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話題容易被接受

俗話說得好:“一句話可以讓人微笑,一句話也能讓人暴跳。”同樣一個話題,有的人說得十分自然,讓對方聽了感到親切和愉悅,所談之事讓人聽了比較容易接受。但有的人卻好話不會好好說,說出來就讓人生氣,往往讓聊天難以繼續下去。

同樣的話題,不同的表達產生不同的結果

古時候有一位皇帝,半夜做了一場噩夢,夢見自己的牙齒全部掉光了。萬分驚恐之下,他召集兩位解夢大師,向他們詢問緣由。第一位解夢大師表示:“掉牙寓意著親人死亡。你的牙齒都掉光了,就代表你身邊親近之人統統死去,最後隻剩你一個。”皇帝一聽,頓時動了雷霆之怒,叫衛士進來將這個胡說八道的大師拖出去殺頭。

第二位解夢大師卻說:“陛下英明神武,有蒼天庇護,不是凡人所能比的。夢的意思是,您將是所有親屬當中最長壽的一位!”皇帝聽了喜笑顏開,當場就給這位解夢大師封官晉爵,賞賜無數的金銀財寶。

一樣的解夢內容,不同的說法,卻有著不同的結局,讓一個人命喪黃泉,另一個人平步青雲。在生活和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方式,而不同的說話方式,往往會給他們的命運帶來截然不同的結局。

1940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艱難的時刻。處於歐洲大陸對抗德軍最前線的英國已經彈盡糧絕,無錢從美國購買軍用物資。一些美國人秉承商人思維,要求放棄援英,絲毫不考慮唇亡齒寒的嚴重事態。為了幫助英國,羅斯福總統起草《租借法》,希望先借錢給英國,讓英國用借款從美國購買軍事裝備。但是,國會在討論中卻分成了兩派並互相指責。很多人大肆辱罵放棄援英者目光短淺,卻因此觸犯眾怒而適得其反。因為反對援英的聲勢十分浩大。

羅斯福總統沒有直接對抗這股聲浪,他選擇了其他方式。在國會會議上,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點中問題的要害:

先生們,我來打個比方吧!我的鄰居家著火了,在方圓幾裏內僅我家有一截水龍帶,要是給鄰居拿去接上水龍頭,我就可能幫他把火滅掉,以免火勢蔓延到我家裏。這時,我怎麽辦呢?我總不能在救火之前對他說:“親愛的鄰居,這條水龍帶我也是花了錢的,你要照價付錢。”鄰居忙著救火,兜裏沒有現錢,我難道還眼睜睜地看著大火蔓延嗎?我應當不要他15元錢,讓他在滅火之後還我水龍帶。要是火滅了,水龍帶還好好的,那他就會連聲道謝,原物奉還。假如他把水龍帶弄壞了,答應照賠不誤的話,現在,我拿回來的是一條仍可用的澆花園的水龍帶,這樣也不吃虧。

同樣的道理,羅斯福卻用簡單而深刻的故事讓眾人明白了事態的重要性。假如不援助英國,一旦全英淪陷,德國的下一步很可能便是進攻美國。屆時,美國的損失就不隻是今天給英國的這些援助了。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誤國。語言是人際交往的橋梁,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語言的表達,必須要考慮環境、對象、時機等因素,根據不同的交流情況,靈活恰當地表達觀點。坦率是必要的,但坦率同時也需要包裝,要用一種對方能接受的方式講出我們的觀點。

在溝通中容易讓人接受的,就是讓對方感到我們對其所感興趣的、與他們切身相關的事物都有足夠的認識。簡單地說,對方關心的,正是我們關注的,我們與其感同身受,站在同一立場。想要實現良好的溝通,這是最簡單同時又是最重要的策略。

適時而發,也要適人而言

下麵這個故事眾人皆知,但它說明了一個非常寶貴的道理:“怎麽說”比“說什麽”要重要100倍。

從前,有一位大鄉紳中年得子,全家人都無比幸福。孩子滿月時,鄉紳大擺宴席,將孩子抱出來給客人看。客人們看著長得白白胖胖的孩子十分喜歡。其中一個說:“看這孩子的頭發和眉毛這麽好,將來一定是洪福齊天呀!”鄉紳聽了打心眼裏高興,趕忙一番感謝。另一個說:“這孩子的額頭那麽飽滿,將來肯定要做大官。”鄉紳更是喜上眉梢。誰承想一位客人卻說:“這孩子肯定會死呀!”當然,他得到了現場所有賓客的痛斥。

其實,前兩名客人的話不見得會成真,但第三位客人的話卻是大實話。但在孩子滿月時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這樣的話,再正確也會引發人們的不滿。所以,說話時一定要注重場合和表達的方式,才能起到積極的效果。

孔子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風餐露宿,十分辛苦。有一日,他們一行人來到小村落,在一片樹蔭下休息,正準備吃點東西。不料,馬卻掙脫了韁繩,跑到農田裏吃了人家的麥子。當地的一位農夫上前抓住馬的韁繩,將這匹馬扣下了。

子貢是孔子最為知名的學生之一,以能言善辯聞名。見此情形,子貢自告奮勇,打算與農夫好好交談,要回老師的馬匹。可是子貢文質彬彬,滿口的之乎者也,從王侯將相到天文地理,將大道理講了一串又一串,費盡了口舌,一點兒效果都沒有。因為農夫聽不懂,也就聽不進去。有一位剛剛跟隨孔子不久的新學生,學識、才幹都遠不如子貢。他看到師哥與農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時,便主動請纓,要求一試。孔子見子貢也沒有辦法,就讓這個新學生過去試一試。

他走到農夫麵前,微笑著對農夫說:“我們風餐露宿了多日,想必馬也是累到極限了,才不得已吃了您的莊稼。更何況您並不是在遙遠的東海種田,我們也不是在遙遠的西海耕地,我們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遠,水土一樣,我們的馬怎麽可能不吃您的莊稼呢?再說了,說不定哪天您的牛也會吃掉我們的莊稼呢,您說是不是?我們應該彼此諒解才是。”

道理說得很明白,語氣也十分誠懇。農夫聽了這番話,覺得很在理,責怪的意思也就消釋了。於是,他將馬還給了孔子。旁邊的幾個農夫也互相議論說:“像這樣說話才算有口才。哪像剛才那個人,滿嘴的之乎者也,說話一點兒也不中聽。”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是同樣的話題,同樣的觀點,表達時也必須針對不同的對象,選擇合適的方式,要根據不同人的接受方式來表達。重點不在於“說什麽”,而是在於你“怎麽說”。否則,你再怎麽能言善辯,別人不買你的賬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