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明確表達,指向具體無歧義 做一個優秀的提問者

如果你隻在乎答案,世界就會變得很小。有時,不強求答案的提問是異常重要的,這是使聊天得以繼續的必要基礎。現實的對話中,當問題存在於情境之中時(帶著問題去對話),提問者稍不注意就會添加自我的感情色彩(自身的感情傾向),又因為語言本身的多義性,多少就會對事件本質的判斷產生誤差,從而不自覺地在聊天中使用過多的具有明顯指向性的詞句。

一個優秀的提問者,或者一個“善於請教”的人,在提問之前應盡量保持客觀中立。這不僅是對“被提問者”的尊重,也給予了“被提問者”充足的自我思考和發揮的空間。客觀中立所呈現出來的態度,能夠賜予問題一種嚴肅感,帶來語態上的邏輯力量,讓對話更加平等和親切。

任何時候,都要禮貌地進行提問

當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如何使用開場白,如何開口詢問,如何精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決定了我們能否快速地打開與他人溝通的大門。有的人一開口就讓人覺得反感,而有的人僅僅幾個字就能贏得別人的喜歡。這其中,“禮貌”或者說“談話禮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禮貌地進行提問”並不是形式上的“打擾一下”“謝謝”等,而是讓被提問的一方從問題層麵也感到是被尊重的。

如何禮貌地提問呢?八個字:彬彬有禮,不卑不亢。多使用敬辭,多用商量的語氣,既不過於熱情,也不過分謙卑。

提問那些有意義的問題

閱曆多、經驗豐富、學識深厚的人並不會討厭有意義的問題,也不會介意和年輕人或者行業新人分享知識和經驗。有個成語叫“好為人師”,雖然不是什麽好詞,但也說明大多數人在指導他人的時候心情是很愉悅的。

如果你提出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也可以提高對方對你的認可度,幾乎沒有人會討厭勤奮好學者。隻不過,即使是有意義的問題,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辭,不可在提問中填充具有明顯傾向性和立場激進的詞匯,比如:“我覺得……你覺得呢?”在提問時就拋出了自己的觀點,會令對方感到難堪。如果對方與你意見相左,但鑒於你的態度,到底要不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呢?這樣一來,話題很有可能就聊不下去了。

那些與你交談的成功人士,都有著豐富的個人經曆和交談經驗,從對話的內容和態度,很容易分清提問者的用心程度以及目的。提問過程中,保留你的態度,使用中性詞語來闡述問題,讓聽者自己分辨詞語性質的偏移,這樣才能營造自由、隨意的談論氣氛。

這是中性詞語的作用,從詞義的感情色彩來看,沒有明確的指示性。傳統語言學講到感情色彩時,分為:褒義、貶義、中性三類。沒有褒貶色彩的詞就是中性詞。

那些具有褒貶色彩的詞匯值得我們注意。因為它們作為詞義的一個部分穩固下來,即使不借助於語境,我們也能判斷出其感情色彩。比如“指手畫腳”“頤指氣使”等等,詞義本身就是貶義詞,不需要放到某個語境中,我們就能判斷大概的意思。而中性詞由於沒有明顯的感情色彩,則需要借助語境表達出某個意思。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中性名詞詞義本身是中立的,但進入某一語境中,由於經常和某些特定的詞語和固定格式搭配,就會發生語義的偏移——偏向積極(褒義)或消極(貶義)的一端,使原本的中性詞語語義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例如,“人物”是中性詞語,但“是個人物”就有積極意義。

人們交談的訴求就在於表達情感和想法。中性詞的合理運用,在於將問題的解決方式隱藏在語言的表達技巧之中。中性詞語在包含主要語境、主要事件的同時,能巧妙地避開由於情感傾向所帶來的言語冒犯——個人傾向與被提問者相反時所帶來的尷尬。可想而知,如果你提出了一個答案比較複雜的問題,語義又充滿了傾向性,對方如果與你立場一致還好,假如觀點完全相反,定會感到局促無言,聊天氛圍也會變得尷尬。

所用的詞語要明確,不要繞彎子

有些人對提問存在著一個習慣性的誤區。他們認為:提一些顯得深奧、有學識的問題才能讓對方高看一眼。可事實是,人們通常希望在聊天時遠離那些高深的學問,而去談論那些自己能夠參與的“舒適話題”,也就是不用自己多思考,指向明確,且無歧義的問題。這表明我們在用詞的選擇上,應盡量使用通俗簡單的詞語,別使聽者費神揣摩。

如果在一個家庭聚會上,其他人都在談論生活瑣事,而你卻頻頻地拋出“量子物理與宇宙法則”這種問題,一定會有人用眼神告訴你:這裏不是學術交流會,你該去找誌同道合的人聊天。

所以在提問時,一定要遵循一個準則——讓對方最大限度地清楚命題,言語明確,不繞彎子。否則,就是雞同鴨講,互相不明白對方要說什麽。這樣的聊天沒有任何意義,反而令雙方都感覺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