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切莫“口無遮攔”

在交際場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是,假若口無遮攔,說漏了嘴,說錯了話,也是很難補救的,所以說話應講究“忌口”。否則,若因言語不慎而讓別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是不禮貌的,也是不明智的。

熱衷於打聽別人隱私的人是令人討厭的。在西方人的應酬中,“探問女士的年齡”被看成是最不禮貌的習慣之一,所以西方人在日常應酬中可以對女士毫無顧忌地大加讚賞,卻不去過問對方的年齡。

人們似乎都有一大愛好,那就是特別注意他人的隱私,而且尤以注意名人的隱私為最。那些街頭小報一旦出現了一篇有關某某名人的隱私,如“某某離婚揭秘”、“某某情變內幕”之類,就容易被哄搶一空。

在與人交往中,為了避免引起別人的不快,一定要避免探問對方的隱私。在你打算向對方提出某個問題的時候,最好是先在腦中過一遍,看這個問題是否會涉及對方的個人隱私,如果涉及了,要盡可能地避免,這樣對方不僅會樂於接受你,還會為你在應酬中得體的問話與輕鬆的交談而對你留下好印象,為繼續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人喜歡當眾談及對方隱私、錯處。心理學研究表明:誰都不願把自己的錯處或隱私在公眾麵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會感到難堪而惱怒。因此在交往中,如果不是為了某種特殊需要,一般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敏感區,免使對方當眾出醜。必要時可采用委婉的話暗示你已知道他的錯處或隱私,讓他感到有壓力而不得不改正。知趣的、會權衡的人隻需“點到即止”,一般是會顧全自己的臉麵而悄悄收場的。當麵揭短,讓對方出了醜,說不定會惱羞成怒,或者幹脆耍賴,出現很難堪的局麵。至於一些純屬隱私、非原則性的錯處,最好的辦法是裝聾作啞,千萬別去追究。

在交際場上,人們常會碰到這類情況,講了一句外行話,念錯了一個字,搞錯了一個人的名字,被人搶白了兩句等等。這種情況,對方本已十分尷尬,生怕更多的人知道。你如果作為知情者,一般說來,隻要這種失誤無關大局,就不必大加張揚,故意搞得人人皆知,更不要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以為“這下可抓住你的笑柄啦”,來個小題大做,拿人家的失誤來做取樂的笑料。因為這樣做不僅對事情的成功無益,而且由於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你將結下怨敵。同時,也有損於你自己的“光輝”形象,人們會認為你是個刻薄饒舌的人,會對你反感、有戒心,因而敬而遠之,所以,不要故意渲染他人的失誤。

在社交中,有時遇到一些競爭性的文體活動,比如下棋、乒乓球賽等。盡管隻是一些娛樂性活動,但人的競爭心理總是希望成為勝利者。一些“棋迷”“球迷”就更是如此。有經驗的社交者,在自己取勝把握比較大的情況下,往往並不把對方搞得太慘,而是適當地給對方留點麵子,讓他也勝一兩局。尤其在對方是老人、長輩的情況下,你若窮追不舍,讓他狼狽不堪,有時還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後果,讓你無法收場。其實,隻要不是正式比賽,作為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文體活動,又何必釀成不愉快的局麵呢?在其他的事情上也一樣,集體活動中,你固然多才多藝,但也要給別人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你即使足智多謀,也不妨再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一言堂”“獨風流”是不利於社交的。此時,要給對方留點餘地。

在交往中,我們有時結識了新朋友,即使你對他有一定好感,但畢竟是初交,缺乏更深切的本能性的了解,你不宜過早與對方講深交、討好的話,包括不要輕易為對方出主意。因為這很可能會導致“出力不討好”的結果。因為對方若實行你的主意,卻行不通,好友尚可不計,但其他人則可能以為你在捉弄他,即使行之有效,他也不一定為幾句話而感激你。除非是好友,否則不宜說深交的話。

有些事情,對方認為不能做,而你認為應該做;或者對於某事,你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他卻又認為不該做,或做不了。這時你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他。強人所難,是不禮貌、不明智的。有的人說話時旁若無人、滔滔不絕,不看別人臉色,不看時機場合,隻管滿足自己的表現欲,這是修養差的表現。說話應注意對方的反應,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講話內容,使談話更有意思,更為融洽。強人所難和不見機行事都是應當避免的。

你必須注意,即使是一個很好的題材,說時也要適可而止,不可拖得太長,否則會令人疲倦。說完一個話題之後,若不能引起對方發言,或必須仍由你支撐局麵,就要另找新鮮題材,隻有如此,才能把對方的興趣維持下去。在談話當中,對方的發言機會雖為你所操縱著,但你必須時常找機會誘導對方說話。比如說到某一環節時可征求他對該問題的看法,或在某種情形時請他介紹自己的經驗等,務使對方不致呆聽,才不失為一個善於說話的人。話題轉了兩三次,而對方仍無將發言機會接過去的意思,或沒有做主動發言的表示時,你應該設法把這個談話結束。即使你精神還好,也應讓別人休息休息了。自己包辦了大半的發言機會,是不得已時才偶爾為之的方法,若以為別人愛聽自己的話,或不管別人是否感興趣,隻顧自己隨意說下去,那就有失說話的滴水不漏了。

在任何地方和場合,針對任何話題,我們都要做到盡量少說話,不要口無遮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