血宰相”俾斯麥,另一位是寬容大度的皇帝威廉一世。

那時候,威廉一世散朝回宮後,經常氣得亂砸東西,摔茶杯,有時連一些貴重器皿都摔壞了。皇後問他:“你又受俾斯麥那個老頭子的氣了?”

威廉一世點點頭,皇後便說:“你為什麽老是要受他的氣呢?為什麽不給他點顏色瞧瞧?”

威廉一世卻說:“你不懂。他是首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下麵那麽多人的氣,他都要受。他受了氣往哪裏出?隻好往我身上出啊!我當皇帝的氣又往哪裏出呢?隻好摔東西啦!”

威廉一世之所以能夠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這份好脾氣。他在位的時候德國能夠那麽強盛,甚至也和這一點有著莫大的關係。

有些人在社會上“吃不開”,無法和別人建立並保持良好的關係,原因其實並不在於心術不正,而是因為脾氣不好。壞脾氣必然給人帶來壞運氣,不但自己時常沒有好心情,也經常會讓自己的不良情感影響到周圍的人。在別人眼中,他們總給人傳遞一種負能量。

曆史和現實中的許多悲劇,都和遷怒於人、諉過於人有關,甚至發生過皇帝因為對某一個人不滿意,於是把整個國家拿來賭氣而輸掉的事例。

所以,要給心理“排毒”,先要學會製怒,要培養好的脾氣。這看似不是什麽大問題,卻是人生的大修養,甚至會決定你一生的幸福。

當然,好脾氣,不僅是說不對別人亂發脾氣,也意味著能包容別人的亂發脾氣。比如我們有時候挨了上司的罵,受了朋友的冷落,要先冷靜,不要怪罪他們,他們可能正巧遇上了煩心事,所以遷怒於你,這時,你要有容人之量,多理解他們。

《舊約·箴言》第14章第29節中說:“不輕易發怒的人,才有真正的智慧。”

列夫·托爾斯泰則說:“憤怒使別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人一旦處於憤怒的狀態,便會失去理智,難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判斷,因而做錯事、蠢事的概率便大大增加。

很多有智慧、有成就的大人物,都曾反複告誡人們:千萬別受憤怒包圍,被憤怒左右。例如,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畢達哥拉斯則說:“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

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怒火中燒,結果就會傷人傷己,不可能與別人融洽地相處和友好地交往。所以孟子說:“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之謂大丈夫。”

其實,學會有效製怒不僅是一種高深的人生修養,而且是人在社會上生存、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