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之以情,用愛去溝通

很多時候,人們總將溝通視為口頭上的行為。其實不然,人與人之間交流、聯係,甚至是產生影響,都是溝通的一種方式。因此,溝通中除了“曉之以理”,還應該學會“動之以情”。特別是當溝通中產生了扭曲信息以及其他幹擾時,直接通過情感來傳達自己的思想,糾正溝通中的誤解也就非常必要了。

這也就是說,溝通絕不能僅僅停留在與對方的談話上,而是要將它融入個人意識,進行深刻影響他人的行為。這是溝通能力的提升,更是對溝通微妙的理解。

威廉·比爾是美國一位非常著名的記者。他從小是個孤兒,在10歲的時候便以賣報為生。他曾經告訴別人:“有時候,講道理不如直接講愛,不管這份愛來自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是同情,它比道理更能影響人。”

原來,在10歲那年,比爾遭遇過一次被人欺負的事。當時,他在電車站賣報,一個胖胖的高大男人從他身邊經過,順手拿走了他兩份報紙,不但一分錢沒給,還戲弄他,說:“有本事就來我這裏搶啊!”說完,那個人便上了電車。

看著人高馬大的胖男人,瘦小無依的比爾隻能獨自流淚。可是,他內心是憤怒的,小聲地咒罵那個人:“太過分了!”

就在這時,一位手拿玫瑰花的女人站在他身邊。她撫摸了一下他的頭,溫和地說:“孩子,不要難過,這件事的經過我都看到了。你等一下。”

說完,女人便對自己的車夫說:“去把錢要回來。”車夫點點頭,馬上朝電車開走的方向追去。

比爾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這拿玫瑰花的女人正是美國人都知道的大明星梅·歐文。就在比爾發呆的時候,那位車夫回來了,對著比爾伸出手,手心裏竟是一枚硬幣。他說:“我追上那個胖家夥,對他左右開弓,打得他兩眼冒金星。他乖乖付了報紙的錢。”說著,車夫將硬幣放到了比爾手裏。

“孩子,你一定要記住,雖然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壞人,但這不代表所有的人,因為還有像你、我、他這樣的好人,對不對?”梅·歐文撫著比爾的頭,親切地說。

比爾長大後,回憶起這件事,說:“其實,我知道,那位車夫不可能追上電車,但是他們的行為卻對我弱小的心靈給予了安慰。因為這樣的愛,我才有勇氣麵對現實,並始終做個正直的好人。”

這就是溝通的魅力。梅·歐文與車夫演了一出雙簧,用最恰當的、充滿愛的方式,將最正確的人生觀傳達給比爾,並讓他能夠堅信:世界上還是好人多,我們應該學會為他人考慮。這種溝通方式不僅是一種愛的付出,更是一種智慧的表達。如果梅·歐文隻是拿出一枚硬幣給比爾,告訴他依舊要多替別人著想,要正直做人,無疑很難達到效果。倒是這種以行為來進行溝通的方式,用愛傳達的方式,卻給了比爾最好的教育。

畢竟,人是感性的動物,我們會被真誠所打動,也會用心去為他人著想。所以,在與他人進行溝通時,遇到不能用道理來講清楚的事情,不能用道理來溝通的現實,不妨拿出愛來溝通。愛的力量不僅僅是打動別人,更能讓溝通中的我們進退自如。

在職場,還有這樣一句話:你是怎樣對待員工的,員工就是怎樣對待顧客的。這其實就是一種愛的表達與溝通。在很多服務型企業,這種愛的溝通被反複驗證著。其道理非常顯而易見,一名企業管理人員,如果不能為手下員工設身處地著想,員工必定會心存怨言。此時,再正確的道理,再勵誌的語言,都難以走進員工的心中去。用愛去溝通,用愛去理解,員工卻會自動甘於遵守企業的若幹規定,並始終保持向上的良好心態。

我們要讓自己變得優秀,讓自己的優秀為人所認同,就要明白,很多時候,在溝通過程中,與其運用長篇大論講道理,不如以情感人。因為,這種情可以是博愛、無私,也可是同情、憐憫,情感的表達就是讓愛心傳遞,從而達到與對方的情感交流。這種溝通方式更容易深入對方的內心,更能收益道理所不能取得的效果。有了這種溝通,我們還擔心別人不認同嗎?我們還擔心自己無法施展才華嗎?

在該用愛來解決問題的地方,絕對不會講道理,該用情感訴諸需求的時候,絕對不用理論。這是做人的一種境界,也是善於溝通者始終展現自己優秀的秘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