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道義激對方,能取得好效果

想要說服他人,卻又抓不著突破口,是許多人說話難以進展的原因之一,但很多善於說話者,勇於從道義入口,深入對方心腑之事,激之以道義,讓聽話者不服也不行。

義,是一種促進力、凝聚力,它能讓每一個具有基本道德的人主動擔負起某些責任與義務。這也就是為什麽當有些人麵臨困境,通過報刊、電台等媒體發出呼救時,會有許許多多素不相識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份愛心。因為這是從道義上激勵了每一個普通人,從而借得了一分支持與幫助。

但也不是說所有以義相“求”,其“求”的內容都是深遠、重大的。在平常的生活瑣事之中,仍然可憑借道義去激對方,為己辦事,並能取得好的效果。

公元208年,劉備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逃至樊口,勢孤力單,繼續與曹軍對抗完全沒有前途可言,除與盤踞江東的孫權聯手以外已別無他途。

這麽重大的使命若交付一位平庸的使者,一定照實陳情:敵方勢力強大,我方危在旦夕,請主公出兵相援不勝感激雲雲。劉備身邊能勝此任的唯有諸葛孔明,他早就胸有成竹,自薦過江,尋求孫吳出兵抗曹。他後來終於說動孫權,成功地完成了聯吳拒曹的使命,以至造成後來三國鼎立之勢。你看,求人求得妙,是否可以創造曆史?

諸葛亮是怎樣打動孫權的呢?諸葛亮見到孫權先說這樣一番話:“如今天下大亂,將軍在江東舉兵,劉備在江南集結,目的都在與曹操爭奪天下。眼下曹軍勢如破竹,威震天下,空有英雄氣概對他是無可奈何的。加上劉備之軍漸漸敗退,將軍您宜早做應對,好生斟酌才是。如果貴國的軍力能夠與曹操對抗,就即刻與他斷交;如果無力與其對抗,那幹脆就迅速解除武裝、俯首投降算了。可依我看來,將軍似乎在表麵上要服從曹操,其實內心裏很是猶豫不決。目前形勢已很急迫,沒有多少時間讓您猶豫了,希望馬上定下主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孫權愣了一下,反問道:“照你說的形勢如此嚴峻,劉備怎麽不趕快投靠曹操呢?”

孔明回答說:“君差矣。齊國壯士田橫您該知道,他在道義上不能投靠漢高祖,寧可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劉備是漢室後裔,具有英雄資質,目前雖然困頓,仍有八方壯士慕其英名,源源而來投奔。起兵抗曹,天之所命,至於事成與不成,隻有靠天命決定。豈可向曹賊投降呢?”

孫權聽後大叫一聲:“我擁有十萬大軍,承父兄之業,更豈可輕易言降?”

此時的孫權是一個26歲的青年將軍,血氣方剛,自尊心強得很。孔明就是利用孫權的這個特點,或者叫作弱點,用言語刺激孫權的自尊心,使他的意誌向自己所期待的方向轉化。

孫權雖然大叫不降,其實內心也很不踏實,又向孔明問道:“現在這種情況,除了劉備之外再找不到能與曹操作戰的軍隊,可劉備最近連吃敗仗,不知是否有軍力與其再戰?”

這些是孫權所真正擔心的事情,他也明知道光憑東吳自己的力量敵不過曹軍。

孔明早有準備,冷靜地分析形勢給孫權聽,以打消他的不安。孔明說:“劉備確實吃了敗仗,但現在軍力不少於一萬。而曹操之軍雖眾,但長途遠征疲憊不堪。這一次為了追擊我們,曹軍的輕騎兵一晝夜竟跑了三百裏,這好像古人說的,再有力的弓箭若射的距離過遠,就連一張薄的布也無法穿過。再者,曹操北兵不慣水戰,我方占有地利;荊州之民雖然表麵上服從曹操,內心卻是時時準備反抗。如果將軍集精兵猛將與劉備之軍配合,聯手作戰,一定會擊敗曹軍。天時地利俱在,剩下的隻看將軍您的決斷了。”

孔明這一番分析,指出強敵之短處,強調劉、吳潛在之長處,最後把事情成敗的關鍵又推給了孫權自己,可謂步步高棋,招招妙算,使原本主意不定的孫權下定決心,聯軍抗曹,以致後來發生了三國時代最大的決戰——“赤壁之戰”。

“請將不如激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木頭人也會流淚的。諸葛亮采用“激將法”,既達到了求人的目的,自己又沒損失什麽,實在妙不可言。